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64246
皮肤瘙痒难耐 原来小虫作怪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92期
     每年夏秋季,在门诊经常看到有些患者的面部、颈部、胸背、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条状水肿性红斑或红线,上有密集串珠状针头大小的水疱或脓疮,部分皮损可融合成片,表面有糜烂渗出成灰褐色,若发于眼睑、外阴等组织疏松处,常可引起明显的肿胀,患者一般有瘙痒、灼痛,严重者可引起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触之附近淋巴结可肿大,病人询问这是何病?答曰: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是一种甲虫,在其体内有强酸性毒汁,沾染皮肤处理不当则可引起皮炎,该病多发于6~9月份,特别是7~8月份降雨前后,发病率则明显增高,这与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发病的患者多居住于高楼和使用日光灯,这与该虫昼伏夜出,喜高飞行,趋向强光的习性有关。当发现该虫附着与皮肤时,可用嘴吹掉或用它物将其拨掉并及时用肥皂水清洗,千万不要用手拍打以免引起皮疹。出现皮疹后可外用黄连地榆散、加味炉甘石洗剂以及鲜马齿苋、仙人掌捣烂外敷;病重者可内服黄连解毒汤或十二味排毒胶囊等,该病为急性发作,若处理得当,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反之则继发感染而转变为湿疹样皮炎,则延长病程。

    该病的预防,应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周围污水杂物,定期喷洒杀虫剂,房间应安装纱窗,切勿开窗睡眠,以防害虫的侵入。, http://www.100md.com(郑文生 开封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