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休闲生活 > 读书与健康
编号:11516563
一本研究中医文献的必读书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50期
     199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刊行《章太炎全集》八册,第八集是《医论集》,这是一本学习与研究中医文献必读书,尤其是研究《伤寒论》的版本训诂及历史上《伤寒论》诸名家著作的特点与优劣,尤多肯綮中的之言。

    《章太炎医论集》收录太炎先生医论134篇,约四十万言,其中医学传记如《张仲景事状考》、《王叔和考》、《菿汉微言》、《〈医故〉眉批七则》等对仲景、叔和生平事迹之考证,精深入微,多可凭信。对古典医籍之考证,如《论本草不始子仪》、《论中藏经出于宋人》、《论素问灵枢》等成书时代,皆原原本本,有理有据,发前人所未发。对医术治验组方等多有精深评述。对日本汉方医之医理医术之评述,不托诸空言,不泛加赞许,而是对比中土与西医详加举证而言之。

    太炎先生对重要医学著作皆进行过深入研究,他不是翻阅泛读而已,而是提精撷萃,得其精髓。粗略计之,集中所引录之医书有《素问》、《灵枢》、《黄帝内经太素》、《难经》、《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金匮玉函经》、《伤寒明理论》、《金镜内台方议》、《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伤寒附议》、《辨伤寒脉证论》、《伤寒活人书》、《圣济总录》、《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中藏经》、《四库全书·医部》等,不下五十部。若细计之,当多于此。统计上书是想说明,欲为苍生大医,必须苦读医家经典;从事中医文献研究,尤当博览群书,这与清儒所说“欲免俗儒需读史”的精神是相同的。当前中医事业面临大好机遇,无论是临床还是学术研究,都有更好的环境,正是发奋图强努力读书的大好时机。
, http://www.100md.com
    太炎先生博通经史,他论证中医学术问题时,总是把所论问题放在特定历史文化的背景中对比思考,从而得出深刻结论。比如考证张仲景生平则与《太平御览》、《抱朴子》、《后汉书·党锢传》、《何颙别传》、《王粲传》、《刘表传》、《桓阶传》、《王粲·英雄记》、《史通》、《广韵》等书互相参照,纵横捭阖,层层深入,前后照应,所得结论,深刻剀切。《张仲景事状》考证《伤寒论》始撰时间云:“何颙尝与王允谋诛董卓,未遂而卒,计卒时未笃老,仲景则为其所奖进者。《自序》称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是在建安七八年中,《伤寒论》于是始作,上与何颙相校,其年不过中年也。”《〈医故〉眉批七则》一文考证张仲景或名张羡曾任长沙太守说:“仲景事虽无可徵,以王粲事参考,则可知也。《王粲传》云:‘年十七,司徒辟(按,征召)诏除(按,任命,授职)黄门侍郎,不就,之(按,往)荆州依刘表。’仲景遇仲宣,正在其十七岁时,当初平四年也。仲景《序》称‘建安纪年未及十稔’,则其在荆州甚久。据《刘表传》云:‘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裴松之引王粲《英雄记》曰:‘张羡,南阳人,先作零陵、桂阳长,甚得江湘间心。’似张羡即仲景,岂一名机一名羡欤?《后汉书》所以无传者,殆以隔在荆州,未入中夏,故姓名不彰欤?又仲景名机,亦无确证,张羡之为仲景,盖无疑义。”这种研究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借鉴。中医学是在中国文化大背景中成长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考证中医学术与文献问题必须时时牢记它与中国文化的密切联系。

    太炎先生在推翻帝制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伟大历史变革时期,是一位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斗士,在经史小学等学术领域,是泰山北斗,如日中天,他在中医文献研究上的巨大成就被他在中国文化研究上的伟大成就掩盖了。当我们翻开《章太炎医论集》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部研究中国医学史和中医文献必读之书,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叹:“相见恨晚!相见恨晚!”, 百拇医药(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