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468642
深厚学术积淀造福行业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56期
     银杏又名白果,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大乔木。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外种皮肉质,被白粉,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曾是仅遗存于我国的珍稀树种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银杏树的果实和叶子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银杏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杏“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说明银杏果在治疗咳嗽、哮喘、遗精遗尿、白带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通过对白果药用成分分析得知,果肉内含黄酮、内酯、白果酸、白果醇、白果酚、鞣酸、抑菌蛋白及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抑制真菌、抗过敏、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除此以外,银杏还具有耐缺氧、抗疲劳和延缓衰老的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脂血症有明显的效果,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头晕、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可改善心脏血流、保护缺血心肌,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指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在口腔中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细菌黏附等作用,且其所具有的增强免疫、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口腔癌具有一定的疗效。另有报道称银杏叶提取物能抑制亚硝胺等物质的致癌作用。

    银杏果具有开发成为易于为广大消费者接受、具有良好保健功能,食药两用保健食品的潜质。由于银杏有味道苦、多食中毒的属性,而当前的银杏深加工工艺无法同时解决银杏的毒性、口感及其他问题,严重限制了银杏的消费。由于银杏果价格低、有毒,而银杏叶则可以加工提取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目前全国银杏产地多出现“采叶弃果”的尴尬局面,银杏果浪费极其严重。不仅如此,银杏果腐败后气味恶臭,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要使大量银杏得到有效利用,关键是要采用特殊的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在保留其营养保健价值的前提下,消除银杏的其毒性成分包括含有氰苷类、银杏酚、酸类以及苦味等等;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开发符合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日常坚果食品。

    有关银杏果实的药用价值,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欧阳竞锋博士。欧阳竞锋博士从大学本科起就一直攻读中医药学相关专业,之后欧阳先生在浙江大学药物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科研工作,一直走在中药学术研究前沿。欧阳竞锋先生撰写的多篇学术论文和专利均探讨了中医药领域关键学术问题。其中,药食两用的银杏的“去毒遮苦”工艺研究在行业中有巨大影响力。继专利《一种即食银杏粉的生产和使用方法》授权之后,欧阳竞锋先生参与研究的专利《一种去毒、遮苦、保健银杏粉及其制备方法》也已公开,目前正在进行银杏整果去毒的研究攻关。相信欧阳先生的研究总能在传统中药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供更有效的中医药研发思路和更领先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隋继成), 百拇医药(隋继成 河南省中药材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