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61300
“一口闷”最伤中枢神经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27日 《健康时报》 2006.07.27
     “感情深,一口闷”,在觥筹交错中,当一杯杯顾及情面的烈酒被干下肚,殊不知在身体内,酒精正对神经元细胞展开一场无情的“屠杀”。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高浓度酒精能引起神经元细胞的应激反应,启动“自杀”程序,最终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尤其在神经细胞发育旺盛的胎儿期、婴幼儿期和青春期,酒精对其危害更加巨大,而且一旦造成损伤,目前尚无恢复手段。

    美国曾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青少年酗酒会对脑的学习记忆、协调功能造成影响;由于孕妇酗酒,每10000名初生婴儿中,约有19名罹患胎儿酒精综合征,患儿思维迟钝,智商低下,身材矮小。但酒精如何伤害中枢神经系统,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上海营养所骆嘉研究员的研究揭示,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细胞内的RAX蛋白会和抗病毒“卫士”——蛋白激酶PKR结合,从而激活PKR。

    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当病毒入侵细胞时,PKR才会被激活,阻断蛋白合成,启动细胞“自杀”程序,使受感染细胞与病毒玉石俱焚,以保障健康细胞不被连累。但当受酒精刺激的RAX蛋白激活了PKR时,这位受骗的“卫士”还是恪尽职守地命令细胞“自杀”。由于神经元细胞无法再生,于是一次次“自杀”累积起来的伤害,最终导致中枢神经受损。

    “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一定量时,PKR在几分钟内就会下令神经元‘自杀’,6个小时后神经元细胞就奄奄一息了,12个小时后正式死亡。”骆嘉指出,一口气喝很多酒,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会急遽升高,迅速开启神经元细胞的“自杀”程序,因此“一口闷”的喝酒方式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最为巨大。

    科学家认为,孕妇应该坚决抵制任何含酒精的饮料,孩子在18岁之前应该滴酒不沾,即使是成年人每天的饮酒量也不应超过900毫升啤酒,而且最好慢慢喝。

    摘自7月17日《文汇报》许琦敏/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