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信息04
编号:10122001
服了降压药,为啥还中风?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18日 《健康时报》 2002.07.18
     商东

    在门诊工作中,一些高血压患者常问:“已经服用了降血压药物,为啥还会发生中风?”

    中风多因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血液粘稠引起。中风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不当,是诱发缺血性中风的重要因素,因为脑组织的血流量主要靠血压来维持,若服用降压药物种类过多、剂量过大、作用过强,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或降得过低,从而影响大脑血液供应,甚至缺血缺氧,可导致中风,或因血液粘稠度增加,脑部血流缓慢,血流中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容易沉积形成血栓,阻塞脑血管而发生中风。同样道理,一些作用较强的镇静药,如氯丙嗪等也可使血压在短时间内骤降,而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中风。再如服用速尿、双氢克尿塞降血压,若操之过急,用量过大,既降低了血压,又浓缩了血液,因粘稠性增加,而促发了缺血性中风。

    对于高血压病人,既要重视服用降压镇静、利尿药物以降低血压,减少脑出血的危险性,同时也要警惕由于用药不当而引起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所以在服用上述药物时不可操之过急,应该按医嘱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禁忌过速降压、强烈镇静、大量利尿。 (商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