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55668
小儿病“阴阳证,二太擒”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818期
     《医学三字经》小儿病第二十四,云:“阴阳证,二太擒,千古秘,理蕴深深,如何理解。其作者陈修园自注云:“三阳独取太阳,三阴独取太阴,擒贼先擒王之手段也,太阳阳明少阳为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为三阴。”

    对于发热必须注意到早期解热,以防止邪热由表入里发生他变。因此,三阳独取太阳。取太阳既对于发热的小儿注意在表症阶段的及时处理。对于小儿吐泻必须注意到及时温补脾胃,以防止吐泻伤脾而发生他变。

    《伤寒论》六经辨证中,指出人体各种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疾病的发生,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而进,因此伤寒六经也可以由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由浅而深,由表入里,循序相传,这就是一般所谓的伤寒传经。也可以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错误,使本来在这一经的病转其他经,这就是一般的转属。

    三阳俱主表,而太阳为表中之表,论以头痛、项强、发热恶寒为提纲,有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通过发汗解表的办法,使表邪外出,不致内传阳明、少阳。

    太阴为纯阴之脏,从寒化者较多,从热化者较少。此经主寒证而言,宜理中、四逆为主,论以腹中满、吐食、自利不渴、物足自温、腹时痛为提纲。邪在太阴以理中、四逆温脏散寒,使邪不传少阴、厥阴。凡一切解表法,取之太阳,一功温补法,取之太阴。此即“擒贼先擒王”之说也。(王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