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速递 > 医药快讯
编号:10309744
中外医药快讯(2003.11.03)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1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40期
     韩国开发出新型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

    据海外媒体报道,由韩国SK公司独立开发的新型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YKP1358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临床试验许可。

    SK公司日前表示,“由于治疗效果高于现有的治疗药物,且副作用降到了最低限度,YKP1358得到了FDA的临床试验许可,因此,我公司计划通过美国当地的研究所SK生物制药在美国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此次新药开发的主角是SK新药研究所。此外,该研究所还成功开发出了新型忧郁症治疗药物(YKP10A)和新型肝症疾病治疗药物(YKP-509),均获得了FDA的临床试验许可。由于药品的商品化需要巨额投资,而且也无法保障100%获得成功,所以这2种新型药物在中间阶段就分别以4900万美元和3900万美元出售给了美国强生制药公司。

    非典后板蓝根等中成药受到欧美国家关注
, http://www.100md.com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邀请我国板蓝根的“生产大户”广药集团白云山中药厂赴华盛顿参加FDA主办的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专项研讨会。此举表明非典后板蓝根等中成药开始受到欧美国家的关注。

    从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前不久,美国FDA向他们发出邀请,共同举办中药现代化技术研讨会。日前,“中药与植物药质量控制研讨会”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的焦点问题是怎样利用指纹图谱技术控制中成药的产品质量,因为目前指纹图谱技术是与国际接轨的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白云山中药厂作为全国首家将指纹图谱技术应用到板蓝根质量控制中的药品生产厂家,应邀代表国内中药企业参加了此次研讨会。鉴于该厂在板蓝根指纹图谱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以及作为全国首家应用技术控制产品质量所取得的成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该厂进行2005年版的板蓝根等6个品种的药典标准编写工作,这意味着白云山中药厂板蓝根生产标准将作为国内的行业生产标准。

    业界人士认为,白云山板蓝根有望获得美国FDA的“国际护照”,从而使中国中药国际化得到长足进展。
, 百拇医药
    中年酗酒者易患老年痴呆症

    芬兰图尔库大学31日公布的一项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在中年时酗酒会影响其老年时的记忆力,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经过对近600名65岁以上老年人的跟踪调查,中年时期过度饮酒者到老年时,其记忆力和理解力等功能减退的可能性是不喝酒者的4倍。此外,每次喝酒超过1瓶以上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老年痴呆症现已成为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比率为4%,这一比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很大的负担。(赵长春)

    日商相继开发出阻断癌细胞繁殖的新药

    据海外媒体报道,日本卫材制药公司、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利用阻断患部与其邻近血管,断绝癌细胞繁殖所需养分的方式,相继开发治疗癌症新药,并计划2004年开始进行临床试验,预计2~3年后上市。
, http://www.100md.com
    由于该类新药的副作用较小,除可单独使用外,还可与直接攻击癌细胞的现有药品并用,预计效果良好。

    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是利用免疫原理,注射阻绝患部邻近血管再生的蛋白质,使体内免疫系统自行发挥作用,对大肠癌等消化系癌症尤具疗效。卫材制药公司则以防止血管内侧细胞增殖的方式,缩小患部组织。

    据悉,全球各大制药厂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就致力开发阻绝癌细胞生长的药品,但因副作用问题,各公司对临床试验均表现出保守态度。

    台湾发现2种抗非典药物

    台湾两家医疗研究机构30日宣布,在实验室验证后发现:2种以往常用的药物,抗绦虫寄生药物“耐克螺”及三环抗忧郁剂“丙嗪”,可以彻底抑制冠状病毒的复制,在体外实验中1天内就可将SARS病毒杀死。
, 百拇医药
    台湾“卫生研究院”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组主任赵宇生表示,从老药里发现新用途,直接省去了研发新药所需的5~7年时间,且这2种药物都较为便宜,可以自行生产或进口。

    据了解,台湾的科研人员长期研究猪的冠状病毒,猪的冠状病毒和人类非典病毒非常类似,但不会传染给人。研究人员用猪的冠状病毒测试了700种现有药物,发现其中40种有反应,再将这40种药物用于人类的非典病毒做测试,最后找到三环抗忧郁剂和抗绦虫药。

    赵宇生介绍说,“丙嗪”若加以化学修饰,开发为抗非典新药,会是效果最好的对抗非典病毒的新药物。另外一种抗寄生虫药物“耐克螺”则能有效抑制非典冠状病毒的核糖核酸复制,这也是目前所筛选的临床用药中,对非典病毒活性最强的药物。

    另据了解,台湾科研人员日前还成功地从动物身上找到可以治疗非典的抗病毒血清,这将有助于非典疫苗的研发。 (张 勇)
, http://www.100md.com
    美研制成致命鼠痘病毒引发争议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开发出一种新型鼠痘病毒,能杀死所有接种了普通鼠痘疫苗的老鼠。这一成果公布后在美国引发了有关生物技术研究与反恐之间关系的新争议。

    据《华盛顿邮报》1日报道,圣路易斯大学布勒领导的小组在研究中为鼠痘病毒额外添加了一个基因,由此获得的新型病毒杀伤力远远大于普通鼠痘病毒。常规疫苗对它几乎不起作用。

    早在2001年,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曾偶然发现,如果在普通鼠痘病毒中加入天然免疫抑制剂“IL-4”的基因,感染了这种病毒的老鼠的免疫系统功能会遭到削弱。即使接种疫苗,死亡率也将达到60%。

    布勒等对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的病毒进行了优化。他们将“IL-4”基因插入到鼠痘病毒基因组一个相对不太重要的区域上,而不是添加到中心部位,结果进一步提高了病毒的毒性。接种了疫苗的老鼠感染这种新型病毒后死亡率基本上是100%。
, http://www.100md.com
    鼠痘病毒不会传染给人,但它与天花病毒是近亲。一些科学家因此担心,布勒等人的技术有可能会给恐怖分子以灵感,被用于制造更加致命、能杀死疫苗接种者的新型天花病毒。反对者说,此类研究风险很高,根本没有必要进行,即使开展研究也应该保密,最好不要公开。

    布勒不仅在日内瓦举行的一个生物安全学术会议上公布了研究结果,还打算在同行评议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研究论文。他同时透露,已经利用“IL-4”基因对牛痘病毒完成了类似的基因工程改造。

    布勒说,自己研究的重点不是为了制造什么可怕的病毒,而是想探讨一旦出现类似病毒该如何对其进行防御。布勒等人经初步研究发现,抗病毒药物西多福韦和疫苗相结合,对新型鼠痘病毒感染可起到部分疗效。将西多福韦和另一种单克隆抗体药物混合使用,则能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据悉,布勒等人的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的资助。(毛 磊)

    非典疫苗今冬无法面市

    《信息时报》消息,钟南山院士日前指出,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研究非典疫苗,其中深圳正在研制的特异性免疫性球蛋白、荷兰研制的恒河猴接种病毒都已进入试用阶段,但用于人体尚需时日。他说,非典主动免疫的疫苗根本无法在今年冬天研制出来,在未来两三年内研制出来已经是很不错的了。目前更为现实的做法是从现在起就做好被动免疫的储备。, http://www.100md.com(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