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
编号:11452519
“多事之秋” 的青春期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4日
     12-18岁是人的青春期阶段,青少年生理和心理会发生一系列急剧的变化,由此带来不少的困惑、矛盾和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指导和教育,将会给人的一生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又称“人的第二次诞生”,是人生发展的多事之秋,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高度重视。

    青春期主要心理困惑有:

    身心发展不同步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身体迅速发育,而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自我意识增强,特别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常常会由于不能客观、正确地了解自己,不能愉快地接纳自己而产生心理问题。

    笔者曾接待过一位十四岁的初中学生,个子很高,发育很好,但她除了学习成绩好外,其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及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语言表达还停留在小学三四年级水平。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与她无缘,开口说话同学们就笑,为此她非常苦恼,一度还因此害怕上学。有的孩子十分聪明,也较懂事,但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爱哭、爱发脾气,受不得一点委屈,老师或同学们的批评或玩笑都能让他动气发火甚至哭闹,事后又觉得丢了面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这种心理幼稚与父母以及养育者有极大关系,由于他们的过度保护,忽视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好心帮了“倒忙”。
, 百拇医药
    因此,建议父母在小学阶段就要及时给孩子“心理断奶”,给他们一定的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去处理一些事情,经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苦体验,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帮助孩子逐步走向成熟。

    人际交往不知所措

    青春期的孩子在与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关系处理上也存在困惑,最突出表现是在家庭“代沟”的问题上。

    当两岁的孩子说“不”时,家长会感到好笑和惊奇,再麻烦吼一顿就能解决问题。然而,当十五、六岁的孩子大声说“不”时,家长多会感到恐慌和刺痛。

    其实此时的孩子正处在“依赖与独立”、“亲近与疏远” 的困惑中,来自家庭、学校、同伴三个系统的压力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想跟自己的父母和保护者逐渐拉开距离,建立个人界限,以显示自己长大了,不再依赖大人,采取的手段之一,就是反抗。通常情况下,他们和父母发生矛盾的机会要多一些,在家里反抗相对也要安全一些,所以常把家长当成“出气筒”。
, 百拇医药
    如果家庭亲子关系良好,沟通正常,父母明白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孩子的变化,允许孩子发表不同意见甚至说些批判性的话,适时给予指导,通常情况下,孩子多能顺利通过此阶段。反过来,如果父母仍然用管教儿童甚至是婴幼儿的方式来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冲突。

    笔者认为,教育方法也要“与时俱进”, 此时父母的教养原则应由管教型变为“协助者”。协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学会沟通理解、语言表达、社交礼仪等人际交往知识;协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给孩子一些空间,允许他们有自己的隐私,以便他们发展独特的自我等。

    我想,如果父母能将对孩子的期望值与自己对幸福和成就的理解区别开来,可能会在教育青春期孩子的问题上要得心应手一些,如果父母觉得自己在时间和知识技巧等方面有困难时,可找相关专业人员辅导。笔者在培训孩子和家长的过程中发现,专业人员的适当介入,给予孩子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促进亲子关系也起到了很好的润滑作用。
, 百拇医药
    近年来我经常收到家长们的邮件或电话,报告孩子们成长的喜讯,他们为了参加我们的综合素质拓展训练,不惜放弃其他文化课的培优甚至某些选拔比赛。(这方面的资料很多,等身体好时将逐一介绍)

    青少年要自觉培养和训练自己各方面的适应能力,体谅成年人的苦心;懂得相关心理卫生知识,学会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当心理困惑严重影响到学习、生活及身体状况时一定要主动及时地寻求心理支持。

    性意识觉醒与困惑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上的成熟,性机能的发展,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对异性及各种性现象发生了兴趣,心理上会产生一系列变化。

    首先是渴望了解性知识,对自己生理上的变化十分关注,如身高、体型、外貌、穿着打扮、并且注意自己掩饰自己的缺点,希望吸引异性同学的注意,如果不及时地引导和教育,他们会带着神秘感、好奇心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低水准甚至“黄色毒品”就会乘虚而入,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和负面影响。笔者曾接待过两个初中生,一个因为不由自主手淫、一个总想探究女人为什么要穿内衣?由于家长处理不当,孩子产生了不必要的羞愧自责自卑心理问题,引起焦虑失眠导致不能继续学习。
, http://www.100md.com
    其次早恋问题,在青春期初期,他们仅是少男少女间的互相关注和亲近感,喜欢和异性交谈、游玩,当然也不排除后期有性的欲望和做“白日梦” 的可能。我们没有必要如临大敌,更不能因噎废食,阻止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甚至采取打骂或盯梢跟踪、偷看日记或偷听电话等方式来防患于未然。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让,我偏要做,”“你冤枉我,我就真做一次给你看!”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在青少年对异性来往感兴趣的时候 ,要因势利导帮助他们了解一般男女性别差异、生理及心理特点、行为习惯,在消除神秘感、充分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学会适当相处,鼓励他们以群体的形式,借助各种学习、体育、娱乐、课外以及社会公益活动等场合与异性同学和朋友正常交往,尽可能不要产生过早的单人关系。

    对已经萌芽的早恋情感,要给予正确的理解和教育引导,让孩子认识到爱情是美好的,需要珍视它、保护它、过早采摘青苹果只会是苦涩和痛苦,切实帮他们排忧解难,让孩子有台阶可下。

    父母还应体察孩子“下情”,有责任对孩子提供性生理、心理卫生知识的辅导,当发现孩子有性异常现象时,如:喜欢收藏异性的物品、学异性动作和打扮等,切忌采取简单处罚或羞辱打骂的方式,如家庭纠正无效,须及时找心理医生诊治。

    青春多美好,女大十八变!

    高考结束了,女儿多开心!

    , 百拇医药
  • “多事之秋” 
  • “多事之秋” 
  • “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