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9680
妈妈永远不会放弃你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20日 《生命时报》 2006.06.20
     2002年初秋的一天,河北省武安市医院的楼道里,很多人聚集在一处对着什么指指点点。正在医院的李利娟挤进去一看:地上有个女婴。第一眼看到这个孩子,医学世家出身的李利娟就发现她的腿脚不对劲,是别着的。周围的人议论纷纷,但没谁伸出援手。李利娟见孩子可怜,稍微考虑了一下,将这个尚不足一个月的弃婴抱回了家。

    孩子抱回家后,李利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她看病。她先后带孩子去了多家医院,得到的都是一个结果:脑瘫。大夫告诉她,这种病等到3岁半后做手术才合适。于是,李利娟又把孩子带了回去悉心照顾,并给她取名叫“蓉蓉”(化名)。

    蓉蓉除了腿脚不好,其实是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喜欢唱歌、爱说话,经常告诉“妈妈”,自己以后想滑旱冰、跳舞。李利娟为这个“女儿”付出了很多精力:她一直坚持给孩子按摩,让她自己抻腿,希望以后治疗时效果更好;为了给孩子信心,李利娟不断告诉她“你是最棒的”;帮蓉蓉大便时,孩子有时会问“妈妈,臭不臭”,她总是说“不臭”,为的就是让孩子“不嫌弃自己”。
, http://www.100md.com
    一转眼,蓉蓉3岁了,到了可以做手术的年纪。得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脑瘫手术做得好,李利娟毫不犹豫地将她带到了北京。通过残联知道李利娟和蓉蓉的故事,中日友好医院的医护人员被感动了,不仅让蓉蓉提前入院,负责治疗的神经外科于炎冰副主任还告诉经济已不宽裕的李利娟,医院一定会为她们母女俩“尽量省”。

    蓉蓉在医院住了33天。其间,医生们对她的病情做了细致评估。知道李利娟没钱雇护工,护士们经常自发去照顾蓉蓉,还教李利娟一些护理知识。2006年5月24日上午10时,蓉蓉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术后查体显示,蓉蓉的双腿已经分开,能活动了。李利娟告诉记者,蓉蓉现在正在北京卫人医院进行3个月的康复训练,估计一年后就能自己走路了。

    实际上,蓉蓉只是李利娟收养的15个孤残儿中的一个。今年36岁的李利娟有过一段辛酸的往事:丈夫染上了毒瘾,不仅将家里做生意辛辛苦苦攒下的300多万元吸个精光,最后竟两次想把亲生儿子卖掉换毒资,李利娟不得不借钱才保住了孩子。这段痛苦的经历,让她对孤残儿童产生了比别人更深的同情之心。10年前的6月5日——李利娟至今记得这个日子,那天她收养了第一个孩子。没想到,从此以后就停不下来了……
, 百拇医药
    现在,李利娟告诉记者,她已经收养了15个孩子。这些孩子中,有被抛弃的,也有被人送过来的,其中有8个患有先心病、骨坏死、脑瘫、肠梗阻、O型腿等不同的疾病。孩子来了就要当亲生的养。为了给他们看病,她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亲生儿子也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终于,这些善行感动了周围的人:有的帮她照顾孩子、有的每天给孩子们送来热乎乎的馍馍。最困难的时候,她带着几个孩子在一间庙里过年,嫂子骑摩托车赶来将她们接回家;她还因为给孩子取医疗费被打劫过,一位不知名的老先生救了她,还帮她出了医药费……正是这些人和事让她坚信,“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她告诉记者,自己要把孩子们的病一一治好,让他们有一天都顺利接受教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想号召更多的人学习李利娟的精神。”采访中,于炎冰副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有400万—600万脑瘫患者,每年新增的还有十几万。它虽然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但如果能在3—6岁间及时接受手术,患者就有可能获得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和其他人一样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他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放弃任何一个脑瘫患儿。

    前几天,于炎冰副主任去看了蓉蓉,觉得她现在康复得很不错。记者得知,李利娟收养的8个残疾儿童,以后的各种治疗,光手术费就要30万元左右,加上其他各种费用,可能一共需要40万元。不过,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她仍然坚定不移:“孩子只要来到世间就有生存权,即使是身体有残疾的孩子,我也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心人伸出手来,帮帮他们。”, http://www.100md.com(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