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782181
为何假新闻传得特别快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4日 生命时报 2018.05.04
     为何假新闻传得特别快

    内容新奇迎合热点 引发共鸣加速扩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语沐心理创始人 尹绍雅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几个明星“被离婚”,每月都会出现几条有悖常识的养生小贴士,每年都会有几个名人“被死亡”,而辟谣的速度远远追不上假新闻的传播速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假新闻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权威杂志《科学》近期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用定量的研究结论说明,现在假新闻的传播比真新闻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影响也更加深远。

    为何越是假的越能引起公众的兴趣呢?研究人员曾对真假新闻的各个维度进行评价分类,如新闻类型、时效性、可靠度、信息独特性等,并分析两种新闻的特点差异,结果发现,假新闻的“信息独特性”维度非常突出,也就是说,假新闻中包含了吸引眼球的新异信息,这与其创造目的相关。假新闻更多是为了博关注和提高转发量,所以其内容通常迎合热点、煽情、具有挑逗性、充满阴谋论。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假新闻的网民回复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人们在评论假消息时,会更频繁地使用与愤怒、震惊及恶心等感情强烈的词汇,这表明假新闻会更加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也正是假新闻的这种情绪渲染力,大大加快了其传播扩散速度和效率。

    网络时代,假新闻无法避免,我们该怎样来降低受骗概率呢?第一,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当众多信息扑面而来时,我们的注意力会被分散,认知资源会被占用,于是就懒于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一旦变得迟钝,人就容易上当。锻炼思维能力,你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数据结合起来,反复验证想法和观点,从中得到真知,这样对不靠谱的信息就有比较强的防御力。第二,核实信息的来源。尝试找出是谁在展示故事和新闻、他们代表什么组织、拥有怎样的立场和资质。第三,不随意转发。对于耸动的“新闻”,我们应该警惕。尤其不能在只看标题不看内容的情况下就愤怒转发,或随意对新闻当事人、群体下判断。这么做不但对自己不负责任,也容易把错误信息传递给身边的人。所以,遏制假新闻,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