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 保健与护理
编号:12068839
五种情况要查肾 糖友备好救命药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5日 《生命时报》 2011.03.25
     糖友备好救命药(专家观点)

    年过60,病程超5年尤其要注意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患病时间越长,突发心脏病的风险就越大,男性患者尤其明显。3月14日,美国《内科学文献》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再次证明了这一结论。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若男性在60岁前确诊为2型糖尿病,那心血管病风险会明显增加。患糖尿病5年者,因心脏病死亡的几率会增加54%。患病达17年者,风险增加1.5倍。

    实际上,糖尿病对心脑血管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每次有新确诊的患者,我们都会向他们强调:只要确诊为2型糖尿病,就相当于发生过一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这绝非危言耸听,1999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初次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有10%已经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病程越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每5年增加10%。此外,女性绝经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加速发展,到了60岁,就几乎和男性没有差别了。因此,无论男女,只要诊断为糖尿病,都要注意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 百拇医药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基础,首先是控制好血糖、适量运动。其次,复诊时必须测量血压,这有利于尽早发现自主神经病变对血压的影响。最后,每年都要做一个全身检查,如心电图等,警惕心脏并发症。

    对中老年糖友而言,即便没有出现明显的心脏并发症,我们也会建议他们预防性地服用一些药物,如西药阿司匹林和中成药银杏叶等。如果心脏已经显著受损,糖友必须到心血管科就诊。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糖友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有些人在最初没有明显症状,可一旦发病,因为症状不典型而耽误及时救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年龄超过60岁,或病程超过5年的老糖友,除了定期检查心血管的潜在危险外,不妨去心血管科医生那里做个检查,必要时在家里备些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救命药,以备不时之需。▲ (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主任医师 汤正义)

    
, http://www.100md.com
    粥太烂升血糖(糖友厨房)

    糯糯软软的米粥,不但口感好,而且养胃,但糖尿病患者喝粥一定注意两点:一是控制摄入量;二是不要熬得太烂。

    虽说“一碗粥就是一碗糖水”的说法有些夸大其词,但如果粥熬得太烂,确实容易使血糖迅速升高。因为喝这样的粥,更容易消化吸收,如果大量食用,会在短时间内引起血糖值快速升高,不利于健康。而且稀粥消化快,很快又会觉得饿,不利于控制血糖,因此不建议经常食用。糖尿病患者还是要以米饭、馒头等干粮为主食。

    即便喝粥,最好少喝白粥。做到以下几点,有助于减少对血糖的影响:搭配牛奶、青菜、豆浆等,这些食物对稳定血糖有帮助;大米可以搭配麦片一起煮粥,或者用小米、黑米、玉米等原料煮粥,后者由于是粗粮,纤维多,消化吸收时间长,这些都比白米粥要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罗邦尧教授)
, http://www.100md.com
    

    哮喘患者易得糖尿病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3月20日报道,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患哮喘的人得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

    在对比了2400名哮喘患者和4784名无哮喘者的病例后,研究者发现,在同性别、同年龄段的人中,前者患糖尿病的风险约比后者高出30%。但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也发现,哮喘患者患风湿性关节炎和炎性肠道疾病的概率却比非哮喘患者要低一些。研究人员猜测哮喘和炎症类疾病的关系是“相反”的。▲

    (冯国川)

    
, 百拇医药
    五种情况要查肾(糖友信号灯)

    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友通过自我测试,能尽早发现肾病的蛛丝马迹,出现下列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

    腰痛、乏力。糖友突然腰酸背痛、乏力,却找不到原因,一定要去查肾;

    排尿异常。夜尿多,尿色深,并呈棕褐色,且浑浊;

    水肿。早晨起床后有眼皮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或两只脚踝内侧、双下肢或卧床者的腰骶部出现水肿;

    血压高。肾功能不好会引起神经、体液、激素的调节机制发生改变,血压升高是其表现之一。

    眼底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病密切相关,同属于微血管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者是糖尿病肾病的高危患者。▲
, 百拇医药
    (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崔岱)

    

    打完胰岛素歇会再冲澡

    冲个热水澡不但能缓解疲劳、改善睡眠,但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冲澡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

    1.皮肤有破损不要冲澡。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破损时,伤口比健康人恢复得慢,冲澡不当还可能感染。

    2.浴室要通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心脏不太好的糖友,不宜在密闭的浴室里冲澡,空气不流通不但会造成缺氧,还容易使温度过高,引起心梗等心血管意外。
, http://www.100md.com
    3.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糖尿病患者多数并发有神经病变,对温度感觉迟钝。因此,热水澡温度不可超过40摄氏度。最好用温度计测量。而且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

    4.刚打完胰岛素者不宜冲澡。冲澡很消耗能量,空腹或刚打完胰岛素就洗澡,很容易出现低血糖,一旦摔倒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在吃完饭半小时以后,血糖控制相对稳定时冲澡。

    5.冲澡前准备糖果。冲澡过程中如出现头晕、心慌、多汗等不适,多数是由低血糖所致。因此,冲澡前准备几块糖果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一旦出现上述不适,可以应急。同时要注意,冲热水澡时血管扩张,也可能因血压降低而头晕。因此,用糖果应急之后,测血压也很重要。

    6.少用洗浴用品,避免过度搓擦。香皂、沐浴露等洗浴用品多为碱性,过度使用可导致皮脂腺破坏,加重糖尿病患者皮肤干燥的状况。其次,过度搓擦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风险。▲
, http://www.100md.com
    (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樊艳婷、李全民)

    

    糖友最好别喝面汤(糖友厨房)

    容易消化吸收 快速增高血糖

    老话说:原汤化原食。吃完面再喝碗面汤,不但有助于消化,还能补充些落在汤里的水溶性维生素。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这却是大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教授罗邦尧向《生命时报》记者介绍说,喝面汤有可能使血糖飙升。这是因为,一方面面粉中含有大量双糖,煮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会溶解在面汤里,使其含糖量增高;同时,由于汤水容易消化和吸收,喝多了会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不利于控制病情。边吃面边喝汤也不可取。面汤加速消化,会使糖友更容易产生饥饿感,一不小心就吃多了。这对血糖的影响更大。需要注意的是,不仅是面条汤,喝饺子汤、元宵汤、大米粥等也有相似的效果,因此最好不要经常食用。
, 百拇医药
    如果糖友确实喜欢喝面汤,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保证面汤不要太浓,二是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每次吃几口即可,“管好”自己的嘴,以免血糖升高太多。

    需要提醒的是,糖友少喝面汤可不是不吃主食。现代人之所以糖尿病高发,粮食吃得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吃得太多是一个重要原因。蛋白质、脂肪在体内也能转化为葡萄糖,并且蛋白质、脂肪生成的热量远远高于糖类。因此,米饭、馒头等“干粮”还是必须吃的。▲

    (温思修)

    

    经常拉肚子可能血糖高

    李大爷近一个月来经常腹泻,症状时轻时重,有时一天去10多次卫生间。吃过助消化药、止泻药和消炎药,都不见效。虽然饭量没有减少,可人已经骨瘦如柴。后来到急诊查了血糖才真相大白,原来是糖尿病在捣鬼。
, 百拇医药
    事实上,像李大爷的这样与糖尿病有关的慢性腹泻病例,临床上并不少见。这是因为,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肠道微血管病变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般表现为顽固、间歇、无痛性腹泻,夜间多见,可与便秘交替出现,以中老年人居多,大便检查无特殊结果。在忧虑、情绪激动时容易复发,血糖控制不好时会加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腹泻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选用降糖药。急性期应首选胰岛素,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随着血糖恢复正常,腹泻症状也会随之减轻直到消失。

    2.服钙离子拮抗剂。能增加肠壁细胞对钠、氯和水的吸收,可较好改善糖尿病腹泻状态。特别适用于是糖尿病高血压伴腹泻患者。

    3.用止泻药物。由医生指导,服控制腹泻、改善胃肠动力的药物,应用黄连素、甲硝唑等抑制肠道细菌,但切忌滥用广谱抗菌药。
, http://www.100md.com
    4.给予神经营养剂,如维生素B1和B12,并适当给予助消化药、乳酸杆菌制剂或双歧杆菌制剂,效果会更好。▲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 罗学宏)

    

    6种情况快查听力(糖友信号灯)

    美国糖尿病协会专家提醒

    由于糖代谢紊乱会损伤内耳的微小血管和神经,糖尿病患者听力受损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近日,美国糖尿病协会就总结了最常见的六种信号,提醒糖友及其家人一旦发现要尽快就诊。

    1.让别人不断重复。同样的话,经常听不清,要求别人重说一遍,或家人发现和糖友说话老得很大声。
, http://www.100md.com
    2.老是听不清别人的话。和别人一起聊天,经常漏掉一些信息,答不上同伴的问题,这也是听力减退的表现。

    3.听不清尖细的高音。男女说话的音调不同,男人声带长而宽,发声雄浑低沉;女性、孩子的声带短而狭,发声尖细清脆。听力减退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对高而细的声音不敏感,常常听不清女性说话。

    4.老觉得别人自言自语。看到别人嘴唇在动,却总听不清说什么,其实完全是错觉。

    5.环境嘈杂的地方更听不清。在商场、火车站、飞机场等嘈杂的环境里,脑子老是闷闷的,听不到想要的信息。

    6.普通音量嫌太低。听收音机、看电视时,别人感觉舒适的音量糖友却听不清。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检查。美国糖尿病协会提醒,听力减退已成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新成员”,病程越长、年龄越大的患者,症状往往越严重。要想预防听力减退,糖尿病患者一定严格控制血糖、血脂;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远离噪声,少戴耳塞;定期检查。▲
, 百拇医药
    (廖 岩)

    

    测血糖前2天停服维C

    不少中老年患者有长期服维C的习惯。这里要提醒的是,到医院检测血糖、尿糖前2—3天,要停服维C。

    这是因为,维C会干扰血糖和尿糖的检测值,使其降低,甚至出现假阴性,从而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用药指导。同样的道理,在测血糖、尿糖前的1—2天也最好少吃或不吃西红柿、猕猴桃、橘子、菠菜、青椒等富含维C的水果、蔬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张明霞)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