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10.12
编号:72129
书店卖门票,无奈之举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2日 生命时报 2018.10.12
     上海市读者 邓为民

    今年9月起,位于河北省石家庄人民广场负一层的“城市书房”开始实行入场阅读收费制,即买门票方能进店。像“城市书房”这种面向大众的书店采取这种经营模式,在国内尚属首次。有媒体获悉,制度实施一周后,书店营业额并未减少,店方表示收费制将一直坚持实行下去。

    眼下,实体书店经营大多不太景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现在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电子阅读广泛兴起;更主要的原因是,实体书店在网络书店面前竞争力较弱。在网上购书,读者足不出户,只要轻点鼠标,第二天就有快递小哥把书送上门来。最具吸引力的还在于网络书店的折扣价格。平日里图书销售就打七八折,遇上搞活动,还能打五折甚至更低。低折扣比起实体书店的全价书,太让人心动了。

    可以说,现在实体书店的最大优势就是购书体验了。毕竟网上书店优点再多,却是摸不到看不着。于是,许多读者选择在实体书店挑书,在网络书店购买的“两全其美”办法。长此以往,看似每天人流不断的实体书店,不但业绩上不去,还要给他人做嫁衣裳,你说冤不冤?也许有人会说,实体书店也可以打折呀!可是,如今高昂的房租,不断上涨的人力开支,实体书店再怎么打折,也无法与网络书店打价格战。

    另外,现在的实体书店都是开架销售,图书损耗也相当厉害。一些看书较快的读者,大半天就可以把一本书看完。一本书经过多人翻看后,品相变差,很可能就卖不出去了。特别是寒暑假期间,许多小朋友由于不懂得爱惜书籍,把一些价格不菲的精美画册都翻烂了,书店也要承担这部分图书损耗的成本。实体书店作为文化单位,虽然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可书店毕竟不同于图书馆,它也是企业,需要自负盈亏。

    实体书店卖门票,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当下比较可行的办法之一。首先,对于那些只挑书不买书的读者来说,一次只付5元钱,比起他们随后在网络书店购书所能享受到的大幅优惠,那是非常合算的,门票钱可以忽略不计。其次,对于那些只看书的读者来说,图书馆看书虽然免费,但书架上大部分都是旧书。实体书店中陈列的都是最新面世的图书,一次花5元钱就能浏览众多新书,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另外,如果你购买的是20元门票,就能全额抵扣购书金额。也就是说,如果在书店购一本超过20元的书,就等于没有买门票,这是非常人性化的操作。

    说到底,实体书店卖门票,是应对当下两种书店业态“不平等”关系的临时之策。关键是逐步缩小两者的差距。一方面,政府可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减轻实体书店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现在书价越来越高,明显存在注水现象,只有压干虚高书价中的水分,才能减少网络书店的打折空间。书价更实,可以让双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