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研究动态 > 临床应用
编号:11187228
重视无毒中药的不良反应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11期
     中药药性“有毒、无毒”的区分,始于东汉时期。但是,直到现代,我国对有毒中药的概念尚无统一定论,药物有毒无毒,大多依据历代本草学记载。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认为,凡是药性项下记载“大毒、有毒、小毒”的,皆可视为有毒中药,其余可划为无毒类。

    近几年人们对中药的关注逐渐多了起来。许多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就连临床医生有时也认为无毒中药可以放心使用,即使开具处方时,多用些剂量也无所谓,于是会在治疗疾病时,加大剂量以图速效。其实,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中药并不是和人们想象的那样绝对安全。随着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不少被视为无毒的中药也含有毒性成分,如若应用不当,就会导致中毒。研究表明,葶苈子含有低浓度的强心苷(如七里香苷等),在大剂量时可出现强心作用,古代医者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本草正义》载“……葶苈性急,病涉虚者,杀人甚捷,遂令俗人不辨是否,畏之蛇蝎”。由此可见,即使像葶苈子这种强心苷含量较低、相对比较安全的药物,也不能轻易使用。

    中药单味药本身就是一个复方,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当用量超过正常剂量时,所含毒性成分便可能达到中毒剂量而产生中毒现象,严重者还可致命。例如:活血调经药茺蔚子,常用量为6~10g,含益母草素,若大剂量使用可麻痹中枢神经,抑制呼吸。有报道,服食20~30g后即可于4~10小时发病,症状为突然全身乏力,下肢不能活动而成瘫痪状态。又如清热燥湿药苦参,常用量为3~10g,现代药理研究其含有多种生物碱活性成分。若内服量过大会产生毒副作用,据报道内服每剂30g时,具有中毒危险,出现头晕、流涎、四肢麻木走路不稳等症状。润肠通便药火麻仁,由于所含蕈毒素、毒蛋白等成分,也易引起蓄积中毒,在治疗孕妇、老年人虚性便秘时,此类情况更易发生。诸如此类,不仅仅是益母草、苦参等,就连我们认为具有补益作用的人参、三七,也有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过分趋及一面,就会导致片面性,研究中药也不例外。药物治疗疾病的本质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导致的偏性,在选药组方时,我们应当更多更清楚地去了解中药,这样才能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http://www.100md.com(郭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