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医药工作
编号:11666544
把中医整脊科发展起来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00期
     当前,脊柱劳损病不仅具高发病率,而且具高复发率。随着我国社会老龄人群比例的增高,本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升高。据北京市2007年调查,颈腰痛占老年人患病第二位,高达43%。因此,如何提高脊柱劳损病的防治,已是社会的迫切需求。

    中医整脊科,是运用中医原创思维研究人体脊柱系统功能解剖、运动力学,用手法为主的中医疗法调整气血、筋骨,使气血协调并恢复或改善脊柱力学平衡以防治脊柱劳损伤病的学科。现代人群中患病率最高的颈腰痛等脊柱劳损病,其主要病因病理是慢性劳损导致脊柱骨关节失衡而发病。因此,对错位的骨关节进行“整复”,是中医整脊科的研究目标和诊疗目的。整体观是中医的核心理论,对脊柱进行整体调整,使脊柱骨关节对位、对轴、对线,是中医整脊科区别于其它脊柱疗法的特色。中医整脊近年来涌现的新理论、新技术,既富于中医特色,又具备现代医学的科学性;既能解决常见病,又能解决疑难病,减少手术率,且能降低复发率。因此,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伤病员的欢迎,出现了推广普及的热潮。

    中医整脊科既是古老的学科,也是新兴的学科。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必然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逐步发展。
, 百拇医药
    一、推广整脊科新理论、新技术,解放思想,坚持改革是先导

    当前,脊柱劳损病由于其高发病率,在医院中骨伤科、推拿科、针灸科、理疗科、康复科以及西医的疼痛科,都在治疗颈腰痛。整脊科的新理论、新技术,要取得上述学科专业人员的认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解放思想,坚持改革。

    实践证明,颈腰病病人多的原因一方面是发病率高,一方面是治疗方法局限于“对症治疗”,因而复发率也高。所以,任何满足于现状,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均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和病人的健康。当今社会是科技、信息激烈竞争的社会,所有技术均需面对“不断地洗牌”。故步自封,势必被边缘化,乃至退出“舞台”。只有革新,不断地吸取新理论、新技术,才能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这也是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从当年不足2000平方米的小医院发展成为亚州最大的中医骨科医院的重要经验。

    二、解决中医学术技价背离问题是推广中医整脊科的动力
, 百拇医药
    中医整脊技术长期“低价贱卖”,严重防碍整脊科技术的推广。在美国、韩国、日本行30分钟的脊柱矫正术,收费是150美元至200美元,而我国的收费标准是25元人民币。在我国西医手术治疗椎管狭窄症,费用是5万~10万元,而整脊治疗不足1万元。

    科学的存在和发展始终依赖于价值的维系和引导,始终受目的的引导和推动。恩格斯说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言的目的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43页)。美国哲学家罗蒂说:“科学是以价值为基础的活动”。中医整脊科如果不能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它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在绝对价值(病人的健康价值)面前,中医技术与西医技术相对显示不出其平等,而长期的中医技术低价贱卖,也显示不出中医技术从业人员的自身价值,必然导致“价格偏低,供给减少”——中医整脊虽然能无痛无创治好病人,但显示不出整脊医师的自身价值。那学习整脊的人自然少。
, http://www.100md.com
    三、行政支持设立中医整脊科是学科发展的基础

    我国中医院的科室建设,是由有关行政部门相关法规规定的。由于没有整脊科,目前的中医院为方便病人开设“颈腰痛专科”、“椎间盘科”或学西医开“疼痛科”、“康复科”。建议有关行政部门能够尽快增设“整脊科”,以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学科的发展。

    四、学科期刊的创刊是学科发展的源泉

    西医的脊柱外科已有《脊柱矫形外科杂志》、《脊柱脊髓外科杂志》和《脊柱外科杂志》以及《颈腰痛杂志》4份专业期刊,而中医至今没有一份,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解决学科期刊问题,以利于中医整脊科的学术交流和发展。

    五、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关键

    人才培养问题关键是中医院校的高等教育,希望有关部门能扶持高级院校中医整脊科教材的编写出版。
, 百拇医药
    中医整脊科学科今后的发展主要是继续推广、普及现有的新理论、新技术,做好常见病的防治,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同时,重点研究整脊法治疗需手术的脊柱疑难病。完成“中医整脊技术操作规范标准”和常见病的诊疗指南,以规范行业标准。在科研方面继续研究中药防治椎间盘退变,以及用中医原创思维研究脊柱运动力学,深入解决各种整脊法的生物力学原理。

    在中国传统思维、人体命观和传统整脊学原理,以及二千多年医疗实践的指导下,经过系统的整理、发展和创新,正在成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整脊学”,是我国脊柱外科里程中一个很大的进步。

    脊柱外科治疗,譬如脊柱融合术、椎板切除术,是对脊柱损伤、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术,但是脊柱融合以后,可以使椎旁肌肉过度松弛、萎缩和降低运动活力,是发生腰痛的重要原因。也有的资料经过对400多余例脊柱融合、椎板切除和椎间盘手术后组织学和电生理学随访观察,约有0.14%~0.29%的病人发生视力减退或丧失,原因是由于所引起的缺血性视神经病、中心性视网膜动脉栓塞所造成。因此,手法整脊术的推广应用,将会使无数或许多不需要手术治疗、没有手术适应征、而用非手术疗法可以取得更好效果的病人,免受手术的痛苦。

    ——葛宝丰, 百拇医药(韦以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