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23344
垦区与地方共建 资源与优势共享 宝泉岭卫生模式造福农民群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57期
     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新华镇卫生院因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存难以为继,已经关门停诊一年多了。现在9名医护人员仍在家待岗,医院则改换门庭,变成了一家敬老院。作为农村三级卫生网的枢纽,乡镇卫生院担负着农民就医的重要职能。如今新华镇卫生院倒闭了,那么附近村镇的农民有了病该去哪里呢?

    11月底的一天,记者在新华镇了解情况时,这里的农民介绍说,新华镇与农垦宝泉岭分局新华农场仅有一道之隔,互为邻里。坐落在新华农场的农垦宝泉岭医疗集团新华医院,是离他们最近的一家医院,现在村民常去那里看病。正在新华医院住院的新华镇东安村农民王柏双说,以前他一直以为农垦医院不对外,只为农场职工服务。现在才知道这里早已向地方农民开放,来此看病真的很方便。

    新华医院副院长杜金龙高兴地告诉记者,日前,他们已与鹤岗市东山区政府签订了联合办院的合同,医院将很快挂上两块牌子,即:新华医院和新华镇卫生院,医院同时“收编”新华镇卫生院的人员,医院也将从此肩负起农场职工家属和周边农民医疗保健的双重职责,实现场乡区域卫生一体化。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宝泉岭医疗集团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周边3市4县24个乡镇联合办院及进行医疗协作,创造了“场乡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宝泉岭模式”,在政府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既盘活了企业的医疗资源,又补充了农村卫生资源的缺口,同时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新路,使垦区和地方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发展现实——你有市场,我有资源

    宝泉岭卫生模式创始人、农垦宝泉岭医疗集团董事长王学生说,垦区和地方具有地域优势,常常是场镇一地、村队相连。宝泉岭医疗集团周边就有哈尔滨、佳木斯和鹤岗3个市及依兰、萝北、汤原和绥滨4个县的24个乡镇。但垦区和地方医疗卫生的发展却不同,垦区的医疗卫生自成体系,像宝泉岭医疗集团就有一个中心医院和13个农场医院,有床位1000张,卫生技术人员1100多人,医疗卫生资源雄厚,大多数农场医院的人才、设备、技术都优于同为一级医院的乡镇卫生院,有的甚至超过了县医院。又由于垦区地广人稀,农场职工比较少,因此,垦区的一些医疗资源被闲置着,未被充分利用。
, 百拇医药
    近两年,虽然国家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不断增多,新建、扩建了一些乡镇卫生院,但由于设施和人才短时间内都难以配齐,因此,一些乡镇卫生院仍然发展缓慢,无法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

    经过调研,宝泉岭医疗集团发现,垦区内的职工和家属人数仅有22万,而周边农民则多达30万,这是极具潜力的医疗服务市场。集团自身有技术、资金、人才、品牌的优势,而且所属各医院与周边乡镇距离很近,都在有效的服务半径内。像集团绥滨分院周边有30多个村屯,这些村屯距离其所属的绥滨县城较远,最近的也有40公里,而与绥滨分院的平均距离仅有8公里。一边资源过剩,一边资源匮乏;一边有优势,一边有需求。为什么不能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呢?宝泉岭医疗集团从5年前就开始探索前行。

    场乡共建——探索宝泉岭卫生模式

    近来,鹤岗市东山区蔬园乡农民惊喜地发现,原来那个破败的乡卫生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所被精心整修过的全新乡卫生院。而且新卫生院还多了一个名字:宝泉岭医疗集团鹤岗同济医院。这是宝泉岭医疗集团与鹤岗市东山区,于2005年11月5日联合创办的医院。同济医院成立后,全部接管了原卫生院的资产、人员、设备,并重新规划和设置了医院科室、编制、业务范围,使其从人员到设施、从机制到运营全部实行了宝泉岭医疗集团的管理模式。医院实行一所医院两种职能,一方面从事同济医院正常的医疗卫生工作,另一方面承担蔬园乡卫生院的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职能,主要服务对象是周边的9万多农民。
, 百拇医药
    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济医院实施了一系列扶贫优惠政策,建立了医疗急救救助基金。那些发生急、危、重病时无钱救治的农民,可在出院后3~6个月再结算医疗费;对需要到上级医院治疗的患者,医院会派医务人员免费护送;医院还对贫困村民减免床位费和检查费30%、减免治疗费20%、减免药费8%。卫生院重新开诊一年来,已有580余人享受到上述优惠政策,优惠金额达到11.4万元。

    宝泉岭医疗集团绥滨分院与周边三乡一镇30多个村屯相邻,服务区域中有6万多农业人口。由于三乡一镇距离县城比较远,而乡镇卫生院设备短缺,技术水平低下,当地农民群众看病非常困难。绥滨分院就与周边乡镇、村屯建立了医疗协作关系,签订了医疗定点合同,由绥滨分院为乡镇卫生院提供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医疗服务,并定期到各乡镇、村屯义诊。每当乡镇卫生院医生遇到诊断不明和医疗乏术的情况,都可以随时护送患者到绥滨分院就诊或咨询。绥滨分院还经常派专车免费接送村民到医院看病,开辟了就诊绿色通道。现在,宝泉岭医疗集团的依兰分院、江滨分院、共青分院都先后与相邻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医疗协作关系,为8万多农村群众提供了简便、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 百拇医药
    宝泉岭医疗集团还把培养乡村医生视为己任,近两年,集团的医疗技术骨干纷纷主动接受乡村医生“拜师”,对乡村医生实行免费业务培训,使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仅今年,医疗集团各分院就带教乡村医生50多人。

    资源共享——垦区和地方实现双赢

    实行联合办院,使宝泉岭医疗集团和鹤岗市东山区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双赢。作为受益方代表,鹤岗市东山区常务副区长杜宗仁深有感触地评价说,东山区是鹤岗市惟一的城郊结合区,而蔬园乡卫生院对近郊农民的就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前,蔬园乡卫生院设备陈旧、落后,医务人员素质低,越来越满足不了农民看病的需求,医院门诊量逐年下降,举步维艰。与宝泉岭医疗集团联合办院后,使蔬园乡卫生院“起死回生”。集团对卫生院每间病房都安装了呼叫器和彩电,还配备了先进的CT机、彩超、X线机、腹腔镜、全自动麻醉机等临床检验设备40多台(件)。同时,从实力最强的宝泉岭中心医院选派37名优秀医护人员充实到卫生院,使医院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极大地改善了郊区农民就医条件。
, http://www.100md.com
    现在,经过一年多建设,蔬园乡卫生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门诊量由过去的2900人次,增加到现在的11700人次;业务收入由原来的60万元攀升到300万元,床位使用率同比增长5倍还多。卫生院的预防保健功能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当地0~7岁儿童全年无一例计划免疫相应传染病发生,单苗接种率及五苗覆盖率达到98%以上;出血热的发病率也由2003年的40.55/10万,下降到2005年的19.56/10万。

    集团开展的“拜师”活动则构建了上下贯通、全面联网的格局,为群众铺设了从乡镇卫生院到医疗集团及各分院,再到省市大医院的绿色就医通道。这就直接惠及了农民群众,使村民不出远门,不用高价,就得到了高水平的治疗。今年9月下旬,绥滨县忠仁镇一位农民突发急性心梗,当地乡村医生立即打电话联系自己的“拜教”老师——集团中心医院吴卫民教授。吴卫民赶到忠仁镇后见患者病情危重,当即决定将其接到中心医院,随后又与自己的“拜教”老师——哈医大附属四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学奇联系,请求支持。李学奇教授星夜赶往宝泉岭中心医院,对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终于使其化险为夷。
, 百拇医药
    与地方联合办院、进行医疗协作,同时还拓宽了宝泉岭医疗集团的服务领域,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集团的业务量也随之“水涨船高”。据统计,每年在医疗集团各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周边的农民群众就占到30%左右。2005年,仅集团中心医院的门诊量,就比2000年提高了139.5%,出院病人增长了79.5%,床位使用率由73%增加到117.2%。

    盘活资源——摆脱农村卫生困境的新途径

    经过不懈地探索和付出,“宝泉岭模式”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肯定。11月22日,由黑龙江省卫生厅、省医院管理协会和省农村卫生协会联合举办了“农垦宝泉岭医疗集团区域卫生发展模式研讨会”。

    研讨会上,省卫生厅党组成员、负责农村卫生工作的王国才评价说,黑龙江省卫生资源总量匮乏,而历史原因造成管理交叉、条块分割、重复配置。像森工、煤炭、油田和农垦等,都有很多卫生资源,几乎占到全省卫生资源的半壁江山。因此,省卫生厅一直倡导医疗机构推倒围墙、服务周边、资源共享。农垦宝泉岭医疗集团的做法不仅能够解决广大农村地区急需的卫生资源,而且还可以为卫生资源拥有者开辟更大的市场,是对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公共卫生事业体系建设有益的探索和补充,是解决全省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真正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 百拇医药
    据悉,“宝泉岭卫生模式”将在全省范围得到推广和发展。最近黑龙江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发挥垦区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促进农村事业资源共享,分局和农场医院要与毗邻的县乡医院建立医疗协作关系,互为医保定点医院,统一医疗收费价格,解决农民和农场职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局、市和场、县医院整合医疗资源,共建医疗集团,完善三级卫生网络。

    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新华镇卫生院因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存难以为继,已经关门停诊一年多了。现在9名医护人员仍在家待岗,医院则改换门庭,变成了一家敬老院。作为农村三级卫生网的枢纽,乡镇卫生院担负着农民就医的重要职能。如今新华镇卫生院倒闭了,那么附近村镇的农民有了病该去哪里呢?

    11月底的一天,记者在新华镇了解情况时,这里的农民介绍说,新华镇与农垦宝泉岭分局新华农场仅有一道之隔,互为邻里。坐落在新华农场的农垦宝泉岭医疗集团新华医院,是离他们最近的一家医院,现在村民常去那里看病。正在新华医院住院的新华镇东安村农民王柏双说,以前他一直以为农垦医院不对外,只为农场职工服务。现在才知道这里早已向地方农民开放,来此看病真的很方便。
, 百拇医药
    新华医院副院长杜金龙高兴地告诉记者,日前,他们已与鹤岗市东山区政府签订了联合办院的合同,医院将很快挂上两块牌子,即:新华医院和新华镇卫生院,医院同时“收编”新华镇卫生院的人员,医院也将从此肩负起农场职工家属和周边农民医疗保健的双重职责,实现场乡区域卫生一体化。

    近年来,宝泉岭医疗集团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周边3市4县24个乡镇联合办院及进行医疗协作,创造了“场乡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宝泉岭模式”,在政府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既盘活了企业的医疗资源,又补充了农村卫生资源的缺口,同时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新路,使垦区和地方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发展现实——你有市场,我有资源

    宝泉岭卫生模式创始人、农垦宝泉岭医疗集团董事长王学生说,垦区和地方具有地域优势,常常是场镇一地、村队相连。宝泉岭医疗集团周边就有哈尔滨、佳木斯和鹤岗3个市及依兰、萝北、汤原和绥滨4个县的24个乡镇。但垦区和地方医疗卫生的发展却不同,垦区的医疗卫生自成体系,像宝泉岭医疗集团就有一个中心医院和13个农场医院,有床位1000张,卫生技术人员1100多人,医疗卫生资源雄厚,大多数农场医院的人才、设备、技术都优于同为一级医院的乡镇卫生院,有的甚至超过了县医院。又由于垦区地广人稀,农场职工比较少,因此,垦区的一些医疗资源被闲置着,未被充分利用。
, http://www.100md.com
    近两年,虽然国家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不断增多,新建、扩建了一些乡镇卫生院,但由于设施和人才短时间内都难以配齐,因此,一些乡镇卫生院仍然发展缓慢,无法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

    经过调研,宝泉岭医疗集团发现,垦区内的职工和家属人数仅有22万,而周边农民则多达30万,这是极具潜力的医疗服务市场。集团自身有技术、资金、人才、品牌的优势,而且所属各医院与周边乡镇距离很近,都在有效的服务半径内。像集团绥滨分院周边有30多个村屯,这些村屯距离其所属的绥滨县城较远,最近的也有40公里,而与绥滨分院的平均距离仅有8公里。一边资源过剩,一边资源匮乏;一边有优势,一边有需求。为什么不能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呢?宝泉岭医疗集团从5年前就开始探索前行。

    场乡共建——探索宝泉岭卫生模式

    近来,鹤岗市东山区蔬园乡农民惊喜地发现,原来那个破败的乡卫生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所被精心整修过的全新乡卫生院。而且新卫生院还多了一个名字:宝泉岭医疗集团鹤岗同济医院。这是宝泉岭医疗集团与鹤岗市东山区,于2005年11月5日联合创办的医院。同济医院成立后,全部接管了原卫生院的资产、人员、设备,并重新规划和设置了医院科室、编制、业务范围,使其从人员到设施、从机制到运营全部实行了宝泉岭医疗集团的管理模式。医院实行一所医院两种职能,一方面从事同济医院正常的医疗卫生工作,另一方面承担蔬园乡卫生院的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职能,主要服务对象是周边的9万多农民。
, http://www.100md.com
    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济医院实施了一系列扶贫优惠政策,建立了医疗急救救助基金。那些发生急、危、重病时无钱救治的农民,可在出院后3~6个月再结算医疗费;对需要到上级医院治疗的患者,医院会派医务人员免费护送;医院还对贫困村民减免床位费和检查费30%、减免治疗费20%、减免药费8%。卫生院重新开诊一年来,已有580余人享受到上述优惠政策,优惠金额达到11.4万元。

    宝泉岭医疗集团绥滨分院与周边三乡一镇30多个村屯相邻,服务区域中有6万多农业人口。由于三乡一镇距离县城比较远,而乡镇卫生院设备短缺,技术水平低下,当地农民群众看病非常困难。绥滨分院就与周边乡镇、村屯建立了医疗协作关系,签订了医疗定点合同,由绥滨分院为乡镇卫生院提供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医疗服务,并定期到各乡镇、村屯义诊。每当乡镇卫生院医生遇到诊断不明和医疗乏术的情况,都可以随时护送患者到绥滨分院就诊或咨询。绥滨分院还经常派专车免费接送村民到医院看病,开辟了就诊绿色通道。现在,宝泉岭医疗集团的依兰分院、江滨分院、共青分院都先后与相邻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医疗协作关系,为8万多农村群众提供了简便、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 百拇医药
    宝泉岭医疗集团还把培养乡村医生视为己任,近两年,集团的医疗技术骨干纷纷主动接受乡村医生“拜师”,对乡村医生实行免费业务培训,使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仅今年,医疗集团各分院就带教乡村医生50多人。

    资源共享——垦区和地方实现双赢

    实行联合办院,使宝泉岭医疗集团和鹤岗市东山区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双赢。作为受益方代表,鹤岗市东山区常务副区长杜宗仁深有感触地评价说,东山区是鹤岗市惟一的城郊结合区,而蔬园乡卫生院对近郊农民的就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前,蔬园乡卫生院设备陈旧、落后,医务人员素质低,越来越满足不了农民看病的需求,医院门诊量逐年下降,举步维艰。与宝泉岭医疗集团联合办院后,使蔬园乡卫生院“起死回生”。集团对卫生院每间病房都安装了呼叫器和彩电,还配备了先进的CT机、彩超、X线机、腹腔镜、全自动麻醉机等临床检验设备40多台(件)。同时,从实力最强的宝泉岭中心医院选派37名优秀医护人员充实到卫生院,使医院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极大地改善了郊区农民就医条件。
, 百拇医药
    现在,经过一年多建设,蔬园乡卫生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门诊量由过去的2900人次,增加到现在的11700人次;业务收入由原来的60万元攀升到300万元,床位使用率同比增长5倍还多。卫生院的预防保健功能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当地0~7岁儿童全年无一例计划免疫相应传染病发生,单苗接种率及五苗覆盖率达到98%以上;出血热的发病率也由2003年的40.55/10万,下降到2005年的19.56/10万。

    集团开展的“拜师”活动则构建了上下贯通、全面联网的格局,为群众铺设了从乡镇卫生院到医疗集团及各分院,再到省市大医院的绿色就医通道。这就直接惠及了农民群众,使村民不出远门,不用高价,就得到了高水平的治疗。今年9月下旬,绥滨县忠仁镇一位农民突发急性心梗,当地乡村医生立即打电话联系自己的“拜教”老师——集团中心医院吴卫民教授。吴卫民赶到忠仁镇后见患者病情危重,当即决定将其接到中心医院,随后又与自己的“拜教”老师——哈医大附属四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学奇联系,请求支持。李学奇教授星夜赶往宝泉岭中心医院,对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终于使其化险为夷。
, 百拇医药
    与地方联合办院、进行医疗协作,同时还拓宽了宝泉岭医疗集团的服务领域,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集团的业务量也随之“水涨船高”。据统计,每年在医疗集团各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周边的农民群众就占到30%左右。2005年,仅集团中心医院的门诊量,就比2000年提高了139.5%,出院病人增长了79.5%,床位使用率由73%增加到117.2%。

    盘活资源——摆脱农村卫生困境的新途径

    经过不懈地探索和付出,“宝泉岭模式”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肯定。11月22日,由黑龙江省卫生厅、省医院管理协会和省农村卫生协会联合举办了“农垦宝泉岭医疗集团区域卫生发展模式研讨会”。

    研讨会上,省卫生厅党组成员、负责农村卫生工作的王国才评价说,黑龙江省卫生资源总量匮乏,而历史原因造成管理交叉、条块分割、重复配置。像森工、煤炭、油田和农垦等,都有很多卫生资源,几乎占到全省卫生资源的半壁江山。因此,省卫生厅一直倡导医疗机构推倒围墙、服务周边、资源共享。农垦宝泉岭医疗集团的做法不仅能够解决广大农村地区急需的卫生资源,而且还可以为卫生资源拥有者开辟更大的市场,是对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公共卫生事业体系建设有益的探索和补充,是解决全省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真正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据悉,“宝泉岭卫生模式”将在全省范围得到推广和发展。最近黑龙江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发挥垦区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促进农村事业资源共享,分局和农场医院要与毗邻的县乡医院建立医疗协作关系,互为医保定点医院,统一医疗收费价格,解决农民和农场职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局、市和场、县医院整合医疗资源,共建医疗集团,完善三级卫生网络。, 百拇医药(衣晓峰 靳万庆 牛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