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80192
太照顾妻子不是好事(婚恋心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2日 《生命时报》 2006.05.02
太照顾妻子不是好事(婚恋心理)

     容易滋生她的优越感,让夫妻关系变得不平等

    对妻子过分照顾意味着丈夫心理上处于弱势。

    案例:妻子越受照顾脾气越大

    34岁的冯女士是一位职业经理,三年前因为不满第一任丈夫的冷漠离了婚。离婚后不久,冯女士便与自己的一位同事结了婚,组成了新的家庭。

    冯女士的第二任丈夫完全不同于第一任丈夫,他是一位十分细心、勤快并懂得体贴人的男人。他与冯女士结婚后,不让冯女士干任何家务,家里大大小小的活儿他一人承担。不仅如此,他对冯女士还有许多特别照顾的项目,如为冯女士做保健按摩、洗脚、擦皮鞋,代冯女士应酬各种人际活动,照顾冯女士的父母等。冯女士对新任丈夫这种体贴入微的照顾非常欢迎,她认为这是自己的福分,是自己有魅力的表现。

    然而,时间久了,冯女士对新任丈夫的感觉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她越来越不能容忍丈夫的小过失,而且觉得丈夫有很多缺点。如果丈夫不能主动猜到她的心思并有所行动,她就会感到冒火,失去耐心。而且,当丈夫出差时,她一个人不敢在家里呆着,而是去爸妈家住。渐渐地,冯女士火气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多,而丈夫也因此发了几回脾气。这让他俩感到很沮丧。

    分析:照顾过多,意味着不平等

    夫妻间这种满足一方多方面需求的特别照顾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呢?

    一些从事婚姻治疗的心理学家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关注这种特别照顾对夫妻关系的影响。美国的S·华莱士博士曾对30对存在特别照顾现象的夫妻作了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愿意接受特别照顾的一方,在心理上存在着明显的优势感,譬如说,认为自己有才华、有能力、有吸引别人的魅力、有家庭背景优势等,相反,愿意提供特别照顾的人心理上则存在着明显的劣势感,提供特别照顾并不完全是他们表达爱意的一种有效方式,而是获得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研究人员认为,夫妻之间要维持平等、健康和持久的关系,关键在于相互尊重与合理分工,彼此的付出与回报最好能呈现出一种平衡性,而一方为另一方提供特别照顾并不利于夫妻关系的健康发展。有些研究人员认为,特别照顾消灭了夫妻之间合理的心理距离和各自的精神独立性,久而久之会产生“过密之隙”的效应,使夫妻发生矛盾冲突,或者产生厌倦感。

    解决:夫妻相处,平等是基础

    如何预防和克服一方对另一方不必要的照顾呢?

    心理学家建议,有优势感或有成就感的一方一定要平等地看待另一方,决不可有任何优越感,要树立真正的平等互助、相互照顾的意识。只有如此,处于劣势一方才可以被充分尊重,心理上才能获得平衡。另外,对于已经接受特别照顾的一方来说,一定不要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甚至得寸进尺地主动要求特别照顾。要寻找一些合理的借口和理由,婉言谢绝或回避对方的特别照顾,否则,不知不觉你会逐渐变成“寄生虫”。, http://www.100md.com(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 王国荣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