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87512
学学护心“三字经”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173期
     9月28日是今年的世界心脏日。世界心脏联盟确定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其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

    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为2.9亿,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居各种疾病之首,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虽然年龄、家族遗传病史等危险因素难以改变,但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脏病防治,至关重要。为此,笔者采访了绍兴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刘兆龙,刘主任传授了护好心脏的“三字经”。

    少油腻,多果蔬。少食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食物的虾、肝、蛋黄等。提倡每周至少吃2次鱼,防止冠心病。坚持每天进食一定数量的瓜果及新鲜蔬菜,适当多食杏仁等坚果,可防治心律紊乱,养护心肌,少发生冠心病及心源性猝死等。

    忌饱食,控盐量。三餐进食过饱,胃壁扩张,会使肺内压力升高,导致心脏缺血,容易诱发致使性的心肌梗死。严格控制食盐的用量,每日摄盐量限于6克以内,少食盐腌制食品。低盐饮食,有助于防治高血压。

    戒抽烟,限饮酒。香烟在燃烧时,可以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当一氧化碳吸入体内后,可以导致全身血管收缩,并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输送氧气的功能下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对心脏不利。而酒、浓茶、咖啡等兴奋刺激性饮料,可使血压升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导致心率加快,甚至诱发心律紊乱,从而加重心脏负担。

    常运动,控体重。经常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作用。但也要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控制体重对心脏也有积极意义,资料显示,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

    避拥挤,远噪音。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同时注意改善生活环境,远离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调情志,安睡眠。慢性忧郁或持续的紧张,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易致心跳快速、血管收缩、冠状动脉痉挛,冠脉血管阻力加大;血压上升,血流减少而加剧心肌缺血少氧,使心肌梗死率上升。良好又充裕的睡眠,可使呼吸及心跳趋缓,心肌对血氧需求减少,是心脏的自我保护措施。

    多留心,防意外。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脑子里一定要多些防范意识,应急动作、大笑、情绪激动、突然降温等,都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意外事件。因此,凡事都要“慢半拍”,无论工作、娱乐,都要量力而行。外出前检查一下急救药物是否随身携带等。同时定期到时医院体检,及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百拇医药(通讯员 沈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