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271003
俞樾:养情操、理头足、枕上“三字诀”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762期
     俞樾(1821~1907),晚清著名经学家,一生历经宦海浮沉,以86岁高寿谢世,这得益于他的养生有道。

    养生先养情操

    俞樾的养生宗旨首推盂子的养生论,奉行“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他认为,要养生,就必须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豁达的思想感情,摈弃世间名利虚荣。38岁那年他任河南学政,因出科举试题犯了忌,被弹劾而罢官。他却自撰一联:“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淡泊名利,心态依旧平和。

    在此基础上,他还自创养生“秘笈”。俞樾认为,要重视从精神情志来防治疾患,曾抄得“读《易》有得方”指导养生:多思伤心,多怒伤肝,多欲伤肾,多言伤肺,多食伤脾。试用其方,则五脏皆受其益。同时他也提出民、损、颐,这是易中三卦,说明了“慎言语,节饮食”、“惩忿窒欲”等几个概念,目的是治心、治肝肾、治肺脾。从精神、心理、情志三方面丰富了养生理论。

    生活简朴,梳头洗脚

    在日常生活的养生方面,俞樾对梳头和洗脚情有独钟。他认为头和脚是人体顶天立地的上下两个极端,睡前既梳头又洗脚,可以增进健康。他生活崇尚简朴,曾手书楹联:“越山吴水随所适,布衣蔬食了余生”,表达了他生活恬淡、随遇而安的生活境界。

    他说:“余居家所服之服,无非布者,惟出而与人间周旋,则以其外衣。盖不敢以大布之衣,登人之堂,使人诧为怪物也。至蔬食,则数岁以来,已习以为常。一月中,不蔬食者不过一二日耳,即偶一食肉,亦不过一片。此外,如鸡鸭鱼虾之类,概不沾唇。”由此可见,生活简朴、布衣蔬食,是他高寿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他还认为,书法有助于健身、养身,每天坚持练习书法,八十六岁高龄还为江苏巡抚手书了张继《枫桥夜泊》诗碑。

    枕上“三字诀”

    俞樾晚年还总结了养生经验,提出著名的枕上“三字诀”:塑、锁、梳。所谓塑者,力制此身,如泥塑然,勿使有毫发之动,此制外养中之要道也;所谓锁者,谨闭其口,如此锁锁之,勿使气从口出,则其从鼻出者亦自微乎其微,有绵绵若存之妙矣;所谓梳者,存想此气自上而下,若以流梳发然,不通者使之通,不顺者使之顺,徐而至丹田,又徐而至涌泉穴,则自然水火济而心肾交矣。这三字,实际上也是一种气功修炼。

    正是因为曲园老人善养“浩然之气”,加上讲究养生之道,因而一生坎坷,仍得以高寿,并为后人留下了五百卷学术巨著《春在堂全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