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782675
大会讨论容易走极端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5日 生命时报 2019.03.05
     大会讨论容易走极端

    群体决策往往偏于冒险或保守,建议分组讨论、收集意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州地铁大学(党校)领导力学院培训师 骆思钊

    公司正在讨论今年100名新员工的招聘计划。人力资源部提出,先一次性招50人,满足当前业务需求,剩下的逐月招聘。这个方案遭到培训部反对,认为短时间培养50人会影响培训质量,建议先招30人即可。成本控制部则认为,为节约前期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可以先招20人,缺口由各业务部门通过加班等方式补充。虽然有人质疑,前期招聘人数太少,会影响整体业务铺开,但由于培训部和企管部都坚持,方案微调至25人获得通过。

    当招聘计划发布时,业务部门的员工都不敢相信:才招这么少人?工作量本来就大,还要各部门通过加班加点补充缺口,这样做事只能草草应对,怎么可能做好。他们不明白,这个“不接地气”的计划,当初是怎么通过的……

    常言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但心理学家发现,当群体在决策时,往往表现出极端化倾向,或偏向冒险,或偏向保守,很难保持一种中间状态,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极化”。群体极化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大会上热烈讨论出来的方案,到落地时却不好执行。因为群体讨论时,当听到别人的支持,人们就会更坚定原有观点,甚至更激进;同时,为了显示自己有水平,人们也更愿意极端行事。

    心理学家提供了几种方法来降低群体极化带来的影响。第一,要坚持公平。在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成员都要秉持“不打断、不反驳”的原则。认真倾听,记录观点,尽量让他人充分表达。第二,要鼓励批评。讨论时,由于职位、经验、时间等因素,有的人不敢提出批评意见,或者批评意见被忽视。但是,如果忽略了这些意见,那群体决策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所以,要重视不同的看法,通过他人的评论看到自己计划的缺陷,才能更好地完善。第三,可分组讨论。将大组转为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的表达更加自由和充分,然后进行总结,最后将观点汇总后再交管理层参考。这种化整为零的方法能让信息充分展现,利于最终决策。工作决策不是跷跷板,不管在高处还是低处,都不是最佳观点。有的时候,向中间靠拢,更能客观稳健,摸清全局。▲,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