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肾病信息 > 尿毒症
编号:11497064
外治疗法辅治尿毒症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13期
     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晚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以水肿、尿少、尿闭、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多以透析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维持患者生命。尿毒症患者由于常以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加之本病阴阳气血俱虚,寒热虚实错杂,故内服中药每每受到限制。而外治法可以弥补其不足,不仅可以拓宽治疗途径,还可提高疗效。故近年来尿毒症的外治法亦颇受重视。兹选介于下:

    灌肠法

    实证用大黄15~30g,白头翁30g,黄柏15~30g,槐花15~30g,细辛1~4.5g,煎至200~300mk,保留灌肠。虚证用大黄10~15g,附子6~10g,细辛3~4.5g,煎至200~300mk,作保留灌肠,疗程3~15天。

    有人用大黄、生牡蛎、生龙骨,慢性肾功能衰竭加炮附子,煎液200~300mk灌肠,认为大黄可降浊,龙骨、牡蛎有吸附尿素氮的作用;或用大黄、莱菔子各30g,甘草15g,浓煎200mk,每天1剂,保留灌肠;或用大黄、槐花、崩大碗各30g,便血加地榆,煎成150~200mk;也有用单味大黄煎剂灌肠取效者。

    按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尿毒症,历经2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有确切疗效。尿毒症病人,非蛋白氮等多种代谢产物潴留体内,通过灌肠可透析浊邪,疏通三焦,使水毒下利,清阳得升,从而达到缓解病情,延长生命的目的。目前认为,灌肠降浊是治疗高氮质血症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因为肠黏膜亦是一种生物透析膜,通过灌肠,大便次数增多,血中含氮物质随大便排出,就可使高氮质血症症状得到改善。脾胃虚弱的患者更适合用灌肠疗法。, 百拇医药(王维恒 安徽省怀宁血吸虫病防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