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生活方式 > 节假日
编号:10313096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别关注”春节回顾版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30日 《健康时报》 2003.01.30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别关注”春节回顾版//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别关注”春节回顾版//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别关注”春节回顾版//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别关注”春节回顾版//

     爱幼篇———科学哺育正确教育

    107期2002.01.24第23版十佳少年怒烧荣誉证书事件:湖南省某市一少年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一连串的荣誉,但有一天,他突然点一把大火烧掉了所有的荣誉证书……

    评说:十佳少年的母亲反思:大人应该理解孩子,因为我们是大人;孩子不能理解大人,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孩子不仅是我们的孩子,更是有独立意识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逐渐走向独立的人。

    112期2002.03.07第3版健全人格从胎儿抓起事件:大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位名牌大学的高材生犯下连幼儿园小朋友都明白的低级错误,人们在震惊之余,也开始进行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怎么了?今天的人才培养是否出现了重智商轻情商的偏颇?

    评说:我国著名精神卫生专家陈学诗教授说:儿童时代是人格形成的黄金时期,健全人格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
, 百拇医药
    123期2002.05.30第3版有多少家庭在害孩子事件:家长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孩子行动方式,这种监护行为,会让孩子对外部世界产生恐惧感,总觉得危机四伏,对事物丢失了本能的好奇心,对探索和创新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性格懦弱,甚至怀疑自己。孩子将来不能独闯世界,评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秀茹教授说:人类应该从狐狸的成长中受到启发,狐狸“家长”会将小狐狸推出“家门”,以便让其适应“社会”,这种爱是坚强的爱,而不是软弱的爱。

    129期2002.07.11第3版小大人看病到儿科事件:在北京儿童医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十六七岁的孩子还在这里就诊,不少人就有点不明白,这些孩子都长得老高了,怎么还在儿童医院看病?其实,这样做不仅仅是遵循国际惯例,更重要的是我们长久以来把14到18的孩子当作“小大人”而让他们去成人的科室就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评说: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美和说:从人体正常发育来看,18周岁以后才真正成人。而14岁到18岁的儿童,很多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在心理上也没有成熟。如果让这些孩子到成人医院就医,并依照成人标准进行治疗,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处于青春期这一心理和生理特殊时期的孩子更应该到儿童医院里开设的青春期门诊就医。
, 百拇医药
    关爱篇———弱势群体需要呵护

    115期2002.03.28第3版谁来救助“肝病村“事件:山西省朔州市小平易乡西赵家口村的肝病患者共有31人,这只不过是全村21户人家57人检查的结果,如果全村86户的394口人都查一下的话,恐怕结果会更不乐观。

    评说:赵家口村村民赵伟仁说:村里原先有两股水源:村前的那一股,自打煤窑多起来后,渐渐地干涸了;村后的那一股是从一个铁管里流出来的,似乎是自来水,其实只要溯流而上,就能看到这股水也是地表水,村民们常在上游洗衣服、饮牲口……村子的前面是一个大水库,附近村子的生活污水还有上游煤矿的污水都排放到那里面,也没人敢喝。

    121期2002.05.16第3版谁来救助首例病人事件:生病是不幸的。如果所患的病在国内是第一例,甚至在全世界也是第一例,那可就惨了。这样的病人及其家庭往往要遭受更大的不幸:他要辗转于好多医院和专家之间,尝试各种没有先例的治疗,遭遇不可预见的痛苦……成功拯救一位首例病人,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第一手资料,为将来同类患者的治疗积累宝贵经验,这样实际上是拯救了将来可能患此疾病的更多的人。
, http://www.100md.com
    评说: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石光说:建立首例病人研究治疗基金是解决此类病人问题最有效的办法。首先,需要媒体和医务界就疾病首诊的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呼吁全社会的重视,尽快建立我国疾病首例科研资助制度。第二,对患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造成的放弃治疗的问题,需要将建立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机制等因素统筹考虑、综合解决。

    128期2002.07.04第3版乙肝病毒携带者说“不”事件:张先生在今年广州市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综合成绩在其报考的职位中名列前茅,却因体检查出是“小三阳”而被拒录。录取单位称:他们是按广东省国家公务员录取标准办事。

    评说:解放军302医院感染三科张鸿飞主任医师说:乙肝病毒携带者与同事、同学之间一般性的接触不会有什么问题,乙肝不会通过谈话、坐车、接触书本而传播。如果接触者已经打过乙肝疫苗,体内产生了表面抗体,他怎么和带毒者接触也不会被感染。

    医患篇———理解万岁沟通无限
, 百拇医药
    110期2002.02.21第3版我们的病房像个家事件:北京同仁医院耳科215病房的患者制订出了文明公约:“遵守院规、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尊老爱幼、互献爱心、体会交流、稳定心态、相信科学、尊敬医护、早日康复、文明公约、接力相传。”

    评说:北京同仁医院苏运芝护士说:医生和护士在和病人相处中表现出的快乐,可以说是给病人的一剂良药。一个病人心情好了,会传染给其他病人。心情好了,病就好得快了。

    120期2002.05.09第3版没有赢家的对立事件:1999年12月4日,郑州市民陈荣友之子陈一鸣因肚子疼,到郑州市儿童医院求医。

    当日下午实施阑尾切除手术。术后陈一鸣成为植物人,24天后死亡。医院为患儿开出7米长账单,医疗总费用15.8万。2001年7月25日,高尚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病区内索要其父的核磁共振片、X光片时,因声音较大,神经外科副主任王任直从病房出来制止。高尚抄起一个玻璃镜框砸向王任直,导致王任直左前臂损伤。
, 百拇医药
    评说:美国DUKE大学医疗风险管理主任说:病人之所以提出各种各样的投诉,说明他们对所接受的医疗服务不满意。可见,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为诊断所必需,也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医患之间的沟通带有专业性,因此,院方应该起主导作用。

    比较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25期2002.06.13第3版

    中西方医院:四大角度看差异事件:北京国际救援中心的副总监和静彬先生,具有横跨中西医疗机构的经历,熟悉中西方医院的运作模式、行医规范,了解两方医生的行医习惯、用药习惯、中西方患者的就医习惯,他从这些角度对中西方医院进行了比较。

    评说:和静彬先生说:中国医生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医疗经验,但是他们并不符合外国医院的要求,因此要对他们进行3个月的培训,最主要的是使他们了解西方人的行医习惯、就医习惯,西方人和东方人的文化差异,一句话——就是服务观念的培训。
, http://www.100md.com
    145期2002.11.07第3版我在美国当护士事件:替美国多家医疗机构招聘注册护士的普利斯集团公司,开出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年薪,在中国招聘英语良好的在职护士去美国工作。被一些人看作苦、累、脏、烦的护士,竟然会有那么高的收入?

    评说: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吴瑛女士说:在美国,当护士不仅因为这份职业的收入高,更多的人是出于热爱。

    生活篇———衣食住行健康指导

    122期2002.05.23第3版科学吃韭菜事件:有人说,韭菜是现在蔬菜中农药残留最严重的,几乎成了“毒菜”。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样多和韭菜有关的食品:韭菜包子、韭菜饺子、韭菜馅饼、韭菜锅贴,那么,韭菜真的有毒吗?

    评说: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所副所长王素琴说:吃韭菜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学会“察言观色”挑韭菜:一看颜色,别挑看起来特别油绿的;二看个头,别选特别粗壮的;三看叶子,别要特别厚实的。第二,尽量少买少吃,减少受农药侵害的可能性。第三,目前使用的农药都是有机磷类的,是溶于水的,买回韭菜后多用水冲冲,就会减少农药的残留。

    136期2002.08.29第3版西藏灵菇是啥东西?事件:在天津晨练的老年人中传递着一种叫做“西藏灵菇”的保健食品,据说可以治疗胃病、失眠、肾病、血压高等多种疾病。但是治疗原理何在?不是很清楚。

    评说:吉林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刘景圣院长说:很多长期喝“西藏灵菇”的人,感觉并没有那么神奇。尽管“西藏灵菇”可作为民间的保健食品,但是对于它的保健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深入研究。,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