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1872217
医院厕所期待大变样(百姓呼声)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2日 《生命时报》 2010.03.12
    医院厕所期待大变样(百姓呼声)

    医院本应是环境干净整洁的模范,但最近很多读者向《生命时报》反映,有些医院的厕所实在让人难以忍受,不仅臭味熏天,而且污水横流难以下脚。这是普遍状况还是特例?老百姓对医院厕所到底满意不满意?本报为全面了解情况,3月5日上午9时—12时,对京城16家三级、二级乃至社区医院进行了暗访,并联合39健康网、搜狐健康频道、新浪健康频道进行了“你对医院厕所满意吗”的调查。调查显示,在参与的4996人中,72.42%对医院厕所不满意,其中17.82%表示“非常不满”,14.93%对医院厕所“满意”,而“非常满意”的仅占到0.57%。医院厕所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它对我们的健康会有什么影响呢?

    患者抱怨:厕所脏乱差,不够人性化

    “在医院上厕所的什么病人都有,皮肤病、传染病、呕吐的……可厕所连消毒液都没有!”“在医院,能不去厕所就不去,实在憋不住了,只能用脚开门,尽量不碰里面任何东西。”这是记者调查中听患者说得最多的话。在北京协和医院,记者刚走进门诊一层楼梯拐角处的厕所,一股极难闻的味道就扑面而来,原来整间厕所没有一扇窗户,地上和蹲位旁积了不少污水,有些蹲坑边满是废弃的手纸,便池内的大小便都没有冲净,几位患者只能捏着鼻子、卷起裤脚走进去。北京妇产医院门诊楼的厕所里,水池周围竟扔着几片被用过的、已经浸湿了的纸巾,由于地上湿滑,两个孕妇差点在记者眼前摔倒。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二层综合门诊区的男厕所里,不但墙角房顶漏水,清洗用具胡乱堆放,洗手池、坑位处还满是烟蒂。
, http://www.100md.com
    除了卫生差,设施陈旧、损坏后不能及时修理,也是大多数医院厕所存在的问题。在北京和平里医院,记者发现门诊楼一层的男卫生间里,3个蹲便器小间的门都已损坏,其中一个门已经掉了下来,被人搁置在一旁。301医院医疗楼的消化科病区,一个病房中厕所的房顶已经发霉,木制的门和镜框也起了皮,水龙头上有斑斑点点的水垢,水池上方还晾着病人的内衣内裤。

    在采访中,很多患者都抱怨医院厕所太少,每次来都得排队。在北京妇产医院,记者看到,女厕所的队已经排到了门外,很多人为了留尿样一排就是半天。北京协和医院每天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4万多病人,但不管住院部还是门诊部,每层只有一个厕所。除了一层门诊大厅外,每间厕所只有三四个坑位,不少人排着队挤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还有的医院,厕所坑位本来就少,有几个又写着“损坏,请勿使用”的字样,不知何时才能修好。

    对于患者来说,卫生间不单单是方便之处,还有很多人性化的需要。然而,记者调查的16家大医院中,能为患者提供衣物挂钩、扶杆的寥寥无几,对于带东西多的人、身体虚弱的人和老人来说很不方便。有些厕所冲便器不是脚踏式,水龙头也不是自动感应的,不愿意触摸厕所设施的人因此就放弃了冲大小便和洗手。
, 百拇医药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对医院厕所不满意的除了患者,还有部分医生。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刘又宁坦言:“说老实话,我自己都觉得在医院上厕所不方便,所以出诊一天连水都不敢多喝。”在小庄医院,就连护士、大夫上厕所时都用纸巾垫着把手开门。

    当然,并不是所有医院厕所都不尽如人意。总的来说,不管是厕所的硬件设施还是卫生状况,病房比门诊楼好,三级医院比二级医院好,新建医院或老医院的新门诊大楼比老楼好。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崭新的门诊大楼里,厕所进门处有个很大的纸巾盒,免费提供卫生纸;厕所小门里有衣物挂钩;感应式水龙头里流出的是热水,让人洗手时心里一暖。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门诊楼的厕所内,有防滑的灰色方格垫子,部分厕所墙角有焚烧的盘香,能起到消除异味的作用。

    专家解释:关键在于轻视管理、人流量太大

    同样是人流量密集的场所,为什么医院厕所的硬件设施和卫生状况远不及机场、宾馆和饭店?本报调查中,51.15%的人认为,这是因为医院管理不重视,40.0%的人觉得是患者没有文明的如厕习惯,8.85%的人则认为“国内公共厕所都这样,没办法”。记者采访了多位医院管理方面的专家,他们将这一“顽症”的症结归结为以下几点:
, http://www.100md.com
    医院重视程度不够难辞其咎。中国医院协会评价评估部主任、中国医院协会门(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吉善表示:“厕所首先反映了管理者的理念。2005年—2006年,世界患者安全联盟提出,清洁的医疗是最安全的医疗,号召各国参与,给患者提供清洁的医疗环境,避免交叉感染。我认为厕所问题是首先应该抓的,绝对不能让患者找厕所是闻着味去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私下考察过很多家医院,每去一家,首先要看的就是厕所,她认为,这一细节往往更能体现医院水平。“但遗憾的是,很多管理者并不把厕所卫生太当回事。”李玲告诉记者,在三甲医院评估中,主要涉及技术方面;其他检查也大多针对医院大环境、医务人员工作状态等,厕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医院人流量大、素质参差不齐也确实是客观原因。“我们也很无奈,其实医院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禁不住每天这么大的人流量,病人鱼龙混杂、素质高低不齐,实在没法控制。”北京协和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改善厕所环境,感应水龙头装过,洗手液也放过,可每次都是没过两天就被弄坏了。“这不是一家医院的情况,基本上家家如此。更何况,协和医院当初是按照容纳7000人的门诊量建造的,但如今已达到4万人,困难可想而知。”对于这些已不适应新情况的老楼来说,厕所改造还非常困难。所幸的是,新楼在设计中已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厕所的设施也正逐渐改善。
, 百拇医药
    医院虽是治病救人的场所,却也是病毒、细菌最集中的地方,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医院管理中心主任丁晓燕告诉记者,人体排泄物里残留有许多病菌、病毒,所以厕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疾病传播地之一,如粪便、尿液可传播霍乱和痢疾,门把手、洗脸盆、水龙头、冲水按钮等都可能带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加拿大马尼托巴湖的科学家在调查中也发现,厕所卫生差是导致医院病毒感染者增多的重要原因。刘又宁强调,医院厕所不干净还会带来一些隐形问题,如对病人心理造成影响。本来患者身体就不适,还要排长队、忍受不舒适环境,这些都会加重他们心里的不安。

    再难也要为老百姓着想

    关于医院厕所,本报曾做过不止一次调查,但多次呼吁,仍不尽如人意。对于医院来说,确实存在很多客观条件的困难,但再难也应该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对医院厕所的期望其实并不难达到:调查中,21.03%的人认为,女厕所坑位应该多一些,在对厕所的期望中名列第一。其次为应该有卫生纸(19.18%),应离化验尿、便的地方近一些(15.48%),最好是脚踏或感应式冲水(12.70%),最好有洗手液(8.73%),最好有包的挂钩(7.01%),门上最好有弹簧,进出不用手(6.61%),最好有感应水龙头(5.42%),应有适合老人或儿童、残疾人的设施(3.44%),空间最好大些,让人不会感觉压抑(0.40%)。
, 百拇医药
    其实,国外医院的很多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日本医院的化验室隔壁都有专用厕所,它比走廊里的其他厕所稍微小些,但却十分方便患者和护士送取尿液。巴西医院考虑到很多病人行动困难,专门在洗手间配备了护士。美国医院的厕所里,会贴上一些医疗保健小常识,例如怎样看糖尿病人的血糖数值、怎样自测血压等。加拿大许多大城市医院开始使用强效消毒液,并尝试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厕所清洁人员都经过专门培训,实行负责制,每隔1小时就要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患有腹泻等疾病的人,要使用隔离出来的马桶,以减少细菌传播的可能性。王吉善表示,中国的厕所问题属于体制问题。现在很多医院引入竞争机制,把厕所承包给清洁公司,效果就不错。“相反,有些医院厕所的清洁人员是本院职工的家属,七大姑八大姨的就特别不好管理。”从具体情况来说,他认为,一层厕所卫生最难维持,二三层好一点,四层到五层比较干净,可以考虑在低层加大人员配备,特别要加大急诊厕所的投入。丁晓燕则建议,院方可以考虑在厕所内贴上一些人性化的提示,而不是冷冰冰的告示,尊重患者,只有患者体会到了这种尊重,才会同样尊重医院的设施。
, 百拇医药
    “我们不能只把板子打在医院身上,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卫生投入不够,所以医院目前只能把精力放在医疗等最主要问题上。希望患者和医院能够互相理解,共同营造一个和谐、人性化的诊疗空间。”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居忠教授最后强调。▲ (本报记者 梁 馨)

    

    妇产医院女厕所也太少

    日前《生命时报》调查北京市医院的厕所问题,读后深以为然。很多医院的就医环境仍不如人意,虽然病人多、资源有限是客观原因,但管理方面的责任仍是不可推卸的。近日有朋友谈起一家妇产医院新楼的厕所,卫生条件改进了不少,但女厕所明显不够用,经常要排长队,因为这家医院男女厕所蹲位一样多。
, 百拇医药
    妇产医院接待的绝大多数是女病人,医生护士也是女性居多,男医生、男家属只是少数,何况女病人多需要留尿检验,还可能有种种难言之隐,在这种地方给女厕所留出更多地盘,是再合情理不过的事情了。然而情理和现实的差距如此之大,实在是让人觉得有点荒唐。

    公共场所女厕所蹲位数量不足一直是公众诟病的老问题。男女厕所一样大,表面上看起来很公平,但众所周知,男厕所的使用效率比女厕所高得多。于是,这边“来匆匆、去轻松”,那边大排长龙,就成为厕所的常见景观。这种现象说明,“一样”并不等于平等,真正的平等应该是基于特定情境和真实体验的平等,为了达到这种平等,有可能需要针对某个情境或某个人群的具体情况做出一定的倾斜性安排。而且,这种倾斜性安排不能被理解为照顾或额外的恩赐,而是为了保障她(他)们真正享受到公平待遇所必须的。

    妇产医院这种地方,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场所,既然其中的女性总占大多数,其设计者和管理者就理应对女性的需求更敏锐,并做出更人性化、合理化的安排。即使医院的建筑是很早以前设计的,但在使用中发现了那么明显的弊端之后,管理者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才是,比方说把一部分男厕所改成女厕所,也不是什么难事,不需要大笔的投入。
, http://www.100md.com
    小行动大不同,这句话常被用来鼓励人们主动改变。但是,另一方面,改变往往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惯性和麻木总是根深蒂固,既成的事实找不到人负责,而调整则被认为是额外的负担。所以,在我们的社会中,不合理现象司空见惯,而大众却不得不去习惯和忍受,这是很不正常的。《生命时报》日前所做的调查中,增加女厕所蹲位是对医院厕所的最大期望。这种期望其实指向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心:妇产医院的宗旨就是关爱妇女,如果在这种地方女性还要遭受比一般公共场所更甚的无奈,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在厕所管理这个问题上,在现有的条件下,你们完全可以也应该做得更好。▲

    (作者为北京学者) (吕频)

    

    医院厕所更该提供洗手液(医院直击5)
, http://www.100md.com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是预防流感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就在最强调个人卫生的三甲医院卫生间里,洗手却成了一件大难事。

    1月13日下午,《生命时报》记者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楼三层。女卫生间刚刚打扫过,纸篓已经清空,地板上没有水渍,空气里几乎闻不到异味。但美中不足的是,挂在墙上的洗手液机中空空如也,从壳上蒙着的一层灰来看,似乎已经“待业”一段时间了。洗手池只有冷水,没有热水管。记者在卫生间内观察了20多分钟,前后有11个人来上厕所。几乎每个人都会习惯性地按一按洗手液,发现没有后,就只是冲了冲手指头,也不加搓揉,手掌和手背更是完全没有沾水。有两位中年女性被冷水冻着了,还不自禁地抱怨了两句。

    随后,记者来到北大妇女儿童医院,在门诊一楼,隔着5米远就能闻到卫生间的异味。走近一看,洗手池的水龙头已经“失踪”了,水槽里积着半盆水,一坨卫生纸浸在水里。洗手池台面上有厚厚的一层灰,台前的玻璃也成了“大花脸”,左下角还有一滩明显的污渍。记者询问了保洁后了解到,这里已经多年没有全面整修过了,在医生办公区域也都没有配备洗手液。目前,医院正在筹划大规模翻新,届时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记者又走访的几家医院中,只有北京朝阳医院的新门诊楼里配备了洗手液和热水,而北京协和医院东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等医疗机构则没有相应的清洁用品。
, 百拇医药
    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他告诉记者,这个问题确实值得重视,厕所是高污染区域,更何况是医院的厕所。病人接触了细菌或病菌,但没有洗手液,就上厕所,难免会增加细菌感染的几率。“医院的厕所太应该配备洗手液了,不光如此,擦手纸和卫生纸也应该配备。”王拥军呼吁道。不过,王拥军指出洗手液盒不能当“摆设”的同时也无奈地说,在完善这些设施的时候,也呼吁大家共同维护这个环境,不要私自拿走洗手液、卫生纸等,更不要随意浪费。▲

    (徐李燕)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