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饮食与膳方
编号:10961101
敷脐治盗汗小验方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11期
     方1

    五倍子1.5g,飞朱砂0.2g。

    主治:

    虚烦少寐,寐则盗汗,口燥咽干,骨蒸潮热,形体消瘦。

    制法: 将上2味药物共研细末,用水调成糊状。

    用法: 将药糊敷于脐部,每日换药1次。

    方2 何首乌、白矾等量。

    主治: 自汗或盗汗。

    制法:将上2味药物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将药末敷于脐上,外覆纱布,再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方3 五味子、五倍子各100g。

    主治: 盗汗,也可用于自汗。

    制法:将上2味药物共研细末,过筛,加入70%的酒精适量,调成稠糊状,装入瓶中密封,备用。

    用法:使用时将药糊制成如鸽蛋大小放在事先准备好的5~6cm大小见方的塑料薄膜或不透水的腊纸上(冬天可用热水袋烘温,不可用火烤,以防燃烧,微温后即可使用)。然后把药贴在肚脐正中,并以纱布覆于药膜上,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

    方4 伤湿止痛膏。

    主治:盗汗。每晚睡觉中出汗,醒后汗止,易染湿被子。伴有口渴,咽干,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

    用法:先将神阙穴及周围消毒晾干,然后取新拆封的伤湿止痛膏,将一面的伤湿止痛膏平贴在肚脐即可。每次贴3天,3次为1个疗程。

    方5 煅龙骨、煅牡蛎各等份。

    主治: 盗汗。睡时汗出,醒后汗止。

    制法: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混匀,装瓶密封备用。

    用法:

    取适量药末,用米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晚换药1次,连用1周。, http://www.100md.com(佳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