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85400
曾记当年采药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149期
     我的家乡是安徽桐城,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的丘陵地带。

    老家所在的地方那一片山陵叫鲁洪山,两山之间流淌着一条小河,名叫鲁王河。鲁洪山,鲁王河属于风水宝地,给我们的祖宗提供了太多的天然恩赐,这其中就包括大山深处所生长的各种各样的中草药。

    小时候,学习之余,我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山采挖药材。因为,那不仅有助于消耗我们多余的精力和体力,而且还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收入,一举多得的事情,所以父母也很支持。

    大山里的药材,最多也最常见的大概就是桔梗。每到秋凉时节,桔梗开出绿色的花,很打眼,也很艳丽,非常容易识别。于是我们就用锄头将整个植株连根挖起,敲掉附着的土壤之后,把上面的部分掐掉,带回去的是埋在地底下的部分。有时候,运气好的话,碰到了一个桔梗生长茂密旺盛的地方,一个上午都挖不完,那时候,心里是非常高兴的,再累也不觉得,毕竟每多放到篮子里一根,就意味着将来多卖几分钱,当然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然而,因为我们挖掘的时候,绝大多数桔梗还正在开花,远没有到结子的时候,所以当我们今年把它们挖掉了,明年的这块地里几乎就很难再看到桔梗的身影了。而在当时,年幼的我们是根本无法明白这个道理的。
, http://www.100md.com
    在挖桔梗的同时,有时候还能遇到沙参、苍术和丹参。沙参的地上部分和桔梗比较像,只是叶子要圆一些。苍术的叶子上有特有的毛刺,春秋两季都可以采挖,秋天的药物质量更好。而丹参在我们当地名字叫小红根,顾名思义,就是地下的部分是红色的,而丹参这个名字也比较确切地表达了这个意思,这只能说,古人对于中草药的观察是极其认真仔细的。丹参在我们那里不多见,碰到了说明运气不错。而且,丹参盛开的花蕊里有很甜的花蜜,我们都喜欢先仔细地品尝之后才开始挖掘。我还记得,在端午节的时候,我把挖回来的苍术放在火盆里点燃,一种浓烈的香味就四散开来。时至今日,我依然对那种特殊芳香记忆深刻。

    假如再往外婆家的大山深处进发,就可以看到柴胡和草胡这两种药材了。这两种药材用的都是地上部分,不需要挖掘,只要贴着地面,把细细的植株弄断就可以了。一根一根放到箩筐里,回来之后,用很细的草一扎一扎地捆好,然后在阳光底下晒干,就可以拿到药店里卖了。

    在我的印象中,其实卖得最多的不是以上的这些药材。而是在山脚下,田间地头就有的茵陈,我们当地叫做云蒿。上了中医学院以后,看到中医的处方上经常写绵茵陈,联想起儿时的采药经历,一下子就明白了古人的良苦用心了。
, 百拇医药
    中医强调茵陈要用嫩苗,所以俗语就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意思是说,茵陈老一点就没有药用价值,只能当柴火烧了。

    正是阳春三月的时候,放学之后,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我们提着小箩筐,来到山脚下,一株株茵陈生机盎然,在微风下泛着油润的光。我们用手从下往上,轻轻一撸,全部的茵陈就一点不拉地到了我们手上。捏在手上,感觉非常的柔滑,就像丝绸一般。怪不得古代的医家喜欢在茵陈前再加一个“绵”字。

    现在想来,那几年可能是肝炎比较肆虐的年代,全国上下对茵陈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家门口的药店几乎有点疯狂地收购茵陈,各地的乡民们用麻袋挑着扛着来卖茵陈,而他们一律照收不误,而且价格还是比较不错的。幸好茵陈用的是地上部分,而且还是幼苗,如果是地下的部分或者是全部植物,那估计今天,我们那个地方再也见不到一株茵陈了。大自然给了人类包容与恩赐,然而人类往往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走向疯狂,社会发展的两难悖论就在此处。

, 百拇医药     假如再往大山更深处进发,常年流水不断的山沟里,往往就会有长势旺盛的菖蒲,它的根茎清除掉根须之后,就显示出一节一节的样子,好像竹根一样,也像老者所用的烟袋一样,显出沧桑的感觉。

    其实,家乡的中药材还有很多,比如木瓜树上结着的木瓜,枫树的果实路路通,像家蚕一样会吐丝的杜仲皮,还有遍地都有的杏仁和桃仁,当然,还有金黄色的苦楝子,还有被我们当做零食的大枣,随便吃吃的核桃,还有从来没有用过的椿树根皮等等。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大约也就是这回事吧。

    我是在完成了中药学课程之后,才知道,原来我们的身边还蕴藏着这么多能去疾疗病,救死扶伤的中草药。大自然是神奇而伟大的,对于人类也是慷慨的,人类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但是我们在索取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回馈。, 百拇医药(倪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