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829134
中医药发展需要工匠精神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478期
     2016年的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热议。但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还是围绕中国的企业发展,比如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

    作为一名中医传承者,我却感到“工匠精神”对中医人成长的特殊意义,如果我们回归到中医精神的本质,也是在践行工匠精神。

    追根溯源 中医的实质就是工

    中国古代的医者很低调,虽然被患者敬仰,但是他们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看得很轻。

    比如工匠精神的“工”,就是古代医者的一种称谓。《说文解字·酉部》中有这样的解释:“医,治病工也。”《黄帝内经》和《难经》中,都对“工”有具体明确标准,分为上、中、下三种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难经·十三难》中云:“经言知一为下工,知二为中工,知三为上工。”

    这里面说的上工,就是指知识全面、疾病诊断准确而且治愈率高之医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