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55021
改变邪正双方力量对比 —— 中医祛邪三法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46期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即如《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疾病发生及发展的过程,始终存在着“正”、“邪”之间的力量对比和消长盛衰变化,并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故治疗当扶正祛邪,进而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疾病向轻或向愈。这是中医学临床治疗的一条基本原则。

    但是,由于邪之种类、性质、侵犯及停留部位等不同,疾病表现各异,千变万化,因此,中医治病祛邪也须随机应变,灵活多样。

    予邪出路因势利导

    邪分内外,各有其性。外来者如六淫,每通过口、鼻、肌肤等侵犯人体;内生者如痰、饮、水、郁、瘀等。中医祛除病邪,首选的并不是与邪气相对抗,而是充分了解邪气的特性,把握最佳时机,以最便捷的方式达到驱邪目的,这就是予邪出路,因势利导。

    对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具体的描述:“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