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中药药市 > 综合
编号:10966555
为实现中医药产业腾飞铺路架桥
http://www.100md.com 2006年4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20期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产业化分会成立

    4月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产业化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医药产学研高层论坛举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陈蔚文,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吕玉波,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兼省中医药局局长彭炜,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李连达以及来自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医药企业的代表120多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产业化分会的工作实施细则及第一个五年工作规划,确定了今后3年分会工作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并选举通过了分会第一届委员会,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任主任委员,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山东、黑龙江7所中医药高校主管科技工作的副校长任副主任委员。该分会将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姚新生、李连达和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等为学会顾问。

    于文明在讲话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医药科研产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按照今年初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提出“围绕一个目标,注重两个领域,突出三个重点,坚持四项原则”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于文明对该分会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分会的全体成员分析形势、抓住机遇,使中医药科研工作真正能够促进临床疗效、产业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扩大社会贡献率;二是希望分会明确在新时期中医药发展创新中的职责和任务;三是希望分会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创新好的推广机制及科研成果转化形式。他要求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共同努力,多方面、多形式探索,推动和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论坛上,来自白云山和记黄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代表,围绕中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及对策、中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模式及如何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中医药高校如何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百拇医药(廖伟群 许能贵 刘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