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468461
骨伤科疾病(2004.09.16)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13期
     新伤药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高于消炎止痛膏

    软组织损伤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皮肤下骨骼之外的肌肉、韧带、筋膜、滑膜、脂肪、关节囊等组织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损伤。软组织受到外来或内在的不同致伤因素的作用,造成损伤及生理功能紊乱,都称之为软组织损伤。《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6卷第7期报道了武汉体育学院医院王凤英医生临床采用新伤药与消炎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王凤英医生介绍说,自1995年~2003年,该院共收治了1471例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患者。诊断标准:有明显的外伤和扭伤病史。疼痛:局部软组织受到损伤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损伤范围越大,程度越深,疼痛越重。肿胀:肿痛的程度取决于出血、浆液渗出的多少。瘀血:局部血管破裂后可致局部瘀血。功能障碍、自我保护性反应可使肢体活动受到限制。其中男性943例,女性528例;年龄最大者61岁,最小者13岁,平均年龄31.7岁;损伤部位:颈部212例、肩部205例、肘部126例、腕部78例、腰背部310例、臀髋部175例、膝部68例、足踝部5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3例采用新伤药治疗,对照组748例采用消炎止痛膏治疗。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新伤药,药物组成:红花、血通、羌活各9g,黄柏30g等组成,共研细末,用蜂蜜和水调敷。根据患处大小适量调合后涂在胶纸上,再贴敷于患处,用绷带包扎。每天换药1次,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消炎止痛膏,药物组成:独活、芒硝、天南星、冰片、水杨酸甲脂等组成,制成膏药贴于患处。每天换药1次,2周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治愈:用药后24小时内疼痛、肿胀减轻,3天内局部瘀血开始吸收,功能障碍明显改善,1周内疼痛、肿胀基本消失,2周内功能基本恢复。有效:治疗一个疗程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者。

    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723例中,治愈624例,有效45例,无效54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748例中,治愈443例,有效0例,无效305例,总有效率为59.2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王凤英医生指出:中医学认为,软组织损伤多属气血失调或运行逆乱,致病因素多为外伤,具有气滞、血瘀的病理特性,治以活血化瘀为法。软组织损伤后组织受到破坏,生理功能紊乱,受伤部位充血水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血浆和白细胞渗透,造成血流受阻,组织肿胀、受压,血管痉挛,栓塞,故而引起局部缺血、缺氧。新伤药主要作用是活血通脉,祛瘀止痛,外敷于患处,药物可直接渗透于组织中,可迅速解除血管痉挛,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的状况,达到治疗的目的。消炎止痛膏偏重于祛风止痛,治疗软组织损伤效果不如活血化瘀药物疗效好。两组治疗结果证实,新伤药疗效明显高于消炎止痛膏。
, 百拇医药
    五两汤配合麻沸膏治疗痹证疗效好

    《中医杂志》2004年第7期报道了河南省石油勘探局涧河社区服务中心医院黄建庄医生临床采用五两汤配合麻沸膏治疗痹证,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黄建庄医生共收治了280例患者,其中男性186例,女性94例;年龄14~70岁,其中20~40岁者236例;病程15天~21年;病变限于上肢者38例,病变在下肢者163例,腰椎关节疼痛者45例,其余34例为全身多发性关节痛。

    治疗方法:(一)五两汤处方:生麻黄30g,生地黄30g,生白术30g,当归30g,鸡血藤30g,水煎服,每日1剂(此为成人量,初沸时去上沫)。辨证加减:(1)风寒湿痹:风胜者,骨节疼痛游走不定,伴有恶风畏寒,加防风、威灵仙、秦艽;寒胜者,疼痛部位较固定,痛甚而拘引,遇寒加重,得温则痛减,加制川乌、制草乌、细辛;湿胜者,以下肢肌肉骨节酸痛重着为主,甚则关节肿胀,加土茯苓、生薏苡仁、独活、防己。(2)风湿热痹:本证为感受风湿热之邪,风湿与热相搏,痹阻于经脉关节,引起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近,多呈游走性,甚则痛处屈伸不利,活动障碍。治以祛风化湿、清热通络为法。方用五两汤加豨签草、金银花、连翘等。(3)痰瘀痹阻:治宜化痰祛瘀、搜风通络,方用五两汤加穿山甲、全蝎、白芥子、姜黄等。若兼肝肾亏虚,加杜仲、怀牛膝、川续断、制附子等。(二)麻沸膏处方:(1)A方:生马钱子60g,生川乌、生草乌各50g,土鳖虫50g,蛴螬30g,重楼50g,生白芥子30g,三七粉30g,生乳香、生没药各45g,生延胡索45g,血竭30g,肉桂30g,生天南星50g,生半夏50g,甘遂30g,洋金花50g,细辛45g,炮穿山甲45g,蜈蚣30g,冰片20g,樟脑45g,麝香3g。上列诸药各取细粉过10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2)B方:乌梢蛇60g,威灵仙90g,麻黄60g,桂枝90g,鸡血藤90g,生桃仁45g,红花45g,当归45g,川芎50g,姜黄50g,生地黄50g,羌活40g,独活40g,秦艽45g,防风30g,地龙45g,透骨草60g,三棱60g,莪术60g,丹参50g,罂粟壳40g,牛膝50g,木瓜45g,伸筋草50g,鹿衔草50g,海风藤60g,寻骨风60g,干姜120g,骨碎补60g,苦参50g,白鲜皮50g。B方水煎2次,每次1小时以上,用100目筛过滤,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自制的黑膏药基质3200g,以文火熔化后离火,冷却到约70℃时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70℃左右时入A方细粉,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将做好的膏药袋装密封置阴凉处保存。用小火烘烤药面至绵软程度,贴于患处,5~10天换药1次。
, 百拇医药
    疗效标准:痊愈:肢体关节肿痛、酸楚、重着、麻木等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肢体关节肿痛、酸楚、重着、麻木等主要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活动已有恢复,但不完全。有效:痹证主要症状减轻,仍有复发,或主要症状减轻,肢体关节功能活动改变不大。无效:痹证主要症状无明显减轻,肢体关节功能活动无改变。本组痹证280例,按照辨证分类治疗观察,在治疗中,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未见效者,视为无效,改为其它方法治疗。

    治疗结果显示:280例患者中,痊愈116例,显效108例,有效5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57%。

    黄建庄医生指出:五两汤君药麻黄,性味辛温微苦,入肺与膀胱经,功能发汗、平喘、利尿、走而不守。临床观察证实:麻黄宣通之力较强,可直达肌表和四肢末端,具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四周循环的作用。本方主要取麻黄的宣通作用。麻黄升散发汗力较强,多用一方面恐伤真阴,故配生地黄以益阴,且生地黄有良好的抗风湿作用;另一方面配生白术以固表,并能除湿。这样使麻黄之功内不得利,外不得汗而专于宣通。更得当归、鸡血藤活血通络之品,顺行脉络、通达上下、宣通内外,逢瘀则破,遇闭则开,使气血流畅,痹阻自除。方中生麻黄内服常用量为30g而不发汗,是因为用等量生地黄、生白术为佐之故。若遇较重的寒湿性腰痛或顽固性痹症,麻黄用量可加大到60g,但生地黄、生白术二味用量也必须等量加大。因麻黄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和正性心力作用,故对严重的阴虚阳亢之高血压、失眠等患者以及有严重心、肝、肾机能不全者应禁用。
, 百拇医药
    中药熏洗治疗外伤性肘关节僵硬安全有效

    肘关节外伤后常并发关节僵硬。为了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人民医院自1995年~2003年共收治了72例该病患者,采用分组治疗,取得了不同效果。该院的方楚权医师等在《新中医》2004年第36卷第6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将72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伸筋洗剂,其方由伸筋藤、透骨草、大黄、三棱、莪术、防风、白芷、威灵仙、木瓜所组成。用该方煎水熏洗,每天2次,每次30分钟。熏洗后要求患者主动功能锻炼30分钟,锻炼力度以关节轻度酸痛为限。对照组用舒筋活络膏外敷,24小时更换1次,要求患者每天2次主动功能锻炼,每次锻炼30分钟,锻炼力度以关节轻度酸痛为限。经治疗后,治疗组28例中,治愈22例,治愈率78.57%,好转5例,未愈1例。对照组44例中,治愈20例,治愈率45.45%,好转16例,未愈8例。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 http://www.100md.com
    在治疗外伤性肘关节僵硬的过程中,方楚权医师等体会到,治疗该病要根据损伤程度和病情选择最佳方法。纤维性强直或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较轻或受伤时间较短的患者,可考虑非手术治疗。骨性强直或严重受限的纤维性强直及受伤时间较长、非手术治疗不能达到目的者,应尽早考虑手术治疗。中药熏洗主要用于纤维性强直患者。伸筋洗剂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祛瘀散结、滑利关节的功效。对受伤部位进行熏洗,能开启汗孔,药力随热气透入,可使筋脉舒展,气血畅通,关节松散。方楚权医师等特别提醒,在进行熏洗时要注意防止烫伤。以上所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用中药伸筋洗剂熏洗的方法治疗外伤性肘关节僵硬,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方便、效果好等优点。

    壮筋活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好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已成为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骨性关节炎有其独特优势,1998年以来,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采用壮筋活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该院正骨研究所的曹向阳医师等在《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年第38卷第6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 百拇医药
    将283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2例和对照组131例。治疗组服用壮筋活血汤,其方由熟地黄、山药、牛膝、山萸肉、土鳖虫、红花等所组成。每次50ml,每日2次;对照组服用壮骨关节丸,每次6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所有病例均经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经治疗后,治疗组152例中,优87例,良54例,可9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8.68%,优良率为92.76%。对照组131例中,优44例,良56例,可21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92.36%,优良率为76.34%。经两组间统计分析,治疗组有效率、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膝骨性关节炎在中医学中归属于“骨痹”、“筋痹”范畴。中医认为,中老年人的骨骼、肌肉系统也有一个衰老、退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与肾、肝、脾三脏关系密切,在此过程中血瘀、痰阻为主要病理改变。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也应从肾、肝、脾三脏入手,配合活血化瘀药物应用,方能取得良效。目前,中医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很多,如补肾壮骨、养血柔肝、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等,但大都注重单一治则的应用,疗效多不显著。单一治疗易顾此失彼,如侧重补益,则腻滞脾胃,脾胃受损日久,脾虚失运,痰湿阻络,脉络不通,筋骨失养。据此曹向阳医师等认为,治疗骨性关节炎应该从整体观念出发,将其当作全身性疾病治疗,围绕肾、肝、脾三脏立法组方,以滋补肾阳为基础,温煦肢节、气化水湿,同时从“肝肾同源”、“肝主筋”理论出发滋补肝阴、柔筋利节。脾肾密切相关,脾阳得肾阳之助,能化湿通络,配合活血化瘀药物可祛瘀通脉,使气行得畅,疼痛缓解。以上所用壮筋活血汤中熟地黄、山药、山萸肉益气补血、滋养肝肾、强壮筋骨而固其本;红花、土鳖虫活血祛瘀、通络止痛而治其标;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利关节、引药下行。方中全药合用,可有效地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以上所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亦显示,中药壮筋活血汤对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百拇医药
    三痹汤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理想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以腰痛和腿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据悉,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的李宇明医师等为了观察三痹汤内服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采用三痹汤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新中医》2004年第36卷第6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药物治疗:全部病例均服用三痹汤,其方由续断、杜仲、防风、桂枝、细辛、人参、茯苓、当归、白芍、黄芪、牛膝、甘草、秦艽、生地黄、川芎、独活所组成。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在治疗中随证加减:以寒为主者加制附子、威灵仙,以热为主者加络石藤,以湿为主者加羌活。2.推拿手法:首先让患者俯卧(硬板床),用双手掌在腰背部反复按2~4遍,肌肉部分逐渐放松,再把臀以下的腿部后群肌肉以同样方法按压3~5遍,使机体处于一个无抗压的松弛状态,以脊柱的棘突为中线,用拇指或拳头纵向由上到下,从轻到重按压脊柱两侧,反复4~5遍较为适宜。再以棘突旁开2cm,沿腰肌用拇指向脊柱变方向按压2遍,若痛点明显,则点压阿是穴,以患者感到发热为度,依次再点压关元俞、大肠俞、环跳、承山、委中、阳陵泉,每穴点压30秒以内,用双手在腰背部轻轻推按捻揉各一遍,双手拇指对称着力按压气海俞、关元俞、大肠俞及双侧环跳30秒,静止5分钟后再用艾条灸气海俞、关元俞、大肠俞、承山、委中、阳陵泉、三阴交,均取患侧。以上治疗以15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疗程结束半年后对治愈及显效以上患者进行随访。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改变为经络阻痹不通,气血瘀滞,阴阳失衡。以上李宇明医师等所用的三痹汤方中诸药合用,共奏柔润熄风、通络止痛之功,祛邪扶正,标本兼顾,使血气足而邪气除,肝肾强而痹痛愈。推拿手法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是其重要的非手术疗法之一,其缓解与消除腰腿痛的作用与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营养障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以上所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三痹汤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远期疗效均较理想。,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