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55335
中药方里带“密码” 患者吃起“糊涂药”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726期
     哈尔滨一些医院开的中药方里带“密码”,患者想弄明白自己吃的什么药,得拿药方到药店“破译”。就算药店译出来了,对吃下去的药,患者也有些担心“破译”的准确度。

    据哈尔滨的《新晚报》报道,日前市民李女士在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开出一剂17味的中药方,药方上,除了汉字之外,有3味中药都是用英文字母代替。拿着这样的药方到药店里买药,药店付药员根本没办法抓药。许多患者像李女士一样满头雾水:“我到底吃的是什么药?”据了解,冰城的多家医院有“垄断”患者行为,不仅设有英文“密码”,有些患者拿着纯中文的药方,到药店也买不出药来。

    3月15日下午,记者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看病,李大夫为记者开出一剂14味中药的药方。“我到药店能不能买到这些药?”李大夫告诉记者:“有的中药药店里没有,必须在我们医院才能买到。”据一位老患者讲,这里开出的药方虽然全是中文汉字,可其中也有“密码”,但有的药店可以“破译”出来。

    记者拿着药方试着到几家药店“破译”。在中央大街一家药店超市,药局的付药员看完药方告诉记者:“药方里的‘山芥’是代码,我们怕译错了,你还是到开方的医院问一问,到底是什么药再来。”在奋斗路的一家药店,药局的人看过药方后告诉记者:“山芥”是“白术的代码”,我们经常译这种“方”,都熟悉了。在中央大街另一家药店,药局的付药员看过药方后解释:“羊角”代表的是“寸冬”……某药店药局的付药员拿着一本《中药别名手册》告诉记者,每天都有患者拿着需要“破译”的药方前来买药。虽然药方是“破译”出来了,但患者吃这些药总觉得不太放心。

    据了解,中药方里用英文字母或是药品的“别名”代替正常药名,一方面是一些医院怕患者到药店去抓药,影响自己及医院的效益;另一方面,个别医生担心患者透露出去自己独家“密方”,砸自己的饭碗,而特意设立医生与药局之间的“密码”。

    “吃中药能不能有知情权?啥时候才能够明明白白地吃中药呢?”一些患者拿着代有“密码”的中药方不解地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