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更多信息
编号:12198656
抛开嫉妒之心(国人心理透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0日 《生命时报》 2012.02.10
     能羡慕 少嫉妒 更别恨

    日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科学家师昌绪先生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讲座。这一次,师老抛开专业和学科知识,畅谈人生,并指出一个人的成功70%靠情商,最重要的是要“抛开嫉妒之心”。一席话,让听众们受益匪浅。

    我们常说“羡慕嫉妒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有了竞争和不平等,也就有了嫉妒心。心理学家多数认为,在人类所能表达的情感当中,嫉妒是最普遍和最令人不安的一种。无论是身高外貌、智慧财富,只要是与他人比较,就有可能让一个人羡慕、向往;进而产生羞愧、愤怒、怨恨等情绪,混合成嫉妒之心;严重者,甚至不择手段地破坏、报复他人。因此,嫉妒,可以暴露我们内心最阴暗的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嫉妒心有好有坏。羡慕别人恩爱甜蜜的“浪漫嫉妒”,可能会让情侣更加爱慕彼此;害怕好朋友离开自己的“朋友嫉妒”,会让人们更加珍视友谊;兄弟姐妹之间的“家庭嫉妒”,则可能激励大家共同成长和奋斗。但是,羡慕别人升职、财富的“工作嫉妒”、“权利嫉妒”等,则可能导致互相中伤打击、影响团结,甚至注意力变得狭窄,影响自身的能力和创造性。

    因此,我们可以羡慕、但要避免嫉妒,更不能怨恨。首先,可以换一种眼光,将嫉妒转换成对他人的祝愿,并用他们的成功激励自己。其次,保持“比下有余”的心态,看看周围那些不如你的人,就能感激所拥有的一切。最后,相信自己的能力,别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成功,用自信赶走不良的嫉妒心理。▲, 百拇医药(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副教授 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