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16430
卢永兵誓愿终生事中医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51期
     卢永兵老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广东省、揭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名中医称号。不久前卢师看到了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十分高兴。他说:“这对近年存废中医的争论,可以说是一锤定音。表明党中央对中华瑰宝中医药文化的高度重视,给中医药工作者很大的鼓舞,我誓愿终生事中医。”

    幼承庭训 誓愿普救

    卢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其父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中医师,他广拜名师,博取众长,救人无数。父亲的“人救我,我应救人”的精神给儿子留下深刻印象。他从八岁起就经常随父亲采药、制药、送药,小学四年级起就协助父亲抄写验方、医案。耳濡目染,卢师逐渐热爱中医,立志走从医救人之路。高考填报志愿时,第一个就填写广州中医学院,结果如愿。毕业后他先后在县、市等8个单位工作,不论担任何种行政领导职务,他都坚持长期不脱离临床,下决心一辈子当一名像父亲一样受群众爱戴的中医师。

    中医代表 弘扬中医
, 百拇医药
    由于卢师在医疗方面成绩显著,在人民群众中受到广泛好评,从1993年起,他连续两届被选为广东省人大代表,从此,他便走上了为中医事业仗义执言的道路。他说:“来自中医界的代表,理所当然要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大声疾呼,争取政府重视和各界支持。”他了解到广东省中医药事业经费连续多年没有增加,于是从1995年起,连续三年在省人大会议牵头提出《政府应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的议案,向省领导当面反映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状况,增加投入的迫切性。他对中医事业强烈的责任心,令有关领导十分感动。省政府决定从1998年起每年增拨中医药事业费2000万元,相当于原来中医药事业费的10倍。卢师对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坎坷道路十分了解,他与中医界人士认为,要保证中医药健康发展,必须立法。他连续二次写下《努力加快我省中医立法工作进程》的议案,获得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重视。上世纪末在一次全省中医工作会议上,时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兼中医药局局长张孝娟教授在会上表扬卢永兵为广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进言献策,做出了贡献。中国中医药报等报曾以“当好中医界的人民代表”、“人民医生为人民”为题报道卢师努力为中医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许多事迹。卢师将要退休时,有好多家医院、医药商场和企业热情要聘请他,有一家大企业许下年薪20万元,他都一一谢绝,他说:“中医院是我第二个家,我不愿离开他。”当今卸下院长职务的卢师,仍然热情投入中医药防治老年病研究。
, http://www.100md.com
    从医从永 精勤业专

    卢师临床格外勤业。他当中医院院长十七八年间,每天都提早上班,在处理重要行政事务后立即投入临床。在城里开会,老师从不参加就餐,一心想着群众,会议结束直奔诊室。许多时候都是在诊室看病至午后一时多。卢师的勤业,让他积累了丰富经验,抢救了许多危重病人。如有一离休干部患心肌梗死在某综合医院住院,几天后突然下血如注,反复休克,医院几次组织会诊抢救未效,发出病危通知,单位已着手准备后事,亲友在绝望中想起了卢师,卢师用大剂量高丽参等中药使他起死回生。医院科主任说:“简直不可思议,中医是这么神奇。”

    卢师一贯勤学博览。他每年订阅八九十份医学报刊,并购买大量医籍,孜孜不倦学习,博览古今中西医籍,从中吸取营养。他当院长期间,白天很少有时间看书,而夜间常钻研至凌晨一两点钟。有人问他:“你已成名成家了,还这么勤学干啥?”他说:“不学则退。”

    卢师一贯认真总结经验,无私奉献于世。他先后在全国发表医学论文110篇,主编、协编医学专著六部等。他把家传治毒蛇咬伤的草药秘方也无私公开在杂志上。他早年把验方“参七(西洋参、田七)冲剂”发表在杂志后,在海内外被广泛应用。卢师说:“只有每个中医师都无私奉献,中医才有发展。”

    由于卢师在中医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市名中医、优秀专家,省名中医、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优秀中医工作者、优秀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许多报刊报道了他从事中医事业的模范事例。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赠条幅赞其“后来居上”。卫生部原副部长胡熙明亲书“秉承岐黄伟业,济世为民楷模”条幅赠予。卢师没有辜负领导、恩师和父亲的期望,决心继续为光大中医事业而努力奋斗。, http://www.100md.com(卢灿辉 林汉平 卢友祥 卢锋 吴春洪 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