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访谈
编号:10314270
享受治病的快乐———访著名中医赵美玲(杏林人物)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17日 《健康时报》 2003.04.17
享受治病的快乐———访著名中医赵美玲(杏林人物)//

     本报记者 罗辉

    赵美玲,1940年生,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军队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新型给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新西兰天然药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重点研究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对冠心病、缺血性血管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的治疗有独到疗效。

    出诊时间及地点:周四上午在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

    在我采访过的一些名老中医中,他们如今的功成名就大都和年轻时的远大抱负及发奋图强密不可分,赵美玲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赵教授虽然有着特殊的身份,但平易近人中却没有一点儿“架子”。这也许就是这位名医赢得患者敬重的主要原因。

    赵教授在长达39年的临床生涯中,主要从事中医老年病的治疗。赵教授治病,讲究一个“细”字。细心的她通过每天对前10名就诊患者的调研发现:易患疲劳综合征的人群多集中在40~45岁之间,在这类患病群体中,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种种压力,致使有严重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又高达80%,由于西医难以检查出器质性病变,病人也不能正确认识到这是一种“病”,只得任其发展,而中医对神经的调节却显示了突出的优势。要解决这类病人的痛苦,赵教授认为并非是开一个方子就可以简单了事的,她的治疗方案是:在重视体质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结果表明,她的这一效验方案既换得了病人的信任,更收到了显著疗效。在老年痴呆症的治疗中,赵教授重点研究血管性痴呆,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赵教授在临床中研制出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效验方为帕金森患者群带来了福音。目前我国55岁以上老人中,约有130万患有帕金森病,发病时,患者会出现全身震颤、肢体僵硬、运动迟缓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症状,目前尚无根治办法,靠手术治疗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赵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论证后研制出的中药卓有成效地控制了发病症状。早在1998年,赵教授受邀前去澳大利亚进行学术交流,这让当时急需寻求另一种治疗方法的帕金森协会患者群如获至宝。为了方便他们服药,赵教授又将该药转配为中成药丸,病情得到控制的人们亲切地将这种药丸称作“巧克力”,并争先恐后与这位神奇的女中医亲切拥抱、拍照留念。

    如今63岁的赵教授除了看病,就是终日伏案,笔耕不辍。她说,自己老了,要抢时间把有价值的学术留于后人。赵教授虚怀若谷的医德和奉献精神也感染了周围的人,当她耗费10余年心血编著了《脉象与脉图》一书后,一家出版社慷慨解囊,表示在赔钱的情况下也要成全她的愿望。

    心地宽,待人宽。这就是赵教授受益一生的保健“招数”。赵教授尤其喜欢一看起病来就忘我的境地,享受着这种治病的快乐,正是她看上去温文尔雅、亲近平和的魅力所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