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58292
“多管齐下”呵护您的骨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29日 《健康时报》 2007.01.29
     衰老是骨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骨质疏松还是骨质增生都是机体退行性变所引起的,机体的各项内分泌功能已发生紊乱,人体全面机能衰退或未老先衰,骨骼出现疏松与增生,韧带钙化僵硬、关节软骨破坏及剥脱等现象,骨关节炎或骨关节病是骨髓退行性变的表现形成的。患者除出现关节肿痛、弹响、卡壳、抽筋、腰背部酸痛肌肉动及神经压迫症状外,往往伴随性功能低下,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腰椎间盘和皮肤失去弹性,黄褐斑脂肪斑丛生,畏寒、怕冷、失眠、前列腺增生等症状,给人们的启示在于骨病的治疗不应仅仅局限于骨病本身,而应从缓解衰老着手。

    骨病危害触目惊心

    骨病危害严重,骨骼参与人体由新陈代谢的问题常常不为人们所认识。实际上骨骼与全身各器官的功能是十分密切的。骨髓是造血组织,骨质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和胶原组织,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骨病往往会导致很多全身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如直接性影响:骨折、疼痛、瘫痪、肺部感染和消化道溃疡;间接性影响:由于无机盐代谢紊乱而导致的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造血功能减退、免疫功能紊乱,由此可以看出骨病的危害严重。

    骨质疏松——骨病万恶之源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钙溶出、脊柱压缩性骨折,致使“龟背”出现,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难以承载原来负荷。

    骨质疏松症是骨骼代谢异常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成骨细胞活性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生成小于骨破坏: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雌激素能够抵抗甲状旁腺素的排钙作用,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雄激素决定了成骨细胞的活性。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胃纳差,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5)气血亏虚,各器官功能减退,骨髓纤维化造成营养物质不能到达骨骼。

    骨质疏松症可产生骨痛、驼背、身材变矮、骨折乃至致残等后果。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有髋骨骨折和脊柱骨折,而且往往还会引起继发性并发症。

    骨质疏松导致骨骼受力不均或骨质脆弱、机体产生修复性反应而形成骨刺,这种骨质成分异常分布的结果,也会引起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往往是骨折、骨坏死、骨折不愈合的内在原因,类风湿与风湿性关节炎最大的危害就在于软骨下骨组织蜂窝样变而丧失功能,而引起的原因与免疫细胞从骨髓中涌向关节密切相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