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儿科
编号:10163851
α地中海贫血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1.α地中海贫血

    这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的缺陷或缺失而导致α珠蛋白链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α珠蛋白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上,每条16号染色体上各有2个控制α链合成的α基因,因此,每一个细胞内共有4个α基因,若其中一条染色体上缺失一个α基因者,则其所控制的α链的合成部分受抑制,这称为α+地中海贫血(又称α地中海贫血Ⅱ型),若一条染色体上2个α基因缺失,则这两个α基因所控制的α链的合成受到抑制,这称为α0地中海贫血(又称α地中海贫血I型),若二条染色体上的4个α基因中缺失3个,(基因型为α0/α+地中海贫血杂合子)。α键的合成大部分受抑制,称为HbH病。若两条染色体上4个α基因全部缺失(基因型为α0/α0地中海贫血纯合子),则α链的合成完全受抑制,称为Hb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HbBart'shydropsFetalis)。此外,还有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其中常见者为α基因终止密码突变而使α链的合成延缓,不能正常地终止,从而形成Hbconstant spring。
, 百拇医药
    (1)α+地中海贫血:又称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本型无临床及血液学异常表现。常因家系调查对新生儿血或脐血作血红蛋白分析时发现HbBart's约占1%~2%,而作出诊断,3个月后Hb Bart's即消失。

    (2)α0地中海贫血:又称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其基因型有二:①α+地中海贫血和α+地中海贫血纯合子;②α0地中海贫血和αA杂合子。因缺失两个α基因,故仍有一定数量的α链形成,并可产生一定量的过剩的β和γ链,并由此而形成相应的四聚体,HbA2和HbF含量正常或稍低,脐血HbBart's占3.4%~14.0%,于年龄6个月时完全消失。外周血红细胞形态轻度改变:如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异形等。变性珠蛋白小体阳性,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临床症状轻微。本病须与缺铁性贫血鉴别。

    (3)血红蛋白H病:这是α地中海贫血的中间型,由于红细胞中α链的合成不足,过剩的珠蛋白β链自行聚合而成为四聚体(β4),即HbH,HbH是一种不稳定的血红蛋白,在β链上的巯基易被氧化而生成游离的β链,游离的β链沉淀聚积形成H包涵体,附于红细胞膜上,使红细胞膜受损,易被脾破坏而导致慢性溶血性贫血。
, 百拇医药
    【临床表现】

    患儿出生时无明显的症状,但其血液中含有25%HbBart's和少量HbH,随着年龄的增长,HbBart's逐渐为HbH所取代,约于一周岁左右逐渐出现贫血,疲乏无力,肝脾肿大,轻度黄疸,年龄较大患者可出现类似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特殊面容。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或服用氧化性药物、抗疟药物可引起红细胞内HbH沉淀而诱发急性溶血,而致加重贫血。

    【实验检查】

    贫血程度轻重不一,网织红细胞增多,外周血涂片偶有幼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等、浅染、异形,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红细胞寿命缩短。HbH包涵体和Heinz's小体生成试验阳性。

    异丙醇试验和热变性试验阳性。

    骨髓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
, http://www.100md.com
    血红蛋白电泳可见HbH,其含量为5%~30%,还可有少量HbBart's。在碱性电泳中,HbH和HbA均向阳极泳动,且HbH的泳速大于HbA,在酸性电泳中只有HbH是向阳极泳动,其他Hb均向阴极泳动,据此可对HbH作出鉴定。

    此外现已开展的珠蛋白链体外合成速率测定是确诊HbH的有效方法。应用DNA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技术可在分子水平上对本病进行诊断。

    【诊断说明】

    根据临床表现和电泳分离出HbH即可确诊。本病须与β地中海贫血、红细胞G-6-PD缺陷症、病毒性肝炎和缺铁性贫血鉴别,一般根据以上各疾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不难作出鉴别。

    【治疗说明】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如贫血极轻,一般不须治疗,但应注意营养和防治感染,避免服用氧化性药物。贫血较重或急性溶血发作时,应及时输血,重度及中度贫血而无黄疸者可进行切脾,切脾后可使Hb回升,贫血较重和慢性溶血性黄疸型者切脾的效果较差或无效,其原因尚未完全明了。
, 百拇医药
    本病的病情大多较为严重,切脾的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近年来在我国开展了利用基因分析技术对本病高危胎儿进行产前诊断,以避免患儿的出生,这是预防本病发生的一种有效方法。

    【概述】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α1antitrypsin deficiency)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以婴儿期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进行性肝功能损害和青年期后出现肺气肿为主要临床表现。常有家族发病史。

    【α1-抗胰蛋白酶的性质和作用】

    α1-抗胰蛋白酶(α1-AT)是一种多肽糖蛋白,在肝细胞中合成、分泌并释放至血清中。维持血清正常水平。其正常血清浓度为15~25g/L。新生儿偏高为27g/L。它是血清α1球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α1球蛋白的90%。此酶属于蛋白酶抑制系统(Protease inhibitorsystem,Pi系统)。它能抑制胰蛋白酶(Trypsin),纤维蛋白溶酶(Plasmin)、凝血酶(Thrombin)、糜蛋白酶(Chymotnypsin)、嗜中性白细胞弹性硬蛋白酶(Neatophilelastase)以及细菌死亡后所释放出的蛋白溶解酶等。在炎症、组织坏死或损伤时,血清浓度可代偿增高2~4倍,用以清除过多的由各类细胞和细菌所释放的蛋白溶解酶,以保护正常细胞不受此类蛋白溶解酶的损害。
, 百拇医药
    目前了解Pi系统至少有33个等位基因,用电泳分析,依泳动速度用字母表示,最快的为F,最慢的为Z,较慢的为S,中间的为M。M是最常见的基因,正常人群中以PiMM型最多见,在美国大约95%的人是PiMM型。其血清α1-AT含量基本正常为15~25g/L。PiZZ型最少见,其血清α1-AT严重缺乏,仅为正常值的10~15%,血清α1-AT明显缺乏是由于分子的C端第53位点上的赖氨酸被谷氨酸置换后,影响α1-AT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清中。PiZZ纯合子在婴儿期即可出现梗阻性黄疸。杂合子PiMZ、PiFZ、PiMS等型的血清α1-AT可低至正常的40%以下,虽可出现肝硬变,但发病晚、发病率很低。

    【发病机制】

    α1-AT减少程度与肝和肺部疾患发病情况的关系尚不十分明了。从患儿的肝组织活检中可见早期出现肝细胞坏死,门脉周围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浸润,胆小管和结缔组织增加。晚期则有严重的纤维化和肝硬变。特征性的改变是无论临床出现肝病征象与否,肝活检用PAS染色时,在肝细胞内都可见到耐淀粉酶的嗜酸颗粒和玻璃样变物质,尤以门脉周围最明显。电子显微镜检查发现这些颗粒位于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上,现经多方面检查证实它是与α1-AT相似的糖蛋白,在化学组成上与正常α1-AT的区别是缺乏唾液酸基和糖基。关于肝细胞内堆积的α1-AT颗粒与肝病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因为即使没有病态的α1-AT缺乏者的肝细胞中也可见到此种颗粒。肝病的发生似乎与组织中的α1-AT缺乏有直接关系,很多作者认为α1-AT缺乏时,蛋白质分解破坏作用增强,肝细胞内的α1-AT不能释放至血液中,因此无力拮抗内源或外源性的蛋白溶解酶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从而出现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后者又增加巨噬细胞的活力,更使蛋白溶解酶的释放量增加,进一步损害肝细胞。
, http://www.100md.com
    目前认为α1-AT缺乏发生肺部疾患有两个因素:①血清α1-AT缺乏,②与接触吸烟者有一定关系。PiZ纯合子型患肺气肿者比PiM纯合子型高20倍。PiMZ杂合子型发生肺气肿的机遇低于PiM纯合子型。血清α1-AT有一个临界水平,正常为35%相当于7~8g/L,低于临界水平可能发生肺气肿,而高于此水平者能通过肺泡结构保护他们不被损害,则可不发生肺气肿。血清α1-AT水平ZZ为10~15%、SZ为30~35%、SS为50~60%、MZ为60%、MS为80%。吸烟者患有肺部疾患,其α1-AT水平则低于正常。正常成人下呼吸道α1-AT能抑制嗜中性弹性硬蛋白酶。而患有α1-AT缺乏症的肺气肿病人由于血清α1-AT缺乏,破坏了整个肺泡结构(上皮Ⅰ和Ⅱ型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结缔组织),主要破坏结缔组织基质。在这些患者的肺泡结构中发现有游离的嗜中性弹性硬蛋白酶的同时,也有极少量α1-AT存在,逐渐消化了肺的正常蛋白组织而造成弥漫性肺气肿。此即弹性硬蛋白酶-抗弹性硬蛋白酶的理论。

    【临床表现】
, http://www.100md.com
    PiZZ核型的患儿常可在出生一周发生非外科胆汁郁积型肝炎。在新生儿肝炎中PiZZ大约占20%。患儿食欲不振,有时恶心呕吐、嗜睡、易激惹。出现黄疸和肝脾肿大。尿色深黄,大便呈白陶土色。黄疸可持续数月后渐消退,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胆固醇等可持续增高。血清结合胆红素升高可出现在转氨酶升高之前。此类患儿初生体重多低于正常,但非早产。临床所见很象急性病毒性肝炎或胆道闭锁。此后可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少数患儿病情持续进展,在数年内逐渐出现肝硬变的症状,可在6岁前由于肝功能衰竭或并发败血症而死亡;②多数病人临床缓解和进展互相交替出现,至青春期后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变;③有些病人,多为PiMZ或PiMS型杂合子,到成人期虽有肝组织不同程度的纤维化,但不出现肝硬变的明显症状。

    肺气肿可于青春期出现,但多发生于30~40岁的成人。PiZZ纯合子发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可达70%~80%。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咳喘、弥漫性肺气肿及桶状胸。叩诊为过清音。重者出现杵状指趾,生长发育障碍等。
, http://www.100md.com
    有些研究指出,在成人患有风湿热样动脉炎和青少年慢性多发性动脉炎的病人PiZ等位基因的频率增加。很多凝血异常伴有α1-AT缺乏,包括血小板功能不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婴儿凝血系统障碍。可表现关节症状和出血倾向。

    【实验检查】

    血清α1-AT减少到10g/L以下多为PiZZ型,PiMZ型多在10~20g/L之间。肝硬变期BSP排泄减少。血相显示脾功能亢进现象。肝活检PAS染色,可见肝细胞内耐淀粉酶的嗜酸性小颗粒。

    X线检查:可见两肺气肿和膈肌下降。食道钡餐可见食管静脉曲张。

    【诊断说明】

    家族中有早期发生肝与肺部疾患的病史;血清α1-AT<20g/L;根据酸性淀粉凝胶电泳为PiZZ核型;肝活检发现肝细胞内糖蛋白小颗粒和肝硬化等改变。
, http://www.100md.com
    应排除巨细胞性包涵体病及肝炎、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以及各种先天性代谢病如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症、肝糖原累积症和肝豆状核变性等。如有呼吸道症状还应与免疫缺陷病、胰腺囊性纤维变、食管畸形及食道裂孔疝等鉴别。

    【治疗说明】

    对新生儿胆汁郁积症可口服苯巴比妥3~5mg/kg·d和消胆胺脂(cholestyramine)4~8g/d。同时应补充脂溶性维生素D和K。饮食中加中链甘油三酸脂和水溶性维生素。当出现肺部感染时,应及时采用抗生素。对于α1-AT低的小儿即使无肺部症状,也应注意尽量不接触纸烟、尘埃和污染的空气。治愈的希望寄托在肝移植术。

    药物炔羟雄烯唑Danazol(α,3 isoxa-zol-17α-ethinyl testosterone)为垂体前叶抑制药,服用后可使PiZ患者血清α1-AT水平增高大约40%,并维持这个水平。长期治疗较安全。

    直接替代治疗:目的是增加血清和肺的α1-AT水平。每周使用α1-AT4g,①可使下呼吸道的弹性硬蛋白酶 -抗弹性硬蛋白酶达到平衡;②使血清α1-AT水平维持超过临界水平;③肺内α1-AT水平增加至正常的60%。

    预后较差。约30~50%的病人死于进行性肝脏损害或肝硬变,肝功能衰竭多发生于肝硬变5~15年以后。近年来亦有报道PiZZ型病人于新生儿期出现肝炎症状后,临床和化验检查完全恢复正常,仅肝活检有轻度或中度肝硬变的病理改变。血清α1-AT降低的人,都可能发生肺气肿。但杂合子PiMS和PiMZ型的患者,都能避免吸烟,尘埃等环境因素,即使肺部已出现肺气肿的病理改变,亦可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极轻,存活年龄与正常人一样。,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