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2729
精思妙理 高韵深情——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50期
     傅山,出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年)闰6月19日,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山西阳曲(今太原市)西村(现尖草坪西村)人。于学无所不能,尤精医药之术,家居以医为业,治病不拘学派,施药不泥古方,应手辄效,誉为“医圣”。著述宏富,有《傅青主女科》、《霜红龛集》等传世。傅山又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学者、诗人、书画家,戴廷木式赞其“学博可匹升庵,诗赋可敌次木便,书法在王铎之上”。顾炎武慨叹“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学术体系,影响深远,诚不可磨灭者。笔者尝试对《傅青主女科》(以下称《女科》)一书的学术成就作一简评,并从“医外功”这一视角,概论傅山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以更加整体、全面地观照他的高风亮节和奇伟怀抱。傅山认为做学问须“心正”,强调“作人”为先,治学方法可概括为“勤”、“蜕”、“归”三字诀,都十分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精思妙理 女科天下名

    《女科》分二卷,上卷列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下卷列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附产后编等,内容包括经带胎产杂诸症,傅山撷取众长,摆脱尘鞅,勇于标新立异;植根传统,另辟蹊径,自有真知灼见。许多观点机杼自出,特色鲜明,畅辨今人所不敢言与古人所未及言者,不落古人窠臼,辨证详明,文笔洗炼,说理清楚,言简意赅。文体自出新裁,风格独创,与其他妇科著作迥异。多采用孟子笔法,先从反面叙述,再从正面反驳,予以解答,并加辨析。如论缺乳:“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也,谁知是气与血之两涸乎!……治法宜补气以生血,而乳汁自下,不必利窍以通乳也。”条分缕析如抽丝剥茧,深入浅出而通俗易懂。傅山制方意图明确,君臣药用量较重,而佐使药用量极轻,有时剂量十分悬殊,反对“杂泛均停,既见之不明,而又治之不勇”。(顾炎武《傅青主大小诸证方论序》)如安老汤中人参、黄芪、熟地均用一两以大补气血,而香附只用五分,一则可防参、芪、熟地甘温腻膈而难收补益之效,再则用小量可避免理气伤阴之变。
, http://www.100md.com
    《女科》共有条文77条,与肾有关的达40余条;共有处方83首,从肾论治的达40多首。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而互相资生,成为月经的基础物质,精又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气的盛衰,主宰着天癸的至与竭,故“经水出诸肾”,月经病多与肾有关;胎孕亦成于肾脏之精,“肾水足而胎安,肾水亏而胎动”。种子篇列不孕十条,除嫉妒不孕外,余九条都责之肾虚(六条与肾直接相关,三条间接相关)。《女科》多种疾病均着眼于补肾,补肾之法有二:①养血、健脾生精法:根据精血同源之理,在用生熟地、山萸肉等滋补肾精的基础上,配以当归、白芍、阿胶等养血之品,如顺经汤治经行腹痛吐衄,“此方于补肾调经之中,而用引血归经之品,是和血之法”,即寓养血生精意;又脾为后天之本,脾肾相资,所谓“脾胃健而生精自易,补脾胃之气与血,正所以补肾之精与水也”。如安奠二天汤,双补脾肾、补气培元,使阴阳和调,气血相濡,维持妊娠的需要,保证胎元的发育,而无胎动不安、妊娠腹痛之虞,“世人畏用参术,或少用以冀见功,见证不的,是以寡效,此方正妙在多用也”。②甘温、益气补阳法:傅氏认为“火衰虽小剂而可助,热药多用,必有火燥之虞,不比温甘之品也”。善用温润填精之品,如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枸杞、续断、杜仲等,取“少火生气”之意。慎用性温刚燥、气味剽悍易于劫津伤阴的附子、肉桂、干姜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壮火食气”,如温胞汤即用甘温补阳益肾法;傅氏善于从气中求阳,认为“人生于火亦养于火,非气不充,气旺则火旺,气衰则火衰”,如温肾止呕汤中特别重用参、芪、术等以气中求阳,是其温肾补阳的独特之处。
, 百拇医药
    “女子以肝为先天”,傅氏也善于治肝,治肝之要有三:①养血濡肝:《女科》治肝的处方约20余首,大多仿肝体宜柔、酸甘化阴之意,重用归芍以养肝补血,酌配熟地、枸杞、山萸肉、阿胶等甘酸之品以濡养肝体,如清肝止淋汤治肝木克土、湿热内蕴之赤带病,“此方但主补肝之血,全不利脾之湿者,以赤带之为病,火重而湿轻也。夫火之所以旺者,由于血气衰,补血即足以制火,……治血则湿亦除”。②疏肝理气:对肝郁所致诸疾,仍侧重于滋阴养血、健脾扶正,力避单纯使用或重用香燥之品,以防劫阴耗血,如宣郁通经汤,即重用归芍,而疏肝之品剂量均较轻。治白带之完带汤,亦以健脾祛湿为主,酌配柴胡(仅六分)从畅肝之用,所谓“大补脾胃之气,稍佐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③肝肾同治:如调肝汤以舒肝酌加补肾滋水:“妇人有少腹疼痛于行经之后者,人以为气血之虚,谁知是肝气之涸乎?……治之法,必须以舒肝为主,而益之以补肾之味,则肾水足而肝气益安矣。”此“隔一”之治,虚则补其母,滋水即所以涵木也。再如顺经两安汤补肝而能交通心肾:“肝乃肾之子而心之母也,补其肝则肝气往来于心肾之间……不啻如介绍之助也。”其医理之妙若此。
, http://www.100md.com
    傅青主不仅注重补肾养肝,还认为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血调和,则经脉通畅,冲任充盛,十分重视调理气血:①补气以生血:如用固本止崩汤治疗血崩昏晕,用参、芪、术“急补其气以生血”,配熟地等“补阴血之中行补气之法”,盖气药有生血之功耳!处理崩中一证,刻刻须防血脱,且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亟固,崩中用补气方药,有挽狂澜于既倒之功;再如治新产妇出血而致气虚,用解晕汤大补气血,并可补气摄血。②理血重生化:如生化汤,由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甘草组成,药味与以前钱氏生化汤略不同,妇人产后多瘀,而“气血皆虚”为本,应慎用破血、攻瘀峻品,生化汤有化瘀生新之妙,诚如唐容川《血证论》所云:“血瘀能化之,则所以生之。”傅氏运用由生化汤加味而成的方剂有28首之多,临床广泛用于产后病,如加参生化汤治疗产后气脱、木香生化汤治疗产后忿怒等。

    二、高韵深情 功夫在医外

    傅山论书云:“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其提出的“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亦强调以“心正”为前提。他崇尚颜真卿书“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而薄赵松雪其人以宋室后裔仕元,遂恶其书之媚俗无骨。他一生清贫,《家训》云:“粗茶淡饭布衣,茅屋度日,尽可打遣”,“势利富贵,不可毫发根于心”。抱志守节,隐居不仕,顺治十一年,因秘密抗清事泄被捕,狱中“容色自如”,“受刑不少屈”;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词,以死拒之。傅山作画多以“四君子”为题材,抒发其深情、浩气。晚年作《墨池》诗:“墨池生悔吝,药庋混慈悲。子敬犹今在,真人到底疑。佳书须慧眼,俗病枉精思。投笔于今老,焚方亦既迟。”“投笔”、“焚方”不过是激愤之辞,山河满目疮痍,国家病入膏肓,苦于无力回天,隐晦地表达出壮志未酬、此身已老的感慨。他坚持的民族气节至死未变,“明月清风遗恨在,千秋万祀属谁知?”临终前仍遗言“以朱衣黄冠敛”。傅山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又何止医与字哉!
, http://www.100md.com
    上医治国,其次医疾;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傅山怀济世之雄才,而终成一代精诚大医。“作字先作人”,对行医者来说,就是“作医先作人”。傅山医德高尚,谦逊正直,平易近人,“治病从不见倦容”,凡有邀请出诊,不管路程多远,必欣然前往救治,病家赤贫还免费赠药。长年遁迹民间、避居僻壤,不以名家自居,“宁可老作学生,不可少作学者”,《女科》中就收载有不少他精心搜集、整理、弥足珍贵的民间单验方。

    傅山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做学问要“勤”:“读书勿怠,凡一义一字不知者,问人检籍,不可一‘且’字放在胸中”;要“蜕”:“君子学问,不时变化,如蝉蜕壳,若得少自锢,岂能长进”;要“归”:“谓有所归宿,不至无所著落,即博后之约。”可谓对其一生治学经验的总结。其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勤求博采,力主独创,而诗有别裁,字有别致,医有良方,晚年悉心著述,特以《女科》之精思妙理名闻天下,流芳千古。《霜红龛集》有“一缕沈烟萦白牖,先生正著养生书”、“江泌惜阴乘月白,傅山彻夜醉霜红”等诗句,可以想见其“穷愁著书、浮沉人间”至为感人的情景。顾炎武有“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诗句相酬,正是对其高韵深情的生动写照。
, 百拇医药
    宋鉴《半塘闲笔》云:“阳曲傅徵君,以神医兼书画。”傅山书法学颜,上追锺王,为“清初第一写家”。其狂草如巨龙翻滚,亦吐亦吞,无起无止,如怒如骂,如瀑泻流,虎虎生气,竭尽啸傲风骚阳刚之美,愤慨悲歌、傲岸激情,一一发于笔墨。青主固不以书法见重,而书法亦复超绝古今。尝以柳条作书谓“腕拙临池不曾柔,锋枝秃硬独相求”可溯为硬笔书法的早期实践。读其医学手稿,研习医理的同时又能欣赏其书法,思其人、其志、其才,宛与青主把臂林下、联床夜月矣。傅山以为“射”之理通于书之理:“书法通于射(射箭)也。元阳(元气、精神)之射。”恰与刘雪崖《仙儒外纪》记载的一则传说相参:“太原府鼓楼,高数寻,悬‘声闻四达’匾……传‘达’字初缺一点,青主以絮濡墨束矢射之,恰中其处。”其人风采跃然纸上。傅山论书以倡言“四宁四毋”之说惊世醒俗,谓作书“恐其带奴俗气”,且“不惟字”,可知于医、于其他学问皆然。他冲破了儒家正统的藩篱,提倡经子不分,开清代子学研究之先河;痛斥宋明理学“一味板拗”、“本无实济”、闻之如“说梦”,主张实学,注重实践,强调经世致用;批判明清文坛上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反对八股时文,告诫后学“无为臭煤刷却白心也”,并身体力行,《女科》即有辞愈朴而文愈高的特点;坚持“气在理先”,提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主张“君择臣,臣亦择君”,反映了朴素唯物主义和初步民族民主理想。尝留心兵法,以兵法论医云:“医犹兵也,古兵法陈图,无不当究,亦无不当变,妙于兵者即妙于医矣。非不学问人所可妄谈。”在外科著作《青囊秘诀》中,多处以兵法入医,妙思奇想,颇能给人启迪。

    傅山有“学海”之称,博学而能穷极医源,他的多才多艺可以看成他作为一名苍生大医全部品格的一道辉光。“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学医何尝不是如此。仲景曰:“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伤寒论》序)傅山在众多领域特别是医学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应能给我们以启迪,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于今而言,具备厚实的“医外功”(当然包括道德素质即所谓“做人”)仍然是当代多学科研究中医、发展中医、进一步提高中医学术水平的迫切需要。, 百拇医药(朱杰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