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人体生理学 > 正文
编号:11611545
S~第03章_血液.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84kb)。

    第03章_血液

    Blood

    血液(blood)是一种由血浆(plasma)和血细胞(blood cells)组成的流体组织,在心血管系统内不停地回圈流动,因此,运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功能。血液可运送氧、二氧化碳及营养物质到各器官、细胞,同时将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运送到肾脏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血液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一方面可以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吸收和运送热量至体表的方式维持机体温度的相对恒定。血液具有强大的缓冲功能,它含有多种缓冲物质,可以缓冲进入血液的酸碱物质而维持血浆pH的恒定。血液还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粒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功能;血浆中的多种蛋白质,如抗体、补体可消灭细菌及其毒素;血小板和凝血因数可参与机体的生理性止血。

    血液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其各种成分及这些成分的理化特性来实现的。如果流经体内任何器官的血流量不足,均可造成组织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许多疾病可导致血液组成成分或性质发生特征性的变化。因此,对血液的这些特征性变化的检查在医学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特性

    The Compon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Basic Components and Volume of Blood)

    血液由血浆(plasma)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blood cells)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 WBC)和血小板(platelet)。取一定量血液与一定量的抗凝剂混匀后,置血细胞比容管中离心30min(3000r/min),可见血液分为三层: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浆,占总体积的50%~60%;下层为深红色不透明的红细胞,占总体积的40%~50%,即通常测定的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正常成年男性的Hct为40%~50%,女性为37%~48%,新生儿为55%。上下两层中间是一薄层白色不透明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约占总体积的1%,在计算容积时常忽略不计。从这种分层可以看出,红细胞的相对密度最大,白细胞和血小板次之,血浆的相对密度最小。

    血量(blood volume)是指循环系统中存在的血液容量,是人体内血浆和血细胞的总和,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有70~80ml 血液。幼儿体内含水量较多,其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9%。

    二、血浆的化学成分(Chemical Components of Plasma)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低分子物质、蛋白质、O2和CO2等。血浆中含水90%以上,水的含量与维持回圈血量相对恒定有密切关系。低分子物质占血浆总量的2%,包括多种电解质(electrolyte)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激素(hormone)等。

    血浆蛋白(plasma proteins)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是除水分以外含量最多的一类化合物,正常含量为65~85g/L。临床上常用硫酸钠或亚硫酸钠盐析法,将血浆蛋白分为清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g)三部分,含量分别为40~48g/L、15~30g/L、2~4g/L。用滤纸电泳或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将血浆蛋白分为清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六种成分。用解析度更高的方法,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电泳,还可将血浆蛋白进一步区分为200多种组分,但血浆蛋白中有些成分含量甚微,其结构与功能还不清楚,因此对血浆蛋白尚难做出十分恰当的分类。

    各种血浆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Maintain 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血浆胶体渗透压(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的大小取决于各种蛋白质的浓度和分子大小,清蛋白的浓度较高分子最小,因此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主要由清蛋白维持。

    (二)维持正常的血浆 pH值(Maintain Normal Plasma pH)

    血浆中的蛋白质为弱酸,部分以负离子形式存在,和它的钠盐组成缓冲对,缓冲血浆的酸碱变化,维持正常的血浆pH值。

    (三)运输作用(Function of Transportation)

    血浆中清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作为载体运输激素、脂质、离子、维生素及代谢废物等低分子物质。

    (四)营养作用(Function of Nutrition)

    血浆蛋白可被组织摄取,分解生成氨基酸供组织蛋白的合成,或转变成其他含氮物质,或氧化分解供能。

    (五)凝血-抗凝血与纤溶-抗纤溶作用(Function of Blood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antifibrinolysis)

    绝大多数的血浆蛋白是凝血因数、生理性抗凝物质,同时有些蛋白质与纤溶-抗纤溶有关,这两组作用相反的蛋白质间的对立统一,保证了血流的畅通。

    (六)催化作用(Funcion of Catalysis)

    血浆中存在多种酶,按其来源与功能可分为血浆功能酶、外分泌酶和细胞酶,它们在血浆中均发挥重要功能,这些酶活性的测定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七)免疫作用(Immune Function)

    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多种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补体(complement,C)等都有血浆球蛋白构成。

    三、血液的理化性质(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一)血液的比重(Blood Density)

    正常人血液比重为1.050~1.060,随红细胞的多少与血浆蛋白的含量而变化,红细胞及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液比重越大。血浆的比重为1.025~1.030,主要由血浆蛋白含量决定。不同血细胞的比重不同,红细胞为1.090~1.111、粒细胞(granulocyte)为1.080~1.095、血小板为1.030~1.060。因此可以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各种血细胞。

    (二)血液粘度(Blood Viscosity)

    血液是一种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水和各种蛋白质、脂质等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液体。流动性和粘滞性是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基本物理性能,是保证组织和器官得到足够血流量,执行其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流动性和粘滞性的主要指标,血液粘度愈高流动性愈小,反之愈大,然而由于血液中的血细胞具有变形性、聚集性和粘附性等流变特性,而且这些流变特性又具有切变依赖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8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