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焦点透视
编号:12362597
医改实惠你得到多少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生命时报 2013.01.01
医改实惠你得到多少(独家报道)
医改实惠你得到多少(独家报道)
医改实惠你得到多少(独家报道)

     本报对全国7城市居民进行2012年终调查

    多年来,“就医难”问题就像一场迁延难愈的疾病,困扰着国人。201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透露,经过3年多的努力,深化医改已经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的确,2012年里,我们看到了大病医保的推行,医院试行医药分开、预约挂号……这种种政策的艰难实施,究竟让你感受到了多少变化?

    2012年12月12日—23日,《生命时报》联合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长沙、沈阳7座城市,针对1446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了随机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三成半的人觉得看病更方便了;不足两成的人认为,看病费用在这一年有所下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旧困局重重。

    三成半人感觉看病变方便,这就是进步

, http://www.100md.com     如果去街上随便拉一个人,问起他对看病的感受,或许一个“难”字就能概括大多数人的答案。而挂不上号,又是难中之难。

    2012年,预约挂号制在全国多个城市大力推广,便是希望能够缓解百姓起早排队挂号之苦。一年时间,这项举措让25.9%的受访者感受到了实惠。对于这个数字,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仇雨临教授解释说,预约挂号制的普遍实行,主要方便了一部分不经常看病的人,而对一些已经摸准了排队挂号规律的老病号来说,全新的挂号方式反而会令他们感到不方便。不仅如此,作为稀缺资源的专家号,不论挂号方式如何,数量都不会有所变化,再加上现在部分专家号的价格相对更高,也会有一部分人觉得看病更难了。这也是为什么会有9.8%的受访者不仅没感受到方便,反而觉得更不容易的原因。在解决“就医难”上,新医改的亮点还有很多,比如提供“自助打印服务”等细节,把医务人员从一些琐碎小事中解脱了出来,9.4%的受访者直接表示,这让他们的“看病时间缩短了”。

    整体来说,调查中,约有三成半的受访者认为看病更方便了,这个数据虽然不高,但却已经让仇雨临教授感到欣慰。“医疗行为本身就非常复杂,医疗改革推出的时间并不长,具体政策的实施推动都是逐步完成的。现在有三成半的人感受到看病变方便,说明这个医改政策已经惠及到百姓了。”不过,仇雨临认为,让看病变得更方便的措施应该是持社保卡看病,并直接用卡结算。她说,以前去门诊看病必须要病人自己先垫付所有的钱,然后一年之内再去报销,而现在只要自己带着卡去门诊,刷卡后,只负责缴纳个人在医保范围外的那部分钱,不用垫付全部的费用了。“持卡就医结算”应该算是特别方便的一个方式。
, 百拇医药
    费用上,医保病人最得实

    当你好不容易看上病,通常第二个问题跟着就来了:太贵。2012年,针对看病贵问题,医改也出台了各种措施,如推进大病医保政策、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在看病时,自己负担更少的份额。本次调查中,13.0%的受访者就感觉到“报销种类和比例的增高,让看病变便宜了”。但仇雨临指出,“关于医疗费用的变化,有医保的人和没有医保的人感受区别比较大,常看病的人能有更明显的感觉。”

    此外,目前正在北京一些医院试行的“医药分开”制度,通过提高挂号费,降低药品提成,也对削减费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6.8%的受访者对此深有感触。仇雨临说,虽然现在普通门诊挂号费由原来的5元提高到了42元,但由于医保实时报销了40元,患者只需要掏2元,其实就是便宜了,再加上买药还少了医院加成的15%,所以不少人都能感受到价格降低,不过,如果选择看专家号,可能还是会觉得费用高。而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进一步压低了药品利润,如果在看病时,只开目录中的307种常规药品,会非常便宜,且这些药品价格的90%还能医保报销。
, 百拇医药
    尽管某些措施初见成效,但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教授胡善联看来,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比如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的看病贵问题,但实际上,在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很多病人看病后自己需支付的医疗费用比例仍占50%左右。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医生的行为需要规范,杜绝过度治疗;二是医保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还需进一步扩大。

    五成人认为就医环境有改善

    调查显示,在就医环境方面,有55.3%的受访者感觉到了不同方面的改善。其中,44.7%的人觉得“医院硬件越来越好了,更干净更明亮了”,24.0%的受访者感觉“医生服务态度变好,和患者沟通时间变长了”,16.9%的受访者反映“医院就诊流程优化,等候时间短了”。

    上海东方医院副院长谭军表示,这些比例与他临床上的感觉差不多。中国医院管理层,很长一段时间追求的是将医院做大做强,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医院到底该如何减少病人的等候时间,让他们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因此,除了有条件的医院改善硬件环境外,很多医院开始注重人性化,调整就医流程,同时也在加强医生的沟通技能。
, 百拇医药
    但也有一部分老百姓认为,就医环境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谭军表示,这需要从体制上,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理顺转诊制度,让普通病人先在基层就诊,重病大病再到大医院。值得欣喜的是,35.5%的人肯定了2012年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这也是胡善联感受明显的一种改变。

    期待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

    2012年的成绩已成过去。2013年,老百姓最期待哪些改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9.2%的人希望医保大病报销比例能更高,位居第一;31.4%的人期待医保能真正实现全国范围的异地报销。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医保报销手续应该更简化(27.4%);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22.5%);预约挂号多些专家号,让百姓能更顺利看上病(21.9%);增加患者给医生态度打分的渠道,促使医生改进服务态度(18.2%)。

    “这反映了老百姓的真实需求,从中能看出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不论是涉及到看病费用的报销问题,还是涉及到看病方便程度的预约挂号、基层医疗等问题,都表明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切身利益。”胡善联认为,这些方面的改善,在未来5年会集中在公立医院的改革中。

    谭军则认为,“要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两点。”一是必须让医生真正充分有效地流动起来,让他们深入到社区基层,为基层百姓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帮助提高基层医生的水平。国家也应通过较高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医疗机构。二是病人的行为也应受到限制。也就是说病人应该分级就诊,小病在社区,大病转诊到大医院。当然,这需要通过医改尽快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以便真正满足百姓需求。▲, 百拇医药(江大红 徐 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