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药万象
编号:11450982
仿药食品乱起中药名 明令禁止仍混迹于超市药店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32期
     据京华时报报道,国家卫生部4月份发布公告明令禁止销售的仿药食品,如今依然陈列在京城不少超市和药店的货架上。这些仿药食品虽然以药为名,但大多并没有疗效,极易误导消费者。

    润喉糖乱起中药名

    根据热心读者提供的线索,记者在几家超市发现了广州市珍奇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板兰根润喉糖”。而这家食品公司的产品除了“板兰根润喉糖”外,还有“甘草润喉糖”、“胖大海润喉糖”,批准文号均为粤卫食证:第0184A02072。

    记者随后联系了广州珍奇味食品有限公司。记者询问前段时间卫生部刚出台的“食品不能使用药品名称”相关规定,企业知不知道这个消息时,该负责人答复说,此“板兰根润喉糖”里的“板兰根”不是卫生部所说的那个“板蓝根”,“这只是用一个名称”,并对记者“板兰根润喉糖里是否含有板蓝根成分,企业为什么要把板兰根这个药品名作为润喉糖名称”的追问支支吾吾,不肯再作回答。
, http://www.100md.com
    食品冒充治病药

    记者在一种产地为湖北的“夏桑菊颗粒”包装上看到,其主要成分和正规药品相同,都是夏枯草、桑叶和野菊花,功效宣传上也和药品非常相似:“适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的人群”,但仔细察看就会发现这种“夏桑菊颗粒”的批准文号为广卫食许字(2005)第163号,批号显示为食品。

    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贾亚光告诉记者,仿药食品和药品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药准字号”产品有说明书,而“食字号”没有;“药准字号”产品有质量标准,而“食字号”没有。为正确指导用药,“药准字号”夏桑菊的说明书里面明确说明,“服用夏桑菊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而且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腹泻者慎用。”但“食字号”夏桑菊没有说明书,消费者就不知道服用时有哪些禁忌,可能会让一些缺乏用药常识的人误服,造成伤害。另外,我国药典对药品的成分及含量等都有规定,并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而仿药类的食品仅遵循食品标准,里面到底有多少药材则没有明确的规定。
, 百拇医药
    低成本冲击市场

    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家药企公共事务部的冯先生告诉记者,仿药食品的生产商之所以要用药品作为食品名称,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这些仿药食品生产商利用普通消费者对药品知识的匮乏,通过高额回扣、低价推销等不正常手段,抢占药品的市场份额。

    冯先生指出,药品都是在通过GMP认证的车间经过严格的程序生产出来的,成本非常高。而仿药食品一般在一些地下工厂、黑作坊生产,成本低廉,能给不法分子带来高额利润。

    目前市面上特别是药店里有很多诸如板蓝根、清开灵、夏桑菊等的仿药食品,不懂分辨的消费者经常误以为是药品。因为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哪些是真正的药品、哪些是仿药食品。仿药食品大多并没有疗效,一旦被消费者误当药品服用,就有可能延误病情,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仿药食品是打“擦边球”
, 百拇医药
    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告诉记者,这种仿药食品其实是打“擦边球”的行为。一些普通食品或保健品却要在外观或名称上往药品上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宣传该产品具有药品的功效。

    徐华锋提醒消费者在药店或保健品购买专区购买产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认清批准文号从而判断该产品究竟是药品还是保健食品或只是普通食品,理性购买类似仿药食品。(夏文)

    背景:卫生部严查食品滥用药品名

    今年4月,卫生部发布公告“叫停”仿冒药品。据卫生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仿冒药品生产经营食品的违法问题包括:擅自使用药品名称命名食品,如“板蓝根、清开灵”等;非法添加药物原料;夸大宣传,暗示具有治疗作用。这些违法行为不仅扰乱了食品零售市场秩序,还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