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最新03 > 正文
编号:11713714
第11讲呼吸支持技术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57kb)。

    呼吸支持技术

    白春学

    (一)呼吸类型

    为了提供适当的呼吸支持,应选择合适的呼吸参数以保证潮气量,气体分布时间和呼气时间。呼吸类型这一术语描述了单周期呼吸的全部过程。

    1.呼吸周期

    一个呼吸周期指从吸气开始到呼气终止的全部时间。这一时间过程(T)包括吸气时间(TI)和呼气时间(TE)、计算公式如下:

    T=TI+TE

    呼吸频率与潮气量(VT)的乘积,为每分钟通气量(MV)。

    MV=VT×RR

    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的比值为吸呼时间比(I:E比)。

    2.呼吸周期气道压力的变化

    (1)影响气道压力的因素如下:

    阻力

    顺应性

    吸气流量

    潮气量

    (2)平均通气压(Pmean)

    平均通气压是作用于全部呼吸周期中的气道平均压力,它是氧合的主要决定因素。

    (3)压力-时间关系

    可用压力-时间曲线表达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在这一曲线中,参考气道压力对应时间作图。压力单位采用cmH2O,时间单位为秒。对一个即定潮气量(定容通气)的吸气相,气道压力的高度和间期依赖于肺的力学特点,即阻力和顺应性。

    P=R×V

    在低吸气流量或低阻力通气时压力升高的幅度很小。相反,高的吸气流量或气道阻力高时,压力升高幅度较大。

    线性曲线的进一步增加是由流量V和顺应性C的商决定的

    △P=V/C

    吸气流量越大,顺应性越小、气道压力的上升幅度将越大。

    3.呼吸周期的容量变化

    (1)容量-时间曲线

    在容量-时间曲线中,吸气时容量增加。在间歇或无-流量-时相,应用的气体容量仍然保持恒定,在呼气时容量减少。

    (2)流量-时间曲线

    在流量时间曲线中,参考流量(V)对应时间作图。可互相区别开恒定和递减的流量。

    在流量恒定时,吸气间期内气流流速保持不变。

    递减气流的特点是初始的高气体流量后伴随着递减的气体流量。

    (二)呼吸支持分类

    患者完成呼吸功的程度可从0(指令通气)到100%。(=自主呼吸)。如果患者执行部分呼吸功,即称为"部分通气支持"。不需要患者做任何吸气努力的呼吸支持则称"完全通气支持"。

    (三)呼吸支持的选择

    确定呼吸支持目的

    为选择最合适的呼吸支持方法,必须首先区分通气衰竭还是肺氧合衰竭。肺氧合衰竭时,动脉血含氧量减少,主要受吸入氧浓度和气体祢散功能的影响。肺通气衰竭时(自主呼吸不适当时)最好保持适当的通气并用合适的呼吸支持模式改善通气的效率。

    2.呼吸支持的策略

    部分实践证明下述阶梯呼吸支持策略是成功的,适合大部分患者对呼吸支持的要求。

    策略A:预防呼吸衰竭

    策略B:阶梯呼吸支持

    第一步:不需呼吸机的呼吸支持

    用面罩,气管导管或气切给予CPAP

    第二步:部分呼吸支持

    辅助呼吸支持(ASP、BIPAP、SIMV、MMV)

    第三步:控制通气伴呼气末气道正压

    (CPPV、BIPAP)

    第四步:压力控制通气加PEEP并同时改变吸呼比值

    (CPPV+IRV,IRV+BIPAP)

    策略 C:辅助治疗

    体位

    NO吸入

    血液净化

    最初设定通气参数的参考意见

    潮气量=10~12 mL/kgBW

    呼吸频率=10~12次/分

    最小吸气流量约30 L/分

    吸呼比=1:2

    吸入氧浓度(FIO2)=50%

    呼气末正压5 cmH2O

    改善氧合的策略

    可通过三个方法改善氧合

    FIO2↑

    PEEP

    IRV(=反比通气)

    在治疗肺不张时,PEEP和IRV代表病因治疗。

    (四)常规通气模式

    1.控制机械通气(CMV)

    控制通气时,吸气是由呼吸机控制的,不存在任何自主呼吸,所以,也不存在自主呼吸与机械呼吸的同步问题。呼吸机代替全部呼吸功,并控制每次潮气量的大小和通气时间。

    如果无呼气末正压(PEEP=0),这一类型的CMV即被称为IPPV间歇正压通气。如果存在呼吸末正压(PEEP>0),通气的类型可称为CPPV(CPPV=连续正压通气)。

    并可分为容量控制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

    2.辅助通气

    (1)完全辅助通气

    辅助通气时,呼吸机供给由患者触发的指令通气。患者需有一定呼吸能力(呼吸功)触发机械通气,由呼吸机供给其余的全部通气量。

    触发反应是负压(低于呼气末压的压力),靠其调整触发敏感性称为触发阀。触发阀是必需低于这一参考压,触发阀的通用原则为低于呼气末压力2 cmH2O。

    某些呼吸机的触发阀是固定的(如低于PEEP 0.7 cmH2O)。延迟一定时间后才出现吸气称为触发潜伏,触发潜伏是指达到触发阀与机械通气实际开始之间的时间,应该少于150 msec。

    当PEEP为零时,机械通气称为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PPV)。

    (2)部分辅助通气(ASB)

    ASB可被定义为辅助,压力一支持,流量-控制呼吸支持。

    这一呼吸支持结合了压力控制通气和自主呼吸的优点。呼吸机部分替代患者呼吸努力,患者控制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实践中,常应用ASB帮助克服气管和管道系统的气流阻力。

    为克服气管和管道系统的流量阻力、常需要5~10 cmH2O的压力支持呼吸。

    此外,也可经密闭面罩应用ASB。

    3.间歇指令通气(IMV)

    IMV是自主呼吸与控制机械通气混合的呼吸模式。 用于患者有一定呼吸能力时,但不能保证所需的每分钟通气量,不足的部分由呼吸机供给。呼吸机间歇提供固定容量的呼吸, 但机械通气频率必须少于患者自主呼吸频率。

    IMV是撤机的方法。因为IMV频率是固定的,所以在固定的时间给患者控制通气。因此,这一模式的缺点是如果患者正在呼气时,呼吸机与患者之间可造成人机呼吸对抗。

    4.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SIMV是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混合的呼吸模式,由指令呼吸来保证患者的部分通气量或最低通气量。最低通气量由设定的潮气量和IMV频率决定。

    每分钟最低通气量=VT×fIMV

    SIMV与IMV的不同之处是, SIMV的指令呼吸是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的。为了预防机械通气出现在自主呼吸的呼气相,由一个精细调整的触发机制(如可变流量触发)来保证。在触发窗内,由患者吸气触发指令通气,因此可达到与患者自主呼吸同步的目的。较理想的触发窗是5秒,它可保证在较高的IMV频率时,也可覆盖全部的自主呼吸周期。因此,自主呼吸末, 患者在触发窗内始动吸气努力时即触发机械通气。

    临床应用表明,长期应用SIMV机械通气后可帮助停机。停机过程中,呼吸机的SIMV频率被逐渐减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5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