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政策法规 > 药政类
编号:93335
落实新闻出版总署通知精神 抓好本报记者站建设和管理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11期
     本报2001年全国通联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记者云祥)本报2001年全国通联工作会议于2001年8月13~17日在长春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总结本报过去一年来的工作,表彰先进;二是学习、传达、贯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整顿、加强记者站和记者证管理等有关文件精神;三是研究部署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工作,重点是研究讨论如何改进和加强中国中医药报记者站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本报常务副社长兼副总编辑陈贵廷代表报社对过去一年来的通联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工作作了部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与政策法规司司长吴刚受局领导委托,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这次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并讲话。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阎洪礼、吉林省卫生厅副厅长隋殿军以及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也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陈贵廷社长着重向会议通报了本报全国各驻地记者站的工作情况。他说:到目前本报在全国共建设立了34个记者站,有驻地记者312名,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中医药工作的各条战线上,积极采写稿件、扩大报纸发行、沟通各地信息等,为搞好中医药新闻宣传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中国中医药报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本报记者站的工作还远不能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观原因是由于多年来报社对记者站的建设和管理关心、支持不够,客观原因是由于本报绝大多数的驻地记者站是建立在各地的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并且大多数驻地记者为兼职,尤其是在各地政府机构改革以后,由于人员编制减少,力不从心,造成部分驻地记者站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甚至造成个别记者站的工作处于无人负责和管理的状态,给本报的采写、通联、发行等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把进一步加强记者站的建设和管理作为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报社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他说:记者站的工作不仅是报纸中医药新闻信息的来源和扩大发行工作的基础,也直接关系到报纸质量的提高和报社的发展,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坚决克服新闻工作是软指标,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或不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的错误认识,彻底扭转目前部分记者站有名无实或工作不力的局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新闻规律,通过进一步加强记者站的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和培养一支勇于献身我国中医药新闻宣传事业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中医药新闻宣传队伍,形成覆盖全国、反应快捷的中医药新闻通联网络。为了把我国的中医药新闻宣传队伍和通联网络建设好,报社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规定和文件精神,在这次会上还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国中医药报记者站建设和管理的意见(草案)》,对进一步加强本报记者站的建设和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供代表讨论修改后施行。会议要求本报各驻地记者站当前要主动配合各地新闻宣传部门做好对记者站和记者证的清理和整顿工作,积极争取当地新闻宣传和中医药主管部门的支持,切实做好本报记者站的重新登记、换证和年检工作。本报将分期举办全国驻地记者站站长和驻地记者培训班,对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参照记者证的发放办法核发新的记者证;并决定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对全国已建立的本报驻地记者站进行一次检查验收。
, http://www.100md.com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与政策法规司司长吴刚在讲话中强调: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是整个中医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看到办好中国中医药报对促进全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一定要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把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摆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对中国中医药报记者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文件要求,把我国中医药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好。

    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一致认为,此次会议主题突出,任务明确,纷纷表示会后一定要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的要求,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规定,切实抓好记者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中医药事业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在新的世纪的更大发展作出贡献。

    会上还对2000年度在新闻报道、报纸发行、记者站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广东记者站等6个记者站,以及刘道安等16名驻地记者进行了表彰。

    这次会议得到了吉林省卫生厅和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得到了湖北武汉健民药业集团公司、吉林茂祥药业有限公司的鼎力相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