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83568
医古文考试如何复习应考(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12期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古代医药文选与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阅读实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古医籍常用词语、古汉语基础知识以及断句、今译与阅读理解的基本技能,从而为学习、研究中医古籍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随着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对中医从业人员的医古文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古文的考试种类也越来越多。有国家中医管理局主持的中医专业资格考试(中级、高级)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攻读临床专业学位(硕士、博士)考试,有各省市主持的医古文职称考试(中级、高级),有博士硕士入学考试以及自学考试等等。各种各样的医古文考试范围主要是二块:一块是《医古文》教材内的内容,一块是教材外的内容。教材内的内容又可分两部分:一是《医古文》教材上编的文选部分,即课文,根据考试的要求,可能是40篇文章,也可能是30篇、25篇、20篇等;二是《医古文》教材的基础知识部分,一般包括工具书、汉字、词义、注释、标点、今译等。教材外的考核内容一般是出一段、两段没有标点断句的中医古籍短文,要求给文章断句或标点,解释重点词语,今译划线的部分,同时一般还要求就文章内容回答若干问题。这部分主要是考核考生运用已学的医古文知识独立阅读理解医药古籍的能力。因为这部分主要是考察考生应用能力的,所以一般都不从本教材内出(包括教材内的阅读练习题)。
, 百拇医药
    一般考试将能力考核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就医古文考试来说,

    词语解释题、单项选择题的部分内容、填空题属于识记能力考核,多选题、判断

    题、简答题、词义辨析题属于领会能力考核,今译题、阅读题属于应用能力考核。

    一般识记题占25%,领会题占35%,应用题占40%。

    试题的难易度一般分为易、中、难。易占30%,中占40%,难占30%。

    就考试内容分布来说,课外(主要是阅读题)一般占25%左右,课内包括上 编文选、下编基础知识占75%左右。在这75%中,上编一般要占到80%左右,下编占20%左右。明白了这个考试的分配比例,对医古文考试的考生而言,首先要以上编的复习为主,因为考试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其次再掌握下编的复习要点。
, 百拇医药
    总的来说,医古文的考试,一般教材内容占75%左右,可见抓住教材的复习是能否及格的关键。至于课外的阅读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除了平时多阅读多练习外,很难短时间见效,因此就应试而言,应该放在最次的位置。当然,有的考试阅读题出的是教材内的阅读练习,如果这样,只要找到比较配套的《医古文习题集》,就好了。

    医古文的考试不同考试大纲要求是不同的,因此考生应该仔细阅读考试大纲,看看考试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再做相应的对策。

    要在短时间掌握考试全部内容是比较难的,因此借助一些教学参考书无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参考书如曾凤、黄作阵、宋书功编写的《医古文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许敬生主编的《医古文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孙文中主编的“助学助考口袋丛书”《医古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等。

    为了让考生进一步了解医古文考试,下面将医古文的主要考试题型作些介绍。
, 百拇医药
    医古文考试就考试题型来说,主要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客观题因为是标准答案,不容易受阅卷者的主观影响,所以叫客观题。客观题主要指选择题。选择题又可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单选题只有一个答案,而多选题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主观型题因为阅卷者阅卷时主观色彩多一些,所以叫主观型题。医古文的主观型题一般有填空题、词义辨析题、改错题、今译题、解释词语题、简答题、阅读题等。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

    例:在“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中,“其”的意义是

    A. 或许 B. 一定 C. 如果 D. 难道

    二、多项选择题

    例:下面划线部分是“前置宾语”的是

    A.彼何荣势之云哉?
, 百拇医药
    B.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

    C.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D.何为其无有哉?

    E.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三、判断题

    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中的两个“卒”意思相同( )

    四、填空题

    例:“朝闻道,夕死犹可”语本_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

    五、词语解释题

    例: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 百拇医药
    六、词义辨析题

    例:“自”

    [1]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 )

    [2]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 )

    [3]余初究心是书,尝为摘要,将以自资。 ( )

    [4]不知自古神圣,未有捨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 ( )

    七、简答题

    例: 什么是本义?什么是引申义?词义引申的规律是什么?

    八、今译下文
, 百拇医药
    例:其视吾民之颠连,漠然若秦越肥瘠之不相维系,非惟不相维系,又盬其髓,刳其膏而不知止,孰有如张君勤民成疾者乎?

    九、阅读题

    处暗室者具目之形而不能睹一室之中则必戚焉不乐思火而烛穴而牖然后以为快矧瞽而不睹日月之光八荒之大泰山之高如夜索途而莫知所从则衣之以文绣享之以五鼎势与王公等亦必不乐也苟有能治之者使昭昭然见日月之明八荒之大泰山之高将不远千里造之以求其大快于己夫有大快于己虽无文绣之衣五鼎之享王公孰加焉此皆乐之至矣云间沈光明者其先世尝受术于龙树师内障凡三十有六外障凡三十有六悉能治而去之不啻金篦刮膜而始之无所睹者毫芒可辨也光明克世其学邑之大夫士咸称之余始而疑终而信既而窃叹之曰天下之瞽于目者有良医以治之瞽于心者独无良医乎瞽于目者什一而瞽于心者恒什九明于日月者弗之察大于八荒者弗之顾高于泰山者弗之见由是是非邪正之无别祸其身而蠹其国岂非瞽之深者欤心之瞽甚于目之瞽治其心者愈于治其目矣润之以六艺广之以道德塞可通也蒙可启也彻乎远近视之而无不周也极乎小大测之而无不合也则其为快奚止于目之能睹邪余因彼而感于此矣今年秋贺璋者目病而视眊遂造光明治之既愈来求余言以赠之故为书其说且俾吾学者有所警焉(明·贝琼《清江贝先生文集·赠医师沈光明序》)
, 百拇医药
    要求:

    1.给上文加标点。

    2.解释加点的词语。

    3.今译划线的句子。

    4.回答:

    ①“瞽于目”的表现是什么?

    ②如何治疗“瞽于心”者?

    以上题型不见得每套考题都有,但大部分考试与此大同小异。

    作者简介:黄作阵,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自学考试、北京市自学考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资格考试多种考试命题教师,北京市自学考试委员会医古文命题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古文命题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课程负责人。, 百拇医药(黄作阵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