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61905
心脑同治法应注意的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57期
     药物的归经问题

    中药的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归经理论主要以临床疗效为归经依据。但是受历史条件及文化背景的限制和影响,传统中医理论将脑的功能归属于心,是五脏生理功能的反映,且以心为主宰,因此,历代中医药文献皆没有“归经入脑”的药物,而是将对脑有作用的药物归经于心、肾、肝或其他脏腑经络,并且作为临床选方用药的依据一直沿用至今。

    现代药理已证明很多中药如冰片、菖蒲、麝香、银杏叶制剂、三七、红花等具有维护血脑屏障的结构完整,改善其功能,或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黏度的功能,对脑有直接作用;对脑有间接作用的中药,如大黄、何首乌、灯盏花素等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阻止神经细胞凋亡等。我们认为,在临床运用心脑同治法选方用药时,应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不拘泥于中药学现有的归经理论,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用脑部用药,保证临床疗效。

    清热解毒药的层次性选择

    清热泻火解毒是心脑同治的重要治法,热、火、毒的轻重层次决定药物的选择也有层次分别。临证选药当分三个层次:其一,已成之热,当以清热兼具解毒之品治之,如黄连、黄芩、连翘、蚤休、半边莲、野菊花之类,母子皆治,以避免热势蔓延,毒邪趁机四蹿为患;其二,热邪已盛,且有上燎化火之势,当以苦寒直折其势,并引其下行,如夏枯草、山栀、生军之属;其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适当选用大黄、茵陈、枳实、玄参之辈,使火热之邪顺势自二便而出,火热即清即泻,其毒势自当减轻。总之,我们认为,清热解毒药必须根据病情、病势、病时应用,不可一概而论;且应随时调整药物、药量,以免苦寒伤中之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