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003610
调适精神 饮食有节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502期
     薄敬华:养生保健一是强调精神作用,做好心理调适;二是日常饮食结构平衡,不偏食、不过量;三是自拟养生小药方,长期坚持服用,收效明显。

    今年68岁的薄敬华教授,每周仍有四个整天坐诊,一天下来常要接诊30多位患者,充沛的体力和饱满的精神令人称羡。谈及自己养生保健的经验体会,他以两句话概括:调适精神,饮食有节。

    调适精神——

    “气死金兀术,笑死程咬金”

    调适精神,就是要保持心胸开阔,心情舒畅。薄敬华说,刘兰芳评书里说道,“气死金兀术,笑死程咬金。”还有春秋典故里讲过,“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头”,这些故事阐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人的精神情志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情志过及,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他常说:中医理论有七情五志,任何一种情绪波动过度,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所以有“忧伤肺、喜伤心、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之说。比如“思伤脾”,即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出现食少纳呆、消化不良等症,人常会变得面黄肌瘦。高兴过度也一样。有的人打扑克、打麻将,摸到一把好牌,一高兴而引发心肌梗死,类似悲剧在我们身边多有发生。

    了解到情志过及的危害,在生活中就要注意调摄心理。薄敬华说,最重要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心情平和,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饮食有节——

    “五味入五脏”

    饮食有节,就是要讲究平衡,不偏食,不过量。薄敬华提到,现在人们都很关注日本核泄漏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这说明我们的饮食离不开社会环境,但是在可选择的空间里,还是要注重不要有过度的偏好,五谷杂粮,都要摄取一点。

    中医讲“五脏化五谷”,同时也有“五味入五脏”之说。酸入肝,甜入脾,咸入肾,辣入肺,苦入心。比如酸养肝,但摄入过多,则肝气过旺,气克脾土,脾胃就会受到损伤。辛辣过多则会上火,过度饮酒,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因此要讲饮食平衡,五味调和。特别是多食用蔬菜、水果、杂粮。

    同时还要讲究饮食不过量,“八分饱”即可。薄敬华说,许多人过度饮食,甚至暴饮暴食,高脂肪、高热量,不运动,营养物质积存,血脂自然就高上去,也容易发展成脂肪肝。疾病吃出来的确实不少。

    养生秘籍——

    “眼明心亮”两药方

    薄敬华耳聪目明,精神健旺,也有“独家秘方”。他说,“花不花,四十八”,一般人不到五十可能眼睛就开始发花了,而他则将这一“规律”推迟了十来年。原来,为了预防花眼,他46岁时即开始服用杞菊地黄丸,滋阴、养肝、明目,长期坚持,效果显著,“到六十岁才显一点花”。

    对精神之调养,他在十五年前自拟一方“茶水”,收效明显。此茶方组成有三样:生山楂、金银花、草决明各10克。他解释说,生山楂有降血脂、降胆固醇的作用,金银花清邪热、解毒,草决明平肝潜阳,降血压,清利头目。药量虽小,效果可挺好。, http://www.100md.com(任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