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6428
孩子冲动,父母之责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生命时报》 2007.05.01
孩子冲动,父母之责

     性格急躁、关系不合的父母直接导致孩子人格障碍

    案例:一位15岁的初中女生因几个月前不小心摔倒骨折,只得拄拐杖上学。有一天,她被一男同学欺负,感到极度压抑,遂跑到学校的顶楼将卷帘门打坏,玻璃砸碎。事后她十分后悔,但当时却怎么也控制不了自己。而平时在家感到压抑的时候,她也会用拳头去打墙壁,砸玻璃,甚至用刀片划自己的皮肤。因此,老师建议她到医院心理科就诊。

    南京鼓楼医院医学心理科杨海龙医生告诉记者,他们经常接待类似的青少年患者。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家长长期不当的教育方式而导致孩子出现人格障碍。

    杨海龙医生说,初次与这位女生接触,很难想像一个女孩怎么会变得如此冲动。在交流中,医生发现她的确非常压抑。原来,她自幼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父母关系不好,双方性格差别很大:父亲性格急躁,处理问题冲动,每逢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时,总是以粗鲁的语言和拳脚相逼,女孩一直不敢反抗;而母亲也是性情急躁,总是对家人不放心,很少与孩子沟通,对孩子不满意时可以随手拿起身边的东西打孩子。进入初中后,女孩的压抑感越来越重,在一次与家人发生矛盾后离家出走。

    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处理问题时比较冲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该女孩长期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之中,导致心理人格的发展出现了问题,即所谓的人格障碍。这种心理障碍一般都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出现,并伴有明显的情绪问题,如焦虑、烦躁、抑郁等,而且通常缺乏合理的宣泄方式,他们也无法及时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如果父母在教育中多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而不是粗暴的打骂,那么孩子也不会如此压抑。

    杨海龙医生说,很多有类似问题的青少年,都与他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及其父母的婚姻状况息息相关。如果家长长期过于严格的要求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变得抑郁;而有些孩子的网络成瘾则与家庭的冷淡和缺乏交流有关等等。

    当我们在关注孩子心理状况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这有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提醒做父母的,当您的孩子出现问题时,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同时还需及时求助心理医生。, http://www.100md.com(刘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