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司机
编号:11576463
开车吃错药,赛过酒后驾驶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生命时报》 2007.05.01
开车吃错药,赛过酒后驾驶

     据统计,我国近二成交通事故与用药不当有关

    陈先生是老司机了,开车非常小心。不久前,他正开着车,突然睡意阵阵袭来,眼皮直打架。他努力想振作精神,车子却撞到了路旁的大树上。陈先生很奇怪:“我没喝酒啊,晚上睡得也挺好,怎么还会出事?”仔细一想,这几天他有点感冒,早上吃了2颗速效感冒胶囊,原来是吃药惹的祸!

    每年的4月30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说到交通安全,大家可能会想到酒后驾驶、超载等,其实,不正确用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调查发现:由于司机服药不慎导致的交通事故,远比酒后行车造成的事故要多。其中,德国大约11%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药物引起的。我国为19.76%,而不少常用药正是“罪魁”。

    第一类:中长效安眠药

    连续服用30天以上或大剂量安定、硝基安定后,个别人会有眩晕、嗜睡、肌无力、体位性低血压和反应下降等症状,更严重的会出现视力模糊、眼球震颤等症状,在驾车时容易看不准前方车辆的突然并线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服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安眠药,药性会持续2—3天,在第二天开车时会出现头晕目眩、乏力、嗜睡和反应迟钝等现象。如果第二天需要驾车,不妨改用短效安眠药。

    第二类:抗过敏药

    抗过敏药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常常有嗜睡、眩晕、头痛、乏力、颤抖、耳鸣和幻觉等副作用。嗜睡、眩晕、头痛乏力会令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灵敏,对复杂路面情况失去应有的灵活反应;而颤抖、耳鸣和幻觉等则更严重,对路面状况根本无法作出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减轻鼻塞、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大多数感冒药都含有抗组胺药成分。例如日夜百服宁、新康泰克等内含扑尔敏成分,服用后给驾驶带来隐患。驾驶员应该改服不含抗组胺成分的感冒药,买药时注意看清说明书。

    第三类:胰岛素

    前不久,一名患有糖尿病的幼儿园司机接送学童,在车子下坡时该司机因低血糖发作突然昏迷,导致出了车祸。大家都了解,胰岛素能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但是,驾驶员往往饮食不规律,当使用长效磺脲类降糖药(如优降糖等),以及使用胰岛素后,容易发生低血糖。如果血糖过低会出现饥饿感、心慌、手抖、头晕、出汗、烦躁、焦虑和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恍惚、嗜睡、反应迟钝甚至昏迷等。

    据美国营养学家的调查表明,许多车祸的发生都与肇事者血糖水平过低导致的反应迟钝有关。据统计,国外33%的交通事故都发生在糖尿病司机身上,在血糖过低的情况下开车,就像酒后驾车一样危险,所以,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最好不要自己驾车。, http://www.100md.com(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 杜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