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0674
儿子打老子缘何故? 亲子冲突:家长是主导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29日 《健康时报》 2004.01.29
     “儿子打老子”这类家庭逆反暴力事件近年时有发生,据北京某报报道,仅宣武区一家咨询中心近期就接到过近百个家长反映被孩子殴打的电话。该报就此分析认为,此类事件多发生在家长为教师、高层领导等职业较为权威的家庭中,这些家长往往把自己的社会角色带入到家庭角色中,对孩子实行高压教育,引起了孩子的反抗。而与家长发生冲突的孩子的年龄则为14、15岁的少年,多数孩子打了家长之后都会表现出深深的悔意。

    少年期是一个从儿童向青年过度的时期,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多事之秋。从生理上看,这个时期是生长发育的一个高峰阶段,身体的发育给他们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情绪上容易兴奋和激动,也容易失望和消沉,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容易用激烈的行为发泄内心的压抑,加上学习压力、睡眠不足等,都可能成为过激行为的催化剂。而代沟则造成了两代人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和裂痕,缺少相互体谅和换位思考则又加深了代沟。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责备多、体谅少,既不注意和风细雨地引导和沟通,也不注意及时对他们的进步加以肯定,看到他们贪玩儿或无休止地迷恋电脑游戏等活动时容易火冒三丈,在亲子双方都不冷静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冲突。

    在这类亲子冲突中,笔者认为起主导作用的是家长,原因很简单,只因为家长是成人。作为家长,不能简单地以“我是为了他好”为由而不考虑少年的心理特点和自己的教育方法。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亲子暴力决非偶然发生,多为长期积累,一朝爆发。如果家长自己脾气急躁、争强好胜就更容易苛求子女,如果要求过于苛刻或进行打骂教育,子女在出现错误难以向父母交待的情况下,就可能离家出走或进行暴力反抗。另外,孩子们之间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有很大差异,家长不要将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盲目攀比,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予以肯定,使他们树立信心。即使孩子在学习或行为上出现错误,家长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粗暴指责,要等大人孩子情绪都平静下来后再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学会冷处理。, 百拇医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教授 张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