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药文化 > 图说本草之《本草纲目》
编号:13359459
越王台上望罗摩 此时见月心应绝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38期
     图说本草之《诗经》

    萝藦,又名芄兰(《诗经》)、雚(《尔雅》)、雀瓢、苦丸、白环藤、熏桑、鸡肠、羊角菜、羊奶科、细丝藤、过路黄、合钵儿、婆婆针线包(《本草纲目》)等,系萝藦科多年生草藤。其全草或根入药,味甘辛、性平,有补益精气、通乳、解毒功效,可治虚损劳伤、阳痿、带下、乳汁不通、丹毒疮肿等。

    萝藦因有乳汁,叶厚大,嫩时可食,堪称美味,不难勾动诗人心铉。宋代李彭《种仙茅》曰:“闻说仙茅胜钟乳,移根远自西山阿。岂独客来尘意少,更觉夜眠幽气多。避谤何须求薏苡,去家不减食藦萝。候门稚子成群后,矍铄仍看马伏波。”宋代朱松《与匀道人蔬饭作两绝句·其二》曰:“牛羊触藩笋成竹,鹅鹜成群饱倒藤。一饭罗摩未为孽,要知我是在家僧。”明代何吾驺《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其十五》言:“三载同君揽秋月,秋月澄澄盈乍缺。越王台上望罗摩,此时见月心应绝。”

    萝藦因果实形如羊角,内有带白毛的种子,可代棉花,以布包之可插针,故又名婆婆针绿包。《诗经·卫风·芄兰》曰:“芄兰之支,童子佩觽。虽则佩觽,能不我知。”萝藦的羊角样白骨朵果很像古时的锥形解结器具——觽或叫解锥,当时也只有成人才能佩戴觽。

    萝藦因繁殖力强,长势旺盛,常见路边或旷野之间,可攀延数丈高,诗人将其引申为攀附。其种子如倾雪泻下,甚为壮观。(刘景曾), 百拇医药(刘景曾 青岛杏林书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