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5975
心灵超市,卖精神食粮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2日 《生命时报》 2007.06.12
心灵超市,卖精神食粮

     货架上摆满空瓶子,提醒你找回失去的品质

    五月三十日,一名顾客正在上海心灵超市选购货物。何 楣摄

    “5月24日至6月24日,心灵超市新天地店开张营业,专门售卖在这个急速膨胀的世界里稀缺的思考、意识和品质。”日前,新天地北里一家新开张的店前,巨幅海报吸引了众多目光,据了解,这是国内首家亮相的心灵超市。《生命时报》记者也前去感受了一回。

    心灵超市贩卖概念

    心灵超市的设置跟普通超市区别不大,老式石库门房子大门的两端被设置成了“进口”和“出口”,中间挂着一巨幅海报“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game,you have to play the game.(如果你想要改变游戏,你得先跟着玩。)”。从入口进去,一个白色调的超市呈现在你面前,分为普通货架、冰柜架、花车等多个区域,上面分门别类整齐堆放着各种商品,有油漆桶状、罐头状、奶盒、药瓶状等。仔细一看,每类商品都用中英文标明了名称、容量、价格。记者随手拿了个圆盒,上面贴着白底黑字的标签,“stress killers”,下面是小一号的中文名“让你没压力”,75g,30元人民币。类似普通矿泉水瓶的商标是“be brave and love (勇敢爱),275ml 20元人民币”……这里每个瓶瓶罐罐都是空的,卖的只是一种概念。所有产品都是些充满了睿智的心灵鸡汤似的语言,如“留点时间给彼此”、“安静片刻”、“全面思考”、“暂停”、“中庸”、“自省”等等。这些商品的价格根据不同的形状和包装而定,从10元到100元不等。据了解,这个心灵超市共有20类40多个品种的商品,每个品种都承载着不同的寓意。

    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新活力”、“好心情”,却吸引了大量顾客。记者看到,不大的超市里挤满了人,大家对这类只有标签没有内容的商品都很新奇。一个美国小姑娘拿着购物篮,兴高采烈地像平常逛超市一样穿梭在货架间。

    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但真正掏钱购买者却并不多,记者在收银台前看了20分钟,才有一位男士买了“自省”和“暂停”。售货员似乎已经习惯这种看得多买得少的场面,他告诉记者,开张以来,每天在超市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但每日销售额只有6000元左右。购买者多为白领和外籍人士,海报、小奶瓶等商品很受欢迎。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心灵超市源于丹麦一位设计师的创意,最早于2004年在丹麦开张,是一间让消费者思考生活,并让购物变得有意义的商店。通过包装低调简单却精致的想象商品,贩卖现代人最缺乏的心灵补给品,给予生活更多思考、 乐趣和平衡的新空间,启发消费意识的觉醒,商品以“个人”、“社会”、“环境”等为主要类别。

    能给人们提醒和暗示

    上海市科教院的心理学专家沈之菲教授对心灵超市的诞生非常感兴趣。她认为,心灵超市实际上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概念,应该会受到一些忙碌的白领们关注和青睐。在忙忙碌碌的都市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会被不经意地忽略,这种心灵商品或许能给你提醒,并提供精神补给,满足人们心灵需要。当然,这些商品也只对认为有用的人奏效,对不相信通过概念能改变生活的人来说,则毫无价值。,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