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信息
编号:10801891
循环系统药—概述(二)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20日 《临床用药须知》
     2.休克的药物治疗

    休克的病因较多,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将休克分为感染性、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创伤性或神经源性、过敏性等。不同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相似,大致可分为微血管(循环)痉挛期,微血管(循环)扩张期及微血管(循环)衰竭期。治疗休克时,病因治疗极为重要,如抗感染、止血、抗过敏等,否则休克的病情不会明显好转。针对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治疗应包括:①补充血容量,②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微血管痉挛期,应以扩血管治疗为主;微血管扩张期,应以缩血管药物为主),③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注意纠正代谢性酸中毒),④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必要时使用强心剂等。

    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高达80%以上,恢复缺血心肌的再灌注,是降低病死率的根本性方法,为此,在施行IABP支持疗法的基础上,行紧急冠脉搭桥手术、PTCA、或冠脉支架术,是降低死亡率的可靠方法。但上述疗法不易开展和普及,因此,提出溶栓疗法来解决再灌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是否可行溶栓疗法尚有不同意见。我们的看法是:在无其它方法恢复缺血心肌再灌注的情况下,应行溶栓疗法;因为,这种方法可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惟一方法。

    右室梗死可合并右心衰竭及低血压或休克,此时充分合理补液极为重要,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若血压不上升,可考虑加用多巴胺和/或多巴酚丁胺,禁用利尿剂或硝酸酯类等减低心脏前负荷的药物。

    对失水性病人进行治疗应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终止体液的继续丢失,其次要补充体液的丢失(即补液)。

    补液之前,至少要考虑三个问题:①补液量是多少;②液体中各种电解质的搭配如何;③如何同时纠正酸碱平衡失常。

    在考虑补充液体的量时,还要考虑三个问题:累计损失液的补充;②继续损失液的补充;③生理需要量的补充。

    在具体补液时,应遵循下列原则:①轻度失水又能口服或鼻饲,且能从消化道吸收者,一般首选胃肠道补液。②静脉补液应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③补液过程中应记录出入量,密切观察患者心脏情况及尿量变化,皮肤弹性改变,全身反应,神志变化等;同时定时测血压、脉搏、体温和呼吸等生命指标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④液体疗法只是纠正体液异常状态的一种方法,不能替代其它治疗,如病因治疗,营养支持疗法等。液体中加入其它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

    补液总量补液总量应包括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三个部分。

    1)补充累计损失液累计损失液是指患者开始补液之前丢失体液的总量,可根据病,隋变化和院外治疗情况综合判断脱水程度和性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16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