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2546
大忙人这样陪孩子.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4日
第1页
第6页
第16页
第27页
第48页
第124页

    参见附件(1256KB,247页)。

     大忙人这样陪孩子是作家雷伯克写的关于孩子教育的书籍,主要讲述了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怎样掌握正确的陪伴技巧,教育出乐观的孩子。

    大忙人这样陪孩子内容介绍

    《大忙人这样陪孩子,半小时胜过一整天》内容简介:工作越来越忙,陪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跟您越来越疏远,其实,只要掌握陪伴技巧,大忙人也能事半功倍,轻松教出乐观、自信的孩子。《大忙人这样陪孩子,半小时胜过一整天》专为大忙人设计,《大忙人这样陪孩子,半小时胜过一整天》的方法科学、简单、易操作。用这样的方法陪孩子,大忙人的陪伴质量立刻提升:1.每次只讲一件事,千万别跟孩子的气话较真:孩子说气话时,您一定要始终围绕主题进行教育。如果孩子真想和你谈点别的,那你可以让他在主要问题(即他的不当行为)谈完后再提出来。2.全家在一起时,多加点有趣、好玩的元素:当着家人的面表扬孩子,能轻松让孩子明白家人很看重他,这样,孩子会更乐意保持自己的好行为,即使没人“监控”,也能表现好。

    每天只需半小时,您就能让孩子更乐观、更自信!快快翻开《大忙人这样陪孩子,半小时胜过一整天》,让美国资深育儿专家手把手教您掌握高效育儿技巧吧!其实,只要掌握陪伴技巧,大忙人也能事半功倍,轻松教出乐观、自信的孩子。《大忙人这样陪孩子,半小时胜过一整天》专为大忙人设计,书中的方法科学、简单、易操作。用这样的方法陪孩子,大忙人的陪伴质量立刻提升,轻松拥有温馨家庭:大忙人专用育儿宝典,迅速拉近您和孩子的心灵距离,巧妙激发孩子的自觉性!

    大忙人这样陪孩子作者资料

    雷伯克博士(Ray Burke, Ph.D.):美国知名育儿培训项目“育儿常识”的创始人,美国著名非营利性组织“男孩镇”的现任国家资源培训中心(NRTC)调研主任,同时也是五个孩子的父亲。

    罗恩赫伦(Ron Herron):两个孩子的父亲,男孩镇的家庭教师,著有多本家庭教育方面的著作。

    布丽奇特巴恩斯(Bridget A. Barnes):美国知名育儿培训项目“育儿常识”的活动统筹者,与人合著有《这样表扬,孩子进步快!这样批评,孩子改正快!》。

    大忙人这样陪孩子章节目录

    第一章

    本章导言

    1测测你正在用哪种教育方式:放纵式,严厉式,还是积极式?

    本节小结

    2.期望值要合理,孩子处处都让你满意

    本节小结

    3.跟孩子说话要具体,他才明白该怎么做

    本节小结

    4.巧用“后果”改进孩子的行为,大忙人也能很轻松

    本节小结

    5.变着花样进道理,孩子才能听进去

    本节小结

    第二章

    本章导言

    1边进道理边表扬,几分钟就能让孩子更懂事

    本节小结

    2.学会“预防式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你不操心

    本节小结

    3.想让孩子自己管好自己,不如和孩子“签个约”

    6个小贴土,让孩子不“违约”

    本节小结

    第三章

    本竞导言

    1孩子的气话别在意,你冷静之后,小家伙会更爱你

    本节小结

    2.发现错误不要急,巧妙“组正”很省力

    6个小贴土,让太忙人不对孩子发脾气

    本节小结

    3.孩子跟你发腺气?6步就让他“没腺气”

    本节小结

    第四章

    本章导言

    1.每天花一点时间,就可以教孩子最好用的社交技巧

    本节小结

    就跟孩子这样说,16项社交技巧全堂握

    2.教孩子作出“最佳决定”,再不担心孩子会学坏

    本节小结

    3.每周不到半小时,就能开个高质量的家庭会议

    本节小结

    4.加点家庭特色,家庭更有吸引力

    本节小结

    第五章

    本章导言

    1.不必做“监工”,每天交流一小会儿,孩子学习更来劲

    本节小结

    2.“好”朋友、“坏”朋友?分清之后孩子就知道该怎么做

    本节小结

    大忙人这样陪孩子截图

    目录

    前言:忙得没时间?掌握陪伴技巧,对孩子不再愧疚!

    第一章

    本章导言

    1. 测测你正在用哪种教育方式:放纵式,严厉式,还是积极式?

    本节小结

    2. 期望值要合理,孩子处处都让你满意

    本节小结

    3. 跟孩子说话要具体,他才明白该怎么做

    本节小结

    4. 巧用“后果”改进孩子的行为,大忙人也能很轻松

    本节小结

    5. 变着花样讲道理,孩子才能听进去

    本节小结

    第二章

    本章导言

    1. 边讲道理边表扬,几分钟就能让孩子更懂事

    本节小结

    2. 学会“预防式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你不操心

    本节小结

    3. 想让孩子自己管好自己,不如和孩子“签个约”

    6个小贴士,让孩子不“违约”

    本节小结

    第三章

    本章导言

    1. 孩子的气话别在意,你冷静之后,小家伙会更爱你

    本节小结

    2. 发现错误不要急,巧妙“纠正”很省力

    6个小贴士,让大忙人不对孩子发脾气

    本节小结

    3. 孩子跟你发脾气?6步就让他“没脾气”

    本节小结

    第四章

    本章导言

    1. 每天花一点时间,就可以教孩子最好用的社交技巧

    本节小结

    就跟孩子这样说,16项社交技巧全掌握

    2. 教孩子作出“最佳决定”,再不担心孩子会学坏

    本节小结

    3. 每周不到半小时,就能开个高质量的家庭会议

    本节小结

    4. 加点家庭特色,家庭更有吸引力

    本节小结

    第五章

    本章导言

    1. 不必做“监工”,每天交流一小会儿,孩子学习更来劲

    本节小结

    2. “好”朋友、“坏”朋友?分清之后孩子就知道该怎么做

    本节小结

    大忙人育儿技巧速查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大忙人这样陪孩子,半小时胜过一整天?[英]伯克博士,[英] 赫伦,[英] 巴恩斯

    著;陈枫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1

    ISBN 978-7-5499-0544-7

    Ⅰ. ①大… Ⅱ. ①伯… ②赫…③巴… ④陈… Ⅲ. ①儿童教育:家庭教育 Ⅳ. ①G7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66150号------------------------------------------------------------

    Common Sense Parenting, 3rd Edition— Using Your Head as Well as

    Your Heart to Raise School-Aged Children

    Copyright ? 1992, 1996, 2006 by Father Flanagan's Boys' Home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文版权?2011上海读客图书有限公司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经授权,本书中文简体版由上海读客图书有限公司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有限公

    司合作出版

    江苏省著作权合同登记号:10-2011-238号

    书 名 大忙人这样陪孩子,半小时胜过一整天

    作 者 [英]雷·伯克博士 [英]罗恩·赫伦 [英]布丽奇特·巴恩斯

    译 者 陈 枫

    责任编辑 吴文昊

    特约编辑 胡艳艳 许姗姗

    出版发行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市湖南路1号A楼 邮编210009)

    苏教网址 http:www.1088.com.cn

    集团网址 凤凰出版传媒网http:www.ppm.cn

    策 划 读客图书

    封面设计 读客图书 021-33608311

    印 刷 北京嘉业印刷厂

    开 本 680mm×990mm 116

    印 张 15.5

    版 次 2011年11月第1版

    印 次 2011年1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499-0544-7

    定 价 29.00元

    如有印刷、装订质量问题,请致电021-33608311(免费更换,邮寄到付)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前言:忙得没时间?掌握陪伴技巧,对孩子不再愧疚!

    也许你还在羡慕那些全职妈妈,羡慕她们有大把的时间陪孩子——别再无谓

    地羡慕了!其实,陪得多不如陪得巧,教育孩子,拼的是巧功夫!不掌握技巧,只是盲目地追求“陪久一点”而非“陪好一点”,只会让你浪费掉大把大把的时间,而且,陪孩子太长时间反而会让孩子过度依赖你,从而丧失独立性,孩子对事物

    的判断力、解决力也会大大削弱。然而,你在本书里学到的技巧却能给你正确的

    指导,让你少走弯路,并在将来做得更好。这些技巧都经过了多次的实践检验和

    科学论证,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你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没有人会比你对孩子的影响更

    大!这就意味着,作为家长,你需要付出尽量多的关爱、耐心和精力。即使这

    样,你还是会发现教育孩子是你一生中最大却最有趣的挑战。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吧!

    要想让本书提到的所有技巧奏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和孩子在一

    起,每天陪孩子至少30分钟!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教育孩子。你很快会成为称职

    的好妈妈,就是这么简单。

    你正在成为一个好家长,这过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惊险而又刺激。你对孩子

    的关心和你在本书中学到的技巧会对你的家庭产生积极的影响。即使小家伙快把

    你气疯了,你首先要做的事也是——关心他、爱护他,其次才是教育他。好好利

    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吧,因为这是你教育的最佳时机!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你提供一些最基本、最有效的技巧,比如设置合理

    的期望值、给予有效的后果、讲道理等。第二章为你提供三种方法,以鼓励孩子

    的好行为、预防孩子的不当行为。第三章则集中讨论了让父母头疼的一些问题,比如孩子做错事、发脾气或固执。这一章教你如何快速、有效地制止和改正孩子

    的不当行为,以及怎样教孩子控制情绪。另外,该章还为你专门准备了一些小技

    巧,让你在与孩子发生冲突、情绪波动很大时保持平静。第四章教你如何主持家

    庭会议、制定家庭惯例、延续家庭传统以及如何形成你独特而有效的育儿风格。

    最后一章则讲解如何教孩子正确应对学业问题、同辈压力以及媒介(电视、网络

    等)的消极影响等。

    本书在章节设置上也注重“易读性”。每小节末尾都有小结、要点回顾以及育

    儿常见问题解答等,方便忙碌的你依据实际情况来运用育儿技巧。此外,多数小

    节的末尾还为你提供了建设性的“半小时行动方案”,可以让你边学边操作,更能

    巩固所学技巧。

    任何育儿问题都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个情景、每位家长、每个孩子都是

    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为你提供的指导和建议都是紧密结合实际生活的,从而

    更便于你掌握。书中的育儿技巧适用于6~16岁的孩子。希望你能坚持使用这些育

    儿技巧,直到将其变成一种习惯。如果你始终坚持使用,你将会看到孩子可喜的

    进步!

    现在,大忙人妈妈,好好利用每天的半小时,开始出发吧!

    第一章

    把陪孩子的每一分钟都用到位

    作为大忙人,你可能没那么多时间陪孩子、教育孩子。你多么希望

    能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然而,花的时间多,实际效果却未

    必好。事实上,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你都在教育着孩子,你的一

    举一动也都影响着孩子。要想提高育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首先要掌握

    最基本、最有效的育儿技巧:了解自己目前的教育方式、设置合理的期

    望值、给予有效的后果、讲让孩子听得懂的道理。

    本章导言

    只要和孩子在一起,你就每时每刻都在教育着孩子:你可能是在教孩子怎样

    铺床,也可能是在告诉孩子不应该与其他小朋友打架;可能是在提醒6岁的孩子

    出门前要穿上外套,也可能是在正式比赛前与孩子做预演;可能是在为孩子讲睡

    前故事,也可能是在教他怎样准备晚餐;可能是在辅导孩子做作业,还可能是在

    一起讨论一部电影。不管是哪种情况,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

    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忙碌的上班族家长们经常会说:“我们真希望自己准备得更充分一些。”那

    么,为什么不在百忙之余,先花几分钟制订一份计划呢?本书将为你提供一个规

    划,它不仅告诉你该怎样教育孩子,更能让你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方式。

    这个规划需要你自始至终做到以下三点:

    意见一致——即,夫妻双方(或其他养育者)采用同样的教育方法、同等的

    包容度,在管教孩子时保持意见一致。

    贯彻到底——即,夫妻双方共同确定一种育儿方案,并始终坚持这个方案。

    这样,育儿技巧才会更有效。

    果断自信——即,不管情况多么糟糕,也不管面对多大压力,即使孩子没能

    达到你的期望,也都不要犹豫,而要始终坚持已定的育儿方案。

    1. 测测你正在用哪种教育方式:放纵式,严厉式,还是积极式?

    “管教”一词通常会被误解,提到它,人们往往会想到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泪

    水、怒吼或者冷战。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有些家长会非常生气、难过,从而表

    现过激。在这些家长看来,“管教”就是“惩罚”孩子。然而,惩罚只会在短期内有

    用,也就是说,惩罚只能暂时遏制孩子的某些不当行为。从长远来看,打骂、吼

    叫、奚落、贬低或者疏远孩子,都会产生各种家庭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破坏

    亲子关系。而且,孩子并不能从这些不当的惩罚中学到任何东西,只会害怕或疏

    远父母,或是在自己生气、难过时也出现同样的过激行为。

    除了惩罚,还有更好的管教方法。通过本书,你可以用更积极的方法来管教

    孩子,特别是在你想要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时。不过,首先来看看目前你是怎样

    管教孩子的。

    你习惯用哪种方式管教孩子?

    先想一下,当孩子做出不当行为或者你想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时,你平常是

    怎么做的?读一读下面的描述,从中选出最符合你的5个选项,然后将这5个选项

    按照从“最常使用”到“从不使用”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在旁边注明使用的频率(“偶

    尔”、“一般”或“经常”)。为了准确定义你的管教方式,请如实作答。

    当我管教孩子时——

    1.我会指导他:“你在跟我顶嘴。不许说了,听我讲。”

    2.我会和他谈条件:“如果你保证……这次就让你这么做。”

    3.我会讲道理:“我想让你这么做,因为……”或者“你要像我教你的那样去

    做,因为……”

    4.我会为孩子找借口:“这不是你的错,是你朋友不好”或者“你应该更有责任

    心,但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有点困难。”

    5.我会给予消极后果:“因为你没有按我的话去做,所以今晚不能看电视。”

    6.我会威胁他:“如果你再这样做,我就……”或者“别让我再说第二遍,否

    则……”

    7.我会直接限制他:“我知道你心里很难接受,但是说了不行就是不行。”

    8.我会给孩子评价:“捣蛋鬼!”或者“真是个大懒虫!”

    9.我会激励他:“因为这个星期你每天放学都按时回家,作为奖励,你周末可

    以晚点回来。”

    10.我会采取报复:“你给了妹妹一拳,现在你也要吃她一拳。”

    11.我会妥协:“好了好了,给你买,真受够你了!”

    12.我会让他提前做好准备:“我们来练习下吧,这样,当同学怂恿你逃课

    时,你就知道该怎样做了。”

    最常见的三种管教方法是:①放纵式;②严厉式;③积极式。总是放纵孩子

    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有弹性。严格要求孩子的父母,则不愿轻易改变对

    孩子设定好的规矩或要求。而采用积极式方法管教孩子的父母,则愿意在某些规

    矩上与孩子进行沟通,但是也会设置一些合理的界线。

    你的测试结果是什么呢?你最常用的三项管教行为又是哪些呢?如果是2、4

    和11,那么你管教孩子的方式就属于放纵式;如果是6、8和10,那么你的方式就

    属于严厉式;如果是1、3、5、7、9或12,那么你就是个积极管教孩子的家长。

    绝大多数父母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这三种方式都用过,但最常用的那三种行为

    决定了你的管教风格。

    一般来说,积极式的父母比较容易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孩子也更听

    话。本书提倡这种与孩子进行互动的教育方法,本书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你学会这

    些互动技巧,并将它们融入到你的育儿过程中。例如,如果你经常放纵孩子(与

    孩子谈条件、为孩子找借口、向孩子妥协),那么你可以运用更多的指导、限制

    和后果来改善你原来的方法。如果你对孩子太严厉(直接评价孩子、报复孩子、对孩子进行威胁),那么希望你能多跟孩子沟通,根据孩子的行为决定采取何种

    后果,同时要对孩子说明遵守规矩的原因。最后,即使是积极式的管教方法也存

    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太多的指导和没完没了的讲道理。如果你使用的是这种

    管教方式,那么你可以将家庭规范写下来,形成“文件”,这样,出现问题时也更

    能及时解决。

    掌握“积极式教育”,大幅提高育儿效率

    我们管教孩子,是希望孩子学会必要的技能(比如,怎样与人和睦相处),那么,你的教育方法就不能给孩子一种无聊的感觉,而是让他感受到学习的乐

    趣。

    本书使用的管教方法,我们称之为“积极式教育”。书中所讲的各种技巧都会

    为这种积极、有效的育儿方法打下基础,从而大幅度提升你的教育效率。

    积极式教育就是:

    关心爱护——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关心他的一切。

    详细说明——让孩子明确知道他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

    积极回应——让孩子知道他所做的事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给出实例——给孩子明确的例子,让他知道今后该怎样改进。

    确保效果——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即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相互交流——给孩子一个机会,展现他所学的知识。你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

    一个积极因素,要和他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提供信息——做孩子的导师,提供信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积极式教育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教孩子打理好人际关系,提升孩子的

    判断力,并灵活应对外界情况,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这是因为,孩

    子在被关爱与赞赏时,会比在受气或受罚时,更容易学到知识。

    积极式教育需要你明确告诉孩子他哪里做得好,为什么要继续这样做,以及

    哪里做得不好、要怎样改正等。如果你总是很愉快、平静、坚定、执著、清楚地

    传达信息,那么即使每天只陪孩子半个小时,也能胜过稀里糊涂地陪伴孩子一整

    天。

    下面是两个积极式教育的例子:

    萨利和她朋友走进客厅,谈论着班里新来的一个女孩。萨利的妈妈无意中听

    到萨利对她朋友说,以后不要和新来的女生一起玩,因为她没有穿名牌衣服。妈

    妈让她们俩坐下,一起讨论为什么不应该以貌取人。妈妈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

    内心而不是外表。于是,两个孩子决定明天放学后叫上新来的女孩一起玩。

    爸爸不让弗农去打篮球,因为他的家庭作业还没完成。弗农听了很生气,不

    停地跺脚,抱怨这样对他不公平。爸爸对弗农说他们需要讨论一下弗农的行为。

    首先,爸爸让弗农冷静下来,不要大喊大叫。弗农安静下来后,爸爸教育弗农说

    他需要学会接受别人说“不”,向弗农解释为什么学会这一点非常重要,最后告诉

    他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

    当你学习并运用了本书的技巧之后,你就会和这两位家长一样,短短几分钟

    内就能解决当前问题,并能轻松改善孩子的行为、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

    陪孩子,要用好“时间”(TIME)

    我们在前言中提到过,为了让育儿技巧更有效,你需要花时间陪陪孩子。下

    面这个方法可以迅速提升你的陪伴质量:

    T = 谈话(Talk)

    I = 指导(Instruct)

    M = 监督(Monitor)

    E = 鼓励(Encourage)

    “谈话”就是要清楚地描述孩子的行为,告诉他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需要改

    正。简单地说,就是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他该这样做。“指导”就是教给孩子一些社

    交技能,让他学会怎样为人处世。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你平时的“指导”就派上用

    场了,它可以教孩子作出正确的决定,从而帮助孩子规避错误。此外,你还要“监

    督”孩子,在孩子犯错时给予消极后果,在孩子表现好时给予积极后果。最

    后,“鼓励”就是要表扬孩子好的行为,拉近亲子关系。本章接下来的几节会详细

    介绍怎样做到这四点。

    本节小结

    要想让你的育儿工作更加成功,你就要用积极的、充满关爱的、具体明确的

    方法管教孩子,不仅要处理孩子错误的行为,还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只要你与孩子在一起,你就是在教育孩子。孩子就像海绵,即使你觉得孩子

    没听进你的话、没注意到你的行为,孩子也会把这些话语和行为完全吸收。当你

    采用积极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孩子便受到了良好的影响。

    要点回顾

    1.什么是管教?

    管教是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积极教育和指导。

    2.字母缩写TIME代表什么?

    T = 谈话(Talk)

    I = 指导(Instruct)

    M = 监督(Monitor)

    E = 鼓励(Encourage)

    3.积极式教育有什么好处?

    它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教孩子融洽地与人相处,并能教给孩子自己作决

    定、控制自己行为表现的技巧。

    半小时行动方案

    1.认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节中,你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

    学习了这些之后,你有什么新计划?

    2.作为行动方案的一部分,你要在本周多抽时间与孩子一起做些有趣的事

    情。让孩子安排活动,但是告诉孩子,这个活动不能用钱,并且要让全家人都愿

    意参与。

    常见问题解答:“如何使用积极式教育”

    我是一个单亲妈妈,是个上班族。我要怎样实施这些教育方法呢?我根本没

    有时间嘛!

    即使没有别人的帮助或支持,教育孩子也不难。虽然最初需要花点时间,但

    从长远来看,这都是很值的,因为孩子会渐渐学会更多得体的行为。这个问题也

    可以这样看待:你是愿意花几分钟告诉孩子你希望他怎样做,还是愿意在孩子为

    所欲为时,忍受愤怒、泪水和他越来越大的脾气?只要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孩子

    就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孩子的行为有所改善后,你需要花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如果用积极的方法教育孩子,而他的行为却越来越糟,我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认为自己需要一些帮助,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我们总会有需要别人指

    导的时候,特别是处理孩子的问题时。此外,你也可以打电话给孩子的老师或医

    生。

    我家孩子有轻微残疾,这本书里讲的育儿技巧可以帮助我吗?

    这些技巧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伤害,因此也可以帮助你。我们知道,智力障

    碍或身体障碍的孩子需要特殊对待。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指

    导。但是你仍然可以使用本书中提到的各种技巧,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

    2. 期望值要合理,孩子处处都让你满意

    当我们问家长们为什么要学习教育技巧时,他们的回答一般都是——希望孩

    子改掉某个缺点。例如,有位妈妈希望儿子乖乖做家务,希望女儿不要总是耍赖

    皮;有个家长则抱怨他的儿子整天玩电脑游戏,而女儿每天晚上都要煲电话粥。

    这些家长总会跟孩子说“不要”做什么:“别跟我顶嘴!”或者“你再拿起电话试

    试。”但是,如果经常关注孩子的不当行为,家庭生活就会充满冲突、抱怨和挑

    衅。

    所以,你要对孩子设定合理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比如,即使你

    没明说不许孩子玩电脑,孩子也知道你的真正希望是让他先完成作业,然后再去

    玩其他的。或者,你的女儿知道当你说“不”的时候,你是希望她能冷静地

    说“好”,而不是跟你耍赖皮。本节就教你如何让孩子明白你的想法并按你的要求

    去做。

    你期望孩子什么样?先在纸上列出来

    父母首先要明白该为孩子设定怎样的期望值。下面列出的是大多数家庭为孩

    子定的规则和期望:

    交际——与他人和睦相处,掌握问候和沟通的技巧,正确地

    与异性相处,乐于助人,行为得体,礼貌待人。

    学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上下学,言行符合学生的

    身份,按时完成作业,尊敬师长,遵守学校规则。

    家务——整理自己的卧室,帮忙准备饭菜,收拾好自己的东

    西,帮忙打扫房间。

    个人卫生——常洗澡,衣着干净、得体,打理好自己的随身

    物品。

    要设定清楚的期望值,首先要知道你目前已经对孩子做了哪些要求。你可以

    在一张纸上,花5分钟写出你已经为孩子设定好的要求,然后加上其他你认为可

    以改善孩子行为的要求。

    期望值是否合理?先问自己3个问题

    现在,就来看看你的期望值对孩子来说是否合理。首先,你要问自己一个问

    题:“我的这些期望符合孩子的年龄、能力和智力水平吗?”孩子在不同的年龄

    段,我们要设置不同的、合理的期望值。例如,要一个6岁的孩子学会摆餐具就

    是合理的,当然这需要你的指导和帮助,但它依然是合理的。然而,要一个6岁

    孩子做晚饭就不合理了,因为它不符合孩子的年龄、能力和智力水平。

    除了可以用常识判断之外,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判断一个期望值是否合理

    呢?当然有!那就是,每当给孩子设定期望值时,先想想下面3个问题,如果3个

    回答都是“是”,那么你的期望值就是合理的:

    1.你教过或指导过孩子怎样达到这个期望值吗?

    如果你没有详细教孩子怎样做,那么这个期望值对孩子来说就是不合理的。

    接下来的几节会教你怎样教给孩子各种必备技能,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式教

    育”(见第2章第2节P75),它能让孩子学会你希望他学会的东西。

    2.孩子能理解你的期望是什么吗?

    检查孩子是否理解的一种方法就是——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对他的期

    望。例如,孩子能告诉你要怎样铺好床吗?他不必复述你的原话,但是他的描述

    会告诉你他是否了解你对他的期望。

    3.孩子能演示你对他的期望吗?

    让孩子把你教给他的技能演示一遍。如果他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那么你

    的期望值很可能就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

    要让期望值更清晰、易懂,得明确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回答完上面三个问题后,如果你已经确定你的期望值是合理的,那么,接下

    来你就要确保孩子清楚地了解你的期望:首先,你要用积极的方式说你的期望

    (即“你怎么说”);然后,要始终坚持你对孩子的期望(即“你怎么做”)。

    你怎么说。如果你能明确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不是对孩子说他不该怎么

    做,那么这些期望会更清楚、更有效。也就是说,表达期望时,要用肯定句“要怎

    样做”,而不是否定句“不要怎样做”,不过你也可以在说完“不要”之后接着

    说“要”。例如,当你告诉10岁的孩子,让他“不要把课本放在走廊上”后,要接着

    说,“请把它们放在卧室的书桌上”。通过积极的肯定句,你会清楚地告诉孩子应

    该怎样做。下面是几个将期望从“不要”换成“要”的例子。

    ×不要:“叫你帮忙打扫厨房时,不要跟我顶嘴,也不要把眼睛转来转去。”

    √要:“叫你帮忙打扫厨房时,要说‘好’,然后开始打扫。”

    ×不要:“不要抢妹妹的东西。”

    √要:“如果你想玩妹妹的玩具,你就问她可不可以借你玩。如果她说‘可

    以’,那你就等她玩好了你再玩;如果她说‘不可以’,那你就先玩别的玩具。”

    ×不要:“不让你做什么的时候,你不要大喊大叫,也不要抱怨个没完没了。”

    √要:“你问我可不可以做什么的时候,如果我说‘不’,你就说‘好’。如果想知

    道为什么,那你可以礼貌地让我给你解释。”

    ×不要:“在你应该做作业的时候,不要偷偷溜去玩电脑。”

    √要:“放学回家后赶紧做作业,做完作业后才可以玩电脑。”

    你怎么做。如果孩子按照你的期望做事,那你就要及时表扬他,让他知道这

    样做是对的。比如,你想让孩子放学后立刻回家做作业,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那么你一定要表扬他,让他得到应得的奖励。

    你也要根据你对孩子的期望值改变你的行为。如果在你说“不行”后,孩子与

    你发生争执,这时你就要告知他一个后果(详见本章第4节P29)。如果你在告诉

    孩子“不行”后,有时会放任他去哭去闹,而有时你却不让他哭闹,那么,这种模

    棱两可的态度会让孩子产生困惑。

    此外,你自己也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因为这样孩子就会更清楚你对他的期

    望。如果你希望孩子在不同意你的时候仍然保持平静,那么就要给他做好榜样,即在你不同意他的观点时,你也要保持冷静。如果你希望孩子认真读书,在学校

    表现好,那你就要关掉电视,和他一起看书。

    例子:如何设定合理的期望值

    下面是两类合理期望值的例子,它们都符合孩子的年龄水平。设定期望值

    时,你要和孩子一起讨论,然后以书面形式把商定的期望值写下来。同时,一定

    要记住:不要列出太多的期望,以免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的期望:

    1.别爬到家具上,否则我就要给你点家务做做。

    2.回家后,把外套放在衣柜里,把鞋放进鞋柜里,然后,你就可以去吃点心

    了。

    3.所有人都吃过饭后,你要把你的碗清理干净,然后放在洗碗池里,这样才

    可以做别的事。

    4.自愿摆碗筷,或者在饭后帮忙把碗筷放进洗碗池里,这样,你就能多看会

    儿电视。

    5.晚上七点半开始洗漱,八点半睡觉。如果八点就能洗漱好,那么我就可以

    多给你讲段故事。

    6.打开电视机前要得到家长的允许。

    7.上完厕所要冲水,还要洗手。

    8.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电话和网络上也是一样),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

    候,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9.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将课本和学习用具准备好,第二天早上才能有充足的

    时间吃早餐。

    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的期望:

    1.做完作业并检查好后,才可以看电视、打电话或玩电脑。

    2.从周日到周四,如果每晚都学习或看书至少一小时,那么你周五或周六的

    晚上就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去玩。

    3.如果周末想出去,要提前两天问家长(如果周五出去,周三就问家长;如

    果周六出去,就周四问)。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冲突,也可以安排好家庭活动。

    4.每晚打电话、上网的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之内,晚上十点之后不能打电话。

    5.在去其他地方和做任何事之前,首先要完成学校作业和家务(比如整理床

    铺、打扫房间、叠好衣服等)。

    6.如果对我们的回答不满意,也不要怒气冲冲地和我们争执,要冷静地跟我

    们说,我们会听的。如果和我们争吵,你会失去至少十五分钟的晚上出去玩的时

    间。

    7.把脏衣服放在脏衣篮里。如果把脏衣服堆在房间,那么你就要负责晾晒下

    一篮洗好的衣服。

    8.出门之前,要先告诉爸爸妈妈:你去哪儿?要去做什么?和谁一起?打算

    什么时候回?

    家长意见一致,教育孩子时才不会白忙活

    前文也提到过,大人们保持意见一致非常重要。意见一致是指制定和遵守每

    个家庭成员都能了解并执行的家庭习惯、规矩和期望,这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促使他表现良好。

    例如,一个单亲妈妈和她的两个孩子一般都在周日洗衣服,晚上将衣服叠好

    后再一起看电视,十点钟上床睡觉。另一个家庭里,孩子们年龄比较小,每天晚

    上七点半,家长就开始准备让孩子们去睡觉:首先要关掉电视,让孩子们换上睡

    衣去刷牙;先躺在床上的,可以听爸爸妈妈讲故事;最后,在睡前唱歌,一天就

    结束了。

    像这样准确的作息时间不可能在每晚都遵循。偶尔会有一些事情打断了正常

    的作息时间,但这都是小插曲,不必太担心。一般来说,孩子能够在睡前和父母

    待一会儿的话,他们会睡得更好。

    对孩子来说,有序的日常生活可以让他明白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从而有效

    减少孩子不当行为的发生。对父母来说,固定的日常准则能让家庭生活更和谐。

    有一点需要强调:在家里,爸爸和妈妈对孩子要有相同的期望和管教方法。

    然而,有时,夫妻双方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经常会有其中一方觉得另一方对孩子

    太严格或者太宽松的情况发生。如果你和爱人对管教孩子有不同的看法,那你们

    就需要不断沟通,取得一致意见。同时要注意,双方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发生争

    执,否则,家庭生活将会出现很多问题。

    本节小结

    把你的期望明确告诉孩子,可以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使

    他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虽然孩子不可能每次都达到你的期望,但是清楚、合理

    的期望可以帮助他逐步改善行为。制定期望值时,先问自己3个问题:

    1)“我教过孩子怎样做出符合我期望的行为吗?”

    2)“孩子能口述并理解我对他的期望吗?”

    3)“孩子可以自己演示出我对他的期望吗?”

    如果这3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那么你已经成功地制定了清楚、合理的期望

    值。

    要点回顾

    1.怎样制定合理的期望?

    问问自己,“考虑到孩子的年龄、能力和智力,我该制定什么样的期望

    呢?”如果你已经作出了决定,那就回答下列问题:

    1)“我教过孩子怎样做出符合我期望的行为吗?”

    2)“孩子能口述并理解我对他的期望吗?”

    3)“孩子可以自己演示出我对他的期望吗?”

    2.你要怎样说清楚对孩子的期望?

    通过教导和示范,清楚地告诉孩子你对他的期望。如果你能正面描述这些期

    望或者做出示范,而不是告诉孩子他不能做什么,那么,这些期望往往会更清

    楚、更有效。

    半小时行动方案

    1.认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节中,你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

    学习了这些之后,你有什么新计划?

    2.下面这个练习可以动员所有家人来共同制定合理的期望值:

    家里每个人都拿一个纸袋、一把剪刀、一张纸和一支铅笔。

    在这张纸上,请每个人都写下自己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期望。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列出一些孩子对他人的期望。例如,妈妈

    可以写:“我期待一个拥抱!”爸爸可以写:“我希望周末每个

    人在出去玩之前,都能帮忙打理一下花园。”年幼的孩子可

    以要求:“我希望哥哥和我一起玩电子游戏。”

    将这张纸剪成纸条,保证每张纸条上都有一个期望。然后将

    纸条放进纸袋里,也可以在纸袋里放一些糖果。

    在纸袋上写上“抽奖袋”,然后把它放在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如果有糖果在里面,就不要放在小孩子可以够到的地方。

    鼓励家庭成员每天或每个星期从袋子里抽出一张纸条,然后

    尽力满足这个人在纸条上写的期望。

    常见问题解答:“设定合理的期望值”

    好简单一件事儿,女儿就是做不好,说多少次都没用!

    对你而言简单的行为,对你的孩子可能很难,她才多大呀!要想提高孩子的

    能力,让孩子养成固定的行为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孩子过去在这个方面

    有困难,或者孩子正在学习一个新技能,那么她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对你

    的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这要根据你女儿的年龄、发育水平及她对这项技能的

    熟悉程度来定。你可能要和女儿一起经常练习这项技能。总之,要有耐心,还要

    在她取得每一点进步时,对她加以表扬。

    丈夫希望孩子这样,我又希望孩子那样,该怎么办呢?

    如果在某个方面有不同意见,请你们私下讨论,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看看

    能否在双方都能承受的情况下各退一步,然后保证始终对孩子有同一期望。

    我从来都没对孩子抱多大期望。因此,当我要给他定些规矩时,他居然嘲笑

    我。

    要在一个从未对孩子提过任何要求的家庭里做到这点的确不容易,但也不是

    完全不可能。关键是要坚决实施既定的期望。同时,你要把你对孩子的期望清楚

    地告诉他,此外,你还可以利用后果、鼓励等方式(这些会在后面的章节中介

    绍)为你的期望保驾护航。

    我要怎样让孩子的学校配合我对孩子的期望呢?

    你可以和孩子的老师谈谈你的想法。例如,如果你想让孩子在校时也像在家

    时那样做,你就把这些要求解释给老师听,并感谢老师支持你。然后,让孩子去

    上学时带上一个“学校交流手册”,请老师在交流手册上给出分数,这样你就可以

    知道孩子在学校有没有遵守要求了。孩子回到家后,你就可以根据交流手册上的

    分数,给孩子相应的积极后果或消极后果了。

    我有个坏习惯,即,我总是对孩子说我不希望他做什么。这一点该怎样改正

    呢?

    首先,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因为家长们往往都会关注孩子不好的行为。不

    过,你已经做好了第一步,即承认自己有这种行为。接下来,你就可以为自己设

    定一个详细的目标,比如每天早晨尽量用积极的方式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做什么,在孩子放学后再说一遍,在他睡觉前再强调一次。然后,在随身携带的卡片上记

    录自己的表现。刻意这样做的原因是,它可以让你今后更注意用积极的方式表达

    你对孩子的期望。只要坚持下去,你就会更自然、更频繁地这样做了。

    每次,孩子从奶奶家回来后,都比原来更不听话了!我真烦,但总不能不让

    他再去奶奶家吧?

    不是。你可以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可以在外面也遵守在家定下来的规则,同

    时,你也要把相应的后果(见本章第4节P29)告诉孩子。孩子回家后,你要再次

    提醒他在“家里”要遵守的规矩以及你对他的期望。

    3. 跟孩子说话要具体,他才明白该怎么做

    “你怎么没大没小的!”

    “别这么淘气。”

    “我为你这个星期的表现感到骄傲。”

    “你今天在商店里表现真好!”

    作为父母,我们可能经常对孩子说这些。但是当我们用“没大没小”、“淘

    气”或“好”这些词时,孩子能听懂我们说的到底是什么吗?他可能并不知道,因为

    大多数孩子都只能理解具体的东西,那些抽象或模糊的描述会让他迷惑不解或灰

    心丧气。

    再看看上面这四句话。从这些话中,你能清楚地看出孩子到底做了些什么

    吗?对孩子说他“没大没小”,还不如说:“我叫你自己拿鞋子的时候,你从我面前

    走开,嘴里还嘟囔着‘别理我’。”想要告诉儿子他在商店里表现很好,妈妈可以

    说:“你安静地跟着手推车走,还帮我找到了要买的东西,真是太好了!”用这些

    表述,父母给孩子的信息会更明确,孩子也会清楚什么样的行为会得到父母的表

    扬,而什么样的行为还需要改正。

    像这样传达具体的信息,就是积极式教育的关键。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清楚

    地告诉孩子该做什么、该怎样做。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你也要让孩子清楚地知

    道这一点,这样他就能重复这些好行为;同样,在孩子表现不好时,你也要明确

    指出来,这样孩子就知道你希望他做出哪些改变。也就是说,你要关注孩子的一

    言一行,以准确描述孩子的行为。

    行为描述越具体,孩子越能听懂你的话

    用收音机收听球赛时,优秀的播音员会生动地描述场上的情形,让你听得津

    津有味、如临其境。他不会只是平淡地告诉你,你喜欢的那一队进门得分,他会

    详细说明四分卫是怎样从前锋争球线上踢出一个反弹球,然后再从突袭的锋线球

    员边带球前进,最后将球传到场内9米远的另一名队友手里的。优秀的播音员会

    让你“看到”场上的每一个动作。你在描述孩子行为的时候,同样要做到这么清楚

    明确。

    那么,“行为”到底是什么呢?行为是人们的动作或语言。或者说,行为是一

    个人所做的一切可以被看到、被听到或被测量的事情。但是父母们总问:“什么

    是‘可测量’的行为呢?”

    比方说:玩电脑和帮忙洗碗都是一个人的行为。通过玩电脑时间的长短以及

    洗碗的频率,你可以清楚地知道该行为持续时间的长短或发生的频率。这是清楚

    描述某种行为的常用方法。

    下面是对孩子几种行为的清楚描述,看完这些描述,你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个

    孩子做了些什么:

    “我女儿每次打电话都要一个小时。”

    “当我叫儿子做什么的时候,他撇了撇嘴,就走开了。”

    “我的孩子放学回来后,把书包放好,然后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每次在商店买东西时,我女儿总是拽着我的衣服让我给她买糖果。”

    “儿子帮我收拾碗筷,帮我洗碗,还打扫了厨房的地板。”

    方式要平等,内容不模糊,几句话就能教小家伙懂事

    为了清楚地传达信息,首先必须观察孩子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然后再明确

    告诉他哪里做得对、哪里做得不对。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用短句和容易

    理解的词语。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你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

    要想清楚地传达信息,你可以主要描述出下面各项:

    1.都有谁?谁该受到表扬?谁需要改进?

    2.发生了什么?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或改变?

    3.什么时候发生的?

    4.在哪里发生的?

    传达信息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这几点会有助于你明确地将信息传达

    给孩子:

    平等交流。不要以监控的心态去观察孩子,否则会让他心生

    畏惧。

    让孩子看着你。这样,孩子就更可能听你说的话。经验告诉

    我们,眼神交流是清楚地发送和接收信息的关键。

    看着你的孩子。这样你就可以知道孩子对你说的话有什么反

    应。此时,你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相互对视可以增

    进父母和孩子的交流。

    语气要适合当时的环境。纠正错误时,声音要坚定;表扬或

    鼓励孩子时,声音要友好、热情。

    尽量减少外界干扰。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和孩子交谈。

    现在,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模糊描述和准确描述——来描述同一个行为,来看看其中的不同吧!

    ×模糊:“比利,我们的朋友到了之后,请你懂事一点。”

    √准确:“比利,客人来了之后,你要说‘你好’,然后才能回房间玩。”

    ×模糊:“在商店里,你要乖一点。”

    √准确:“在商店里,我不会给你买糖吃,但希望你能帮忙找到我们要买的东

    西,然后放进手推车里。你也可以帮忙推车。行吗?”

    ×模糊:“雷吉,你的作文写得真好。”

    √准确:“雷吉,你的作文写得很好,句子完整,也没错别字。”

    ×模糊:“山姆,别像猪一样吃东西!”

    √准确:“山姆,你在用手吃饭,边吃还边发出很大的声音。请用叉子,一小

    口一小口地吃,不要发出任何声音。”

    以上的“准确描述”清楚传达出了孩子是怎么做的,或者他该怎么做。这能加

    深孩子对信息的理解,从而使孩子更可能在不同的场合都有得体的表现。

    本节小结

    描述孩子的不当行为时,要想做到清楚明确,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

    知道你不喜欢的只是那些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你可能会对孩子的行为感到失

    望和反感,但你始终是爱他的。这也是你愿意把正确的做法教给他的原因。

    给出清楚的信息会让你成为一个好老师,轻松地帮助孩子改变他的行为。信

    息是否明确也会直接影响其他教育技巧是否起作用。下一章中,我们会介绍另一

    个非常有用的教育技巧——后果。

    要点回顾

    1.什么是行为?

    一个人所做出的可以被看到、被听到或被测量的事情。

    2.什么叫清楚的信息?

    清楚的信息会明确、详细地让孩子知道他的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

    的。

    3.为什么父母要传达清楚的信息?

    因为这样会让孩子更理解你的要求,知道你希望他怎样做。

    半小时行动方案

    1.认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节中,你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

    学习了这些之后,你有什么新计划?

    2.下面这个练习有助于家人之间进行清楚的沟通:

    道具:一个网球和本章第2节练习中做好的“抽奖袋”。

    在这个星期里抽个时间,让所有家庭成员围成一个圈,进行

    10分钟的讨论,主要讨论家中每个人为其他家庭成员做了哪

    些意想不到的好事。同时讨论一下“抽奖袋”里的期望有没

    有不合理的。

    把网球传给每个人,谁拿到球,谁就说话。保证每个人都有

    机会发言。

    上个星期没有参与“抽奖袋”练习的人必须从里面抽出一张

    纸条,然后尽快完成纸条上的期望。

    常见问题解答:“如何说清我对孩子的期望”

    我家孩子很懒,我常常直接对他说“你很懒”,这能有用吗?

    “懒”这个字还不够清楚、详细,并不能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或

    者要怎样改正自己的行为。

    女儿知道怎样打扫她的房间,那么我还要再告诉她要怎么做吗?

    如果她清楚地知道你让她“打扫房间”这一期望,并且她也按照你的要求完成

    了这项任务,那么你可以不用再向她详细说明。但是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孩子认

    为的“干净”可能会与父母期望的相差很多。为了省去猜测,你就要详细地对孩子

    描述出你期望她做些什么,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误解。

    如果我告诉了孩子她该怎么做,那她要花多久才能自觉理解我的要求呢?

    这得看你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学习速度也不同。有些孩子学得

    快,有些则学得慢。因此,家长要有耐心,并清楚地指导、鼓励她。同时,也要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学习,让她变得更加自觉。

    我父母从来不跟我多说,我只是观察他们怎样做,然后学习。为什么我的孩

    子就不能这样呢?

    这也没什么。现代家庭的生活方式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因为家里分散孩子注

    意力的事物更多了,孩子不在家的时间也更长了,从而导致父母和孩子缺乏沟

    通。这就是清楚的沟通非常重要的原因,它可以让你和孩子的关系更紧密。

    儿子说话老带脏字,还屡教不改!我该不该强硬点?

    每一代年轻人都会使用一些脏字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

    他们可以对每个人都这样说话。你需要告诉孩子,他应该怎样分场合说话。例

    如,你可以对孩子说,当他和朋友一起玩时,就可以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但当

    他和来家做客的长者说这些就不合适了。

    4. 巧用“后果”改进孩子的行为,大忙人也能很轻松

    人的行为往往有两个动机:要么是为了让自己期望的好事发生,要么是为了

    避免坏事发生。例如,我们工作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或得到薪水。我们按时上

    班,是为了避免上司对我们有不好的印象或避免被解雇。如果我们迟到了,还收

    到了书面警告,我们会尽量避免再次迟到。这些因为我们的行为而引起的好事或

    坏事就是后果。同样,后果也可以教孩子明白他做了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后果。

    后果这项育儿工具,不仅可以鼓励孩子表现得更好,同时也能减少孩子的不

    当行为。例如,如果女儿在饭后帮忙洗碗,而你给了她一些她很喜欢的东西(奖

    励或特权),她可能会再次这样做。因为,她喜欢得到奖赏。如果儿子欺负了别

    的小朋友,你因此拿走了他喜欢的东西(不让他晚上看电视)或者给他一些他不

    喜欢的东西(额外的家务活),那么他以后就会吸取教训了。

    后果可以定义为某个行为所引起的任何事情,后果可以影响这个行为在今后

    发生的频率。但后果不是治疗孩子行为不当的万灵药,它也不能保证孩子会自觉

    地经常表现好。在育儿过程中,“后果”的真正价值不会轻易显现出来。通常需要

    通过长期正确地使用,其作用才能显现出来。

    用“后果”改善孩子的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并教孩

    子要注意事与事之间的联系。生活是充满各种选择的,而人们做出的选择会影响

    到事情的走向,也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如果父母恰当地运用了“后果”,孩子就会

    明白这一点,也就会表现得更好。

    及时使用“积极后果”和“消极后果”,孩子进步嗖嗖快

    你以前可能也用过后果,比如不让晚归的孩子和朋友出去玩;让孩子帮忙做

    家务,或者让孩子帮忙收拾碗筷,这样他才能多看会儿电视。这些都是利用“后

    果”改善孩子行为的实例。

    后果主要分为两类——积极后果和消极后果。

    积极后果指的是人们喜欢并愿意努力获得的东西。一种行为若能产生积极结

    果,那么它往往会更频繁地发生。奖励、表扬、关注和特权都属于积极后果。它

    可以是简单的几句表扬,或是孩子最喜欢的一包零食,也可以是允许孩子跟朋友

    多玩会儿。

    消极后果指的是人们不喜欢或想避免的事情,会带来消极后果的行为往往不

    会再次发生(或者不会经常发生)。撤销奖励或特权,又或者去帮家人买东西或

    是做家务等,都属于消极后果。

    决定后果是否有效主要看5个因素:重要性、即时性、重复率、程度轻重和

    关联性。正确运用这些因素,轻松就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重要性:要挑孩子喜欢的后果。

    给予孩子的后果一定要对他来说有意义。拿走或奖励给孩子一些他并不感兴

    趣的东西不会改善孩子的行为。所以,一定要知道孩子的爱好。你可以观察孩子

    平时会做些什么,比如,孩子是喜欢看动画片,还是喜欢请朋友来家里玩?是喜

    欢骑自行车还是喜欢下棋?

    √即时性:别拖延给出后果的时间。

    孩子的一个行为发生后,你应该立刻给出一个后果。如果你还没想到给什么

    后果,那你可以先对孩子说他将得到一个后果,之后再尽快告诉他是什么后果。

    尽量不要推迟给予孩子后果的时间,因为拖延会降低后果的效果,也会减弱行为

    和后果的关系。例如,如果你和8岁的女儿发生了争执,而两天之后才取消她的

    娱乐时间,那么她可能早就把当时的不当行为忘个一干二净了,还会为得到这种

    惩罚而忿忿不平。

    √重复率:后果要常换常新。

    后果的重复率也非常重要。如果经常使用一种后果,久而久之,它就可能失

    去作用。例如,假设他喜欢玩电脑,每次儿子帮忙做家务后你都让他玩电脑,那

    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他会为了得到这个“奖励”而疯狂地做家务。但是时间久

    了,他可能就不会再帮忙做家务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可能达到了饱和

    点,觉得再多玩会儿电脑也没什么意思,因此他不会为了玩电脑而去努力做家

    务。所以,后果的形式也要经常改变,以保持新鲜感。

    √程度轻重:奖励别太慷慨,惩罚也别太严重。

    后果的轻重要与行为的重要程度相符合。也就是说,给予的后果要轻重适

    当,要保证这些后果会促进或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比方说,如果你觉得允许女

    儿多打一会儿电话能激励她一周内保持房间的整洁,那你就可以将此作为积极后

    果。但是,如果女儿没有打扫房间,你就一个月内都不准她打电话,那么对于“没

    有打扫房间”这个行为来说,你给她的消极后果就太严重了。这时,一个稍微轻一

    点的消极后果(比如,不让她周末看电视)可能会更好。

    为孩子一点点的好表现,就给出非常慷慨的积极后果,则会宠坏孩子,会让

    孩子总是做得很少,却想得到很多。另一方面,如果因为一点小错误就给出过于

    严重的消极后果,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很惨。如果孩子行为不当,那你刚开始时

    可以用点小惩罚,但同时要保证这些小惩罚能有效改善孩子的行为。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掌握好后果的“度”,使后果的轻重与孩子的不当行为相符合。

    √关联性:掌握“祖母原则”。

    关联性通常被称为“祖母原则”,因为聪明的祖母在很久以前就使用这种方法

    了。那时,任何书本中都还没有这种方法的记录。这个原则是说,只有孩子完成

    了一项特殊任务后,才能获得做某项活动(孩子喜欢的事情)的权利。也就是

    说,一个活动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另一个活动。这种关联性原则适用于所有年龄段

    的孩子,来看下面这几个例子:

    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

    因为你将脏衣服放进了洗衣篮里,并且铺好了床,所以现在

    你可以出去玩了。

    洗完碗后,你就可以给你的朋友打电话。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看看怎样用以上五因素来使后果更有效:

    丽莎的爸爸从楼上下来,看见丽莎送走朋友后在收拾客厅。以前,丽莎总是

    把客厅弄得一团糟,每次都要爸爸妈妈叫她,她才去收拾。爸爸知道丽莎喜欢和

    朋友们在网上聊天,于是他在厨房里找到了丽莎,乘机教育她,说:“客厅里真干

    净呀!谢谢你记得打扫客厅。因为你记住了我们的要求,打扫了客厅(关联

    性),今晚(即时性)你可以多玩15分钟(程度轻重)电脑(重要性)。”这是丽

    莎的爸爸最初(重复率)使用的积极后果,他希望这样能再次看见丽莎的好表

    现。如果朋友走后,丽莎没有按照要求打扫客厅,那又该怎样呢?她的爸爸同样

    可以将使用电脑作为一个消极的后果。例如,他可以说:“因为你没有按我们的要

    求打扫客厅(关联性),今晚(即时性)你就要少玩30分钟(程度轻重)电脑

    (重要性)。”

    警惕“后果”的几个常见误区

    家长们可能会问:“不论怎样努力,我使用的后果对孩子一点用都没有。”有

    时,孩子的问题可能太复杂了,所以父母处理起来会感到很棘手。这时,家长们

    可以去求助专业咨询师,不过,通常情况下,后果不起作用是由几个基本原因造

    成的:五因素(重要性、即时性、重复率、程度轻重和关联性)中,有一个或多

    个因素不恰当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然而,后果不起作用还有其他原因。首先,父母有时会过多使用消极后果,过少使用积极后果。这样一来,消极后果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因为孩子渐渐会

    觉得父母是在惩罚自己,从而失去表现好的动力。所以,家长需要在积极后果和

    消极后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否则,孩子就会觉得和父母在一起一点都不开

    心,就会努力在其他地方寻找积极后果。

    其次,时间不充足也会造成后果失效。有些家长希望用了一两次后果之后,孩子能立马改善行为。但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毕竟孩子的不当行为可能有一段时

    间了,要他养成一种新习惯会需要同样多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如果孩子的行

    为没有立马得到改善,甚至变得更加糟糕时,请不要放弃。一定要有耐心,并继

    续关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才能使后果发挥作用。

    最后,有些父母区分不了特权和权利,这也会造成后果失效。孩子享有一些

    权利,比如爱、食物、衣服、住房、安全等等,这些绝对不能作为孩子不当行为

    的后果。但是,许多孩子会努力让父母觉得有些事情(如看电视、外出玩耍,或

    者拥有一部手机)也是自己应得的权利,而事实上,它们都是父母对孩子可给可

    不给的“特权”。如果父母将特权当做孩子的权利,那么父母就缩小了后果的范

    围,从而局限了自己的影响力。在下一节,我们会详细介绍一些可以作为后果的

    特权。

    先花5分钟想好积极后果与消极后果,育儿更高效

    有些家长说,真到要告诉孩子后果的时候,自己往往很难想出一个有效的后

    果,或者当时的情况很难让孩子完成这个后果。这时,你只用告诉孩子他会因为

    自己的行为得到一个后果(积极后果或消极后果)就行了。然后,等你平静的时

    候再想出合适的后果,并尽快告诉孩子。比如:妈妈正在打一个非常重要的电

    话,而8岁的儿子博比却打断了她好几次,问可不可以吃饼干。于是,妈妈让对

    方等一会儿,不要挂电话,然后对博比说:“宝贝,我正在打电话,你却打断了

    我,你要为此得到相应的后果。我打完电话后,咱们再讨论要给你什么消极后

    果。”当你对孩子感到生气的时候,这样做也会给你足够的时间平静下来,避免给

    予孩子的后果过于严重,比如:“你又打扰我。回房间去,今天别想踏出房间一

    步!”

    除了这种方法外,你还可以提前想好积极后果和消极后果,甚至可以在纸上

    列出孩子可以得到或失去的特权、家务等,以此作为对孩子行为的奖励或惩罚。

    如果你能在平静的时候提前想出后果,那它们会更有效,这也可以让你避免一气

    之下使用过重的后果。

    另外,你也要尽可能让孩子提前知道什么行为对应什么后果,特别是那些你

    关注的行为,包括经常发生的行为(比如和你顶嘴)和偶尔发生但性质严重的行

    为(比如打其他小朋友)。和孩子一起聊聊,看看他希望自己表现好时得到什么

    奖励,表现不好时又能承受住什么处罚。然后将讨论出的“后果列表”贴在冰箱上

    或孩子房间内,用来时时刻刻提醒孩子。不过,孩子不用知道可能出现的每一种

    后果,重要的是让他知道,他做出某些行为之后总会得到一定的后果。

    告知积极后果要热情,给予消极后果要平静

    怎样告诉孩子后果,这与给孩子什么后果一样重要。不论孩子得到的是积极

    后果还是消极后果,只要方法用得对,就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告诉孩子积极后果时,你要充满热情,并带有自豪感。要让孩子深刻感受到

    你对他的欣赏,这是激励孩子的一个有效方法。如果孩子能从开心、热情和真诚

    的父母那里得到积极的后果,那么他也会积极地做出回应。

    给予消极后果时,家长的语气应该平静、坚定,让孩子知道这是个严肃的问

    题。家长一定不要在生气时告诉孩子消极后果,否则,孩子不好的行为往往还会

    继续。因此,在给出消极后果时,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大叫,语

    速不要过快,不要指着孩子,也不要骂孩子。总而言之,就是不要让你自己的行

    为使本来就不好的后果变得更让人觉得恐怖。此外,给出消极后果之后,你还要

    再回顾一下自己的行为,想想自己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

    实践证明,孩子面对会鼓励人的、冷静的、有同理心的大人时,即使被给予

    了消极后果,孩子也会平静地接受。本书第3章第1节(P101)专门给了家长一些

    建议,指导家长怎样在与孩子发生不愉快时保持冷静。

    7个小要点,让大忙人给孩子的后果合理又有效

    下面这些要点,可以让你知道在给予孩子后果时,如何让后果更有效:

    1.清楚。确保孩子非常清楚他做了什么事才会得到这种后果。

    2.一致。不要在这种行为第一次出现时,给孩子一个很严重的后果,而在它

    第二次出现时又完全忽略这种行为。

    3.简明。不要长篇大论,特别是面对年幼的孩子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

    情况中,冷静地告诉孩子他做了什么,以及会有什么后果。

    4.坚持。如果你为孩子制订了一个奖励计划,并确保他在做了该做的事后能

    得到一个积极后果,那么同样,如果你告诉了孩子处罚方式,一定不要因为心软

    而免除处罚。如果你觉得给的后果太重了,或是因为太生气了才这样做,那你就

    要向孩子道歉,并适当地调整处罚。而如果给予孩子的后果是合理的,就不要做

    任何更改。

    5.同理心。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生气或伤心,特别是当你给孩子很严重

    的处罚时。这样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你的后果。

    6.让你的行为与所给予的后果相符。告诉孩子积极后果时,家长要心情愉

    悦、充满热情,让孩子知道自己做对了事,特别是当孩子做了以前不会做或者不

    愿做的事情时,家长更要热情,因为孩子的一点点进步都值得表扬。告诉孩子消

    极后果时,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吼叫,要用坚定、实事求是的语气说话。大喊

    大叫是不理智的行为,因为在你歇斯底里地吼叫时,孩子听不出你要说什么,只

    知道你在生气。所以,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负面情绪哦!

    7.不要给予“集体后果”。“集体后果”非常没有效果。一群孩子的行为表现一

    模一样,或者他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同样后果的刺激,这种事情的发生概率几乎为

    零。所以,你最好找出不同的方法,从而可以分别激励每个孩子。

    嘴上说说不起效,直接给予后果才可靠

    “如果再这样做,你就别想玩游戏。”

    “你知道我们不希望你那么做。下次再这样,你就别想和朋友出去玩了。”

    “不要让我说第二遍,否则,我就……”

    像上面这样的警告是起不了作用的。事实上,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慢慢养成坏

    习惯,因为孩子很快就会知道你只是吓唬吓唬他,所以就会不理会你的警告,继

    续我行我素。这样一来,你给孩子的后果就会失去作用,你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也

    会大大下降。

    如果你跟孩子说,要是他做了什么不当行为,就不让他玩游戏,那么,不当

    行为发生后,你就要立刻不让他玩。这会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而哪些是

    错的。同时还可以让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否则,你的警告不仅会让

    孩子困惑,还会鼓励孩子去测试你的忍耐限度:“我觉得可以完全不理会这些。妈

    妈这样警告过我三次了,但是到现在什么都没发生。”

    积极后果要适度,激励作用才更大

    积极后果是大忙人最好的朋友,因为它可以鼓励孩子经常做出家长期望的行

    为。但是,如果积极后果用得太频繁,或者在孩子做出不当行为后还给出积极后

    果,那么这一招有时就会不起作用。一般来说,积极后果应当是给孩子的特权或

    奖励,也就是孩子喜欢的或想要的东西。

    当你给出积极后果时,孩子会觉得你很公平,会因此受到激励,从而更愿意

    听你的话。他也开始认识到,按你的期望做事会让他“有好事发生”。此外,给孩

    子积极后果还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眼中,奖惩分明的家长才是公平、称职的家长。经常使用积极后果的父母也往往更开心,教育孩子也更省心。

    是贿赂还是积极后果,看看动机就知道。

    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积极后果是家长用来贿赂孩子的一种形式。事实上,贿赂和积极后果之间的区别很大。当把奖励作为阻止某种不当行为再次发生的手

    段时,奖励就变成了贿赂。例如,为了让孩子不要在商店收银台前哼哼唧唧,家

    长就给孩子一块糖,这就是贿赂。这种情况下,父母可能觉得一定要做些什么才

    能阻止孩子:“好吧,拿块糖吧,然后闭嘴!”结果是,孩子的不良表现反而获得

    了奖励。虽然一块糖的确让孩子变安静了,但下次父母在收银台前排队时又会出

    现什么情况呢?是的,孩子又会在那儿发牢骚,吵着要一块糖。因为通过之前的

    经历,孩子知道,只要不听话,自己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

    而积极后果一定是要在正确行为发生后,才能奖励给孩子的。也就是说,孩

    子只有在表现好或者听父母的话后,才能得到积极的后果。要记住,积极的后果

    不是为了让孩子在今后表现好,或停止某些不当行为而奖励给孩子的,否则就成

    了贿赂。

    量身打造积极后果,教育起来更轻松。

    对同一个积极后果,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喜欢的,因为有些积极后果对这个孩

    子来说可能是奖励,而对那个孩子来说可能又不是。参考下页(P40~P41)的“特

    权列表”和“不花钱的积极后果”,看看你的孩子喜欢做什么,然后在纸上写下孩子

    的爱好。随身带着这张纸条,直到你想出更有用的积极后果来奖励孩子。

    巧妙搭配行为与后果,轻松改善孩子的行为。

    与积极行为相符的积极后果,更能让孩子保持良好表现。例如,儿子想玩电

    脑、不愿做作业,而如果哪天他一吃完饭就去做作业,那么你可以在他完成作业

    后奖励他多玩15分钟电脑。这样一来,你就正确地将后果与他不愿做的事情联系

    起来。当孩子知道某种行为会让他得到某种积极后果时,孩子的行为更容易得到

    改善。下面(接P41)给出了一些相符的行为与后果,并给出了搭配原因。

    行为:由于晚归而受到惩罚,女儿一连3个星期都按时回了家。

    特权列表

    娱乐活动——孩子平时喜欢什么活动:玩电子游戏或电脑游戏、打

    棒球、看情景喜剧、做曲奇饼,还是看书?

    私人物品——孩子喜欢什么东西:移动电话、特制服装或者其他衣

    服或饰品、唱片、影碟、书、棒球卡、电视游戏、连环漫画册,还是玩

    具?

    特殊活动——孩子喜欢哪些特殊活动:游泳、去动物园、电影院,还是留宿朋友?

    特殊食物——孩子最喜欢的食物和饮料是什么:爆米花、雪糕、比

    萨、可乐、糖果、饼干、燕麦卷,还是果汁?(永远不要用正餐作为积

    极的或消极的后果,因为孩子有权正常饮食,这是不可剥夺的权利。)

    身边的人——孩子喜欢和谁在一起:你、朋友们、祖父母,还是孩

    子的兄弟姐妹?孩子和家人、朋友、老师以及其他对孩子非常重要的人

    之间的关系,是你可以利用的、力量非常强大的刺激剂。因此——多多

    利用这些关系吧!

    关心方式——孩子喜欢从你那里得到哪些特殊的口头或肢体上的关

    心:拥抱、微笑、一起度过一段时间、赞扬、拍手击掌,还是竖起大拇

    指?

    其他奖励——孩子还有什么其他喜欢的东西、感兴趣的事物或者愿

    意花时间做的事情?他有什么一直想试试但没有试过的爱好或者体验?

    不花钱的积极后果

    晚睡 选择早餐要吃的谷类食品

    晚归 让房间乱一天

    让朋友在家玩 听音乐

    去朋友家 看喜欢的电视节目

    多看一会儿电视 外出活动

    做不能经常做的事情 在卧室里学习或者边学习边听音乐

    晚上让妈妈或爸爸讲故事 晚上看书到很晚

    和哥哥或姐姐一起玩游戏 多打一会儿电话

    睡懒觉 吃些特殊小吃

    邀请朋友在家进行露天烧烤 去图书馆、宠物店、公园等

    周末与朋友去购物 父母答应一项特别要求

    晚上和朋友出去玩 多玩一会儿电脑

    在客厅吃零食 家人聚餐

    骑车或钓鱼 逛街

    积极后果:在某天晚上可以晚归30分钟。

    原因:严格遵守宵禁规则,于是以延长晚归的时间作为奖励。

    行为:没有人让10岁的儿子穿好睡衣上床睡觉,孩子就自觉地这么做了,并

    且没有任何抱怨。

    积极后果:多给他15分钟,让他安静地在床上玩或看书,然后再关灯睡觉。

    原因:在没有他人提醒的情况下,孩子按时睡觉,家长应该允许他在关灯之

    前做点其他的事。

    行为: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11岁。他们经常争吵,不能好好相处,但

    他们却在后院好好玩了一个小时。

    积极后果:经你同意后,他们一起选了一部电影,那你可以在他们看电影时

    给他们拿点爆米花。

    原因:这种后果既鼓励了兄弟姐妹间的相互合作,同时也在奖励他们能好好

    相处。

    消极后果要公平,孩子改正更快、更轻松

    表现不好时,孩子应该接受消极后果。我们已经指出,如果家长坚定、公平

    地告诉孩子他应该接受的消极后果,那么这些后果会更能减少孩子的不当行为。

    消极后果不能与惩罚混淆。惩罚包括一些不好的行为,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肉

    体上的痛苦(打屁股)或者剥夺孩子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不让孩子吃晚饭)。

    这些行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惩罚孩子。然而,消极后果是人性化的,对孩子无

    害,主要是为了教育孩子。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父母可以给出的消极后果主要

    有两种——撤销特权和增加家务活。

    撤销孩子的特权,也是一种好用的消极后果。

    将撤销孩子某项特权作为消极的后果对大多数孩子都有用,因为这样往往能

    直接将行为与后果联系起来。例如,如果你的两个儿子因为争遥控器而吵个不

    停,那你可以关掉电视直到他们和好,或者一整晚都不让他们看电视。如果他们

    是第一次发生这种冲突,你可以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为争遥控器而吵个不

    停。现在,先关掉电视,等你们俩冷静后并且找到解决办法了再来找我。”

    如果你想知道可以撤销哪些特权来作为消极后果,你可以参考前面的“特权列

    表”。

    巧妙增加家务活,孩子的责任心会更强。

    将增加家务活作为消极后果,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并掌握一些社交技

    巧。做家务会花费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这些时间孩子原本可以用来玩。这样,孩

    子就能从中学到,为了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他就不能再做那些不当行为。

    理论上来说,家务活要与不当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同时还要侧重于孩子需要

    练习的技巧。例如,你让儿子回到家时要脱掉鞋子。如果他没按照要求做,那你

    就可以叫他扫地板。这样,他做的家务与他的不当行为相关,那他以后就会学着

    听你的话。

    增加家务活的过程应该简单、易操作。比如,女儿应该收拾好她的衣服,而

    不是随便扔在地板上。如果她不按要求做,你可以让她整理出每个房间的脏衣服

    并放进盆子里。让她做这个家务活是为了改正她的行为,教她履行自己的责任以

    及按要求做事。

    想出一个与不当行为相关的后果并不是件容易事,当然,孩子做错事后,也

    并不是一定要给予他消极后果。家务活也不一定非要与孩子犯的错误联系起来才

    会有效。例如,女儿周末很晚才回家,你要让她知道,只有完成她日常的家务

    活,而且下一周要每天都按时回家,她下周周末才能出去玩。虽然让她按时完成

    家务活与她不按时回家没有关系,但这种后果让人有助于减少她今后不当行为的

    发生。

    下面这些例子是增加的家务活与孩子的不当行为之间的实例:

    行为:三个月内,女儿第3次摔坏了她的眼镜。

    家务:可以让她负责遛狗、打扫狗屋、喂狗,用自己挣的钱买新眼镜。

    原因:照顾家里的宠物有助于培养女儿的责任心。

    行为:几个孩子为使用电脑而发生争执。

    家务:他们要一起洗完一堆衣服,同时要想出解决办法。

    原因:一起工作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和平相处。

    行为:你的儿子和女儿冲着对方喊叫,都说上次的餐具是自己整理的。

    家务:接下来的三天,他们要一起整理餐具。

    原因:经常一起做家务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怎样与他人相处,并且在实际生活

    中锻炼与人相处的能力。

    下面列表里是一些可以作为消极后果的家务活,适用于年龄稍大的孩子。要

    注意的是:增加的家务要不同于孩子平时经常做的家务,因为平时的家务就是他

    的责任,或是他自愿去做的(也就是孩子喜欢做的事情)。

    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家务活

    折叠干净衣服 擦窗户

    整理干净衣服 打扫走廊

    帮另一个家人铺床 清洗垃圾桶

    用吸尘器打扫一个(或几个)房间 帮助弟弟或妹妹收拾玩具

    用小型除草机给草坪除草 洗碗,并把碗摆放整齐

    倒垃圾 打扫厨房

    清扫房间 打扫食品储藏室

    打扫家具上的灰尘 清洗冰箱

    你要决定应该让孩子多久做一次家务,然后明确告诉孩子要做什么。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还要根据孩子行为的严重程度,来设定不

    同程度的家务。记住,要尽可能用最小的后果来改变孩子的行为。

    另外,还有一个做家务的好方法,即“家务罐”:在纸条上分别写上各种家务

    名称,然后将这些纸条放进一个罐子里。当孩子表现不好时,你可以让他在“家务

    罐”里抽出一张纸条来决定要做什么家务活。这种方法让给予后果的过程变得简单

    起来,因为各种后果都是已经准备好了的。

    你要提前告诉孩子什么是“家务罐”以及怎么用它。许多家长用“家务罐”来处

    理孩子常犯的一些错误,比如顶嘴或拖延时间。有些家长等孩子完成家务后,就

    把刚才抽出的那张纸条扔进另一个罐子里。这样,等第一个罐子空了,另一个罐

    子就可以用了。

    消极后果要用对,才能减少孩子的不当行为。

    有时,家长把积极后果和消极后果相混淆。其实,积极后果是增加某个行为

    的发生频率,而消极后果是减少某个行为的发生频率。如果某个行为没有再出

    现,或者不经常出现了,那么就是你给的消极后果起了作用。如果不当行为仍然

    在继续,或者出现得更频繁了,那么你给孩子的可能就是积极后果,或者是这个

    后果在程度轻重、即时性、重要性、重复率或关联性上出了问题。

    有位妈妈对我们说,她6岁的孩子在教堂里总是坐不住,经常说话。一天,在教堂里做礼拜的时候,她告诉孩子,如果再这样,下次就不带他来教堂了。于

    是,孩子像发疯了一样在那里动来动去,嘴上还说个没完,因为他从一开始就不

    想去教堂。所以,这位妈妈使用的“消极后果”反而鼓励孩子做出了更多不好的行

    为。妈妈希望阻止的行为(乱说乱动)反而增加了,因为对孩子来说,不去教堂

    比去教堂更好。妈妈事实上给了孩子一个积极后果,而忽视了一点,即给予孩子

    的后果一定要对孩子自身有意义。

    下面是给这位母亲的建议,她可以:

    撤销孩子的特权:如果她的儿子在教堂里乱动、不停地说话,那么回家后就不让他和朋友一起玩。

    增加家务活:如果他在教堂里乱动、不停地说话,礼拜做完

    后,他得帮忙打扫教堂里的长凳。

    这位母亲把这两种方法都试了试,结果都起了作用。虽然孩子仍然想动动屁

    股或啪嗒一下小嘴,但还是知道要乖乖坐在教堂里。

    一定要留心观察一个后果对孩子行为的影响。如果不当行为出现的次数开始

    减少,或者完全没有了,那么你给孩子的消极后果就是有用的。此外,要记得经

    常改变给孩子的后果,即使是有效的后果也要注重多样化,这样才能吸引孩子。

    “雪球效应”很过分,孩子不听很正常。

    消极后果有一个问题,就是家长有时会忘记什么时候该停止这些消极后果。

    如果一个后果不起作用,家长往往会尝试另一个更严重、更残酷的后果。如果不

    好的行为还在继续,深感沮丧的家长就会在原来的消极后果上继续给孩子其他的

    消极后果。这种循环可能会失去控制,最后导致消极后果太过严重。我们把这种

    情况称为“雪球效应”,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艾米拒绝打扫她的卧室,爸爸因此一个星期都不让她打电话。第二天,艾米

    的房间还是一团乱,爸爸又不让她一个星期看电视。艾米还是不愿意收拾房间,爸爸非常生气,也非常失望。于是,他把艾米不能打电话的时间又延长了一个

    月,把不能看电视的时间也延长了一个星期,还告诉她,不把房间整理干净,她

    就别想走出她的房间。

    这一连串的消极后果成了孩子的灾难!在一天内,这个女孩几乎失去了所有

    与外界交流的方式!她同时也失去了改正自己行为的动机。这个例子非常清楚地

    告诉我们,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如果家长所使用的消极后果对孩子没起作

    用,家长便会渐渐失去理智,愤怒和无计划的后果会像滚雪球一样,把问题弄得

    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当你感到有压力、泄气或者失望的时候,不要给出一连串越来越严重的消极后果。你应该退一步思考,冷静下来,看看你

    用来解决孩子不当行为的后果到底有什么效果。如果有必要,可以换成另一种后

    果,同时也一定要保证不让它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记住:更严重和更残酷的方

    法,不一定有更好的效果。而且,你自己是孩子的榜样,你的表现会影响孩子日

    后调节自己负面情绪的方式。

    一笔勾销

    如果你给出的后果已经无法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一笔勾销”。这

    就是说,孩子得到的所有消极后果都要停止,孩子得到的特权也一样要

    被取消。你可以给孩子机会,让他在当天或第二天帮忙做家务或者表现

    好一点,他就能重新得到被你“冻结”的特权。

    在上面的例子中,爸爸给出的后果非常不合理——他不应该给女儿那些限

    制,女儿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去照做——因此,他需要退一步思考,和艾米谈谈,并为他的不冷静向女儿道歉。同时,他应该给女儿一个向他道歉的机会,然后按

    照下面这个方法做:

    首先,当艾米打扫她的房间时,她已经迈出了弥补错误的第一步,爸爸应该

    鼓励她这种做法。他可以将后果改成“可以打电话,但不能打那么长时间”。例

    如,如果在20分钟内她一直在听爸爸说话,并接受了爸爸的批评,开始整理房

    间。这样,爸爸就可以让她打15分钟的电话。其次,因为艾米拒绝做爸爸要她做

    的事,为了证明她能够很好地按要求做事,也为了重新获得在家失去的自由,她

    可以帮爸爸打扫院子。如果她完成了这两个任务,她就可以重新获得失去的权

    利。为了让艾米一直保持房间的干净、整洁,爸爸可以使用“祖母原则”——如果

    艾米的房间干净、整洁,她那天就可以打电话、看她喜欢的电视节目。否则,她

    就没有这些特权。

    结果是,艾米的房间不再是乱糟糟的了,比以前要干净得多。这时,爸爸也

    就清楚了,不论房间是整洁还是脏乱,他都能给艾米合适的后果,并且知道什么

    时候该使用什么后果,从而也就学会了避免出现“雪球效应”。

    本节小结

    恰当的后果能教孩子学会正确的行事方法,有助于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减

    少不当行为。为了让后果对孩子起作用,需要考虑5个因素:重要性、即时性、重复率、程度轻重和关联性。

    有效地使用积极后果的次数越多,孩子就越可能进步。对孩子来说,最好的

    积极后果其实是你的表扬和关注。如果你经常关注孩子好的一面,你就会发现“积

    极后果”真的很有用!

    要找到有效的、合适的消极后果,对父母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只要

    花点时间和心思,还是不难的。如果孩子表现不好,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

    在气头上做出错误的反应,你可以用撤销特权或增加家务的方法来改善孩子的行

    为。此外,一定要理智、公平、一致地使用消极后果,不要让消极后果像雪球一

    样越滚越大,最后变得完全不合理,否则只能是浪费时间,对孩子的行为起不到

    任何的改善作用。

    同时,要确保你使用的后果多样化,这样才能让孩子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好奇

    心。除了能拉近亲子关系之外,后果也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

    要点回顾

    1.你可以用什么来改善孩子的行为?

    积极后果和消极后果。

    2.消极后果有哪两种?

    撤销特权和增加家务。

    3.有效的后果有哪5个重要因素?

    重要性、即时性、重复率、程度轻重和关联性。

    半小时行动方案

    1.认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节中,你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

    学习了这些之后,你有什么新计划?

    2.与孩子一起动动手,做一个装积极后果的“任务罐”和一个装消极后果的“任

    务罐”,在孩子表现好或表现不好时,你可以使用这两个“任务罐”。

    搜集材料:两个空塑料盒或带盖的罐子、各种颜色的卡纸、胶带或胶水、彩笔。

    把家里的人都召集起来,让孩子在一张空白纸上列出他喜欢

    的事物(包括一切让他觉得开心但又不用花钱的事物,比如

    看望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多打一会儿电话或者晚点睡觉等),然后让他写出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让孩子装饰两个罐子(如果孩子的年龄太大了,不喜欢装饰

    罐子,可以省掉这个环节),并分别贴上标签,然后再让孩

    子把上一步中写的东西分别抄在小纸条上,分类装在“积极

    后果”和“消极后果”罐里。如果你希望每个孩子用到的后

    果都不同,那你可以让每个孩子使用的卡纸颜色不一样。

    为孩子准备一些零食,好为这个活动增添乐趣。不要花太长

    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如果没有完成,可以下次再接

    着做。

    “任务罐”做好后,让孩子从“积极后果罐”中抽出一个纸

    条,作为他帮你做“任务罐”的奖励。

    常见问题解答:“如何给予恰当的后果”

    我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给不起孩子贵重的积极后果,我该怎么办呢?

    可以用不花钱的后果。许多活动和特权都可以作为非常有效的积极后果,而

    且不需要花钱,比如允许孩子与朋友一起玩、和孩子一起去公园散步、多看一会

    儿电视等。要记住,你的陪伴和关注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奖励。

    我把所有我能想到的消极后果都用过了,但对孩子一点用都没有。现在要怎

    么办呢?

    后果是否有效,这与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有关。例如,如果过去你一直在惩

    罚孩子,那他可能会觉得你只是在挑刺儿而已。那么,现在就开始这样做吧:当

    你看到孩子表现好时,一定要多给孩子一些积极后果,同时,也得要求自己为孩

    子做好榜样。挑个合适的时机,与孩子一起聊聊天,跟他说说你的期望,同时在

    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也要平静地说这些话。这可以大大改善你和孩子之间的关

    系,也会让你给出的消极后果在今后更有用。

    你们说可以用“特别点心”作为积极后果,但我不让孩子吃任何零食,不过他

    随时都可以吃水果。这种情况下,我要怎样做呢?

    没关系,你可以使用其他后果。我们列出的后果只是作为参考,你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采用适合你家的方法。

    孩子不是应该做他本来就该做的事吗?我父母就从来没有因为我做家务而奖

    励过我——他们只会在我没做时揍我一顿!

    也许孩子的确是应该做一些事情,但是有时他并不需要做这些。告诉孩子一

    些积极后果可以鼓励他继续做这些事。一旦孩子学会这些事,并习惯了一直这么

    做,那么你就可以减少或停止对他做家务的奖励。

    我的孩子只想要一双新运动鞋,但是我买不起,该怎么办呢?

    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你不一定要给孩子买些什么,你可以表扬他,并偶尔

    让他做做家务得到点零花钱,积累起来,他就可以买双新运动鞋了。

    5. 变着花样讲道理,孩子才能听进去

    “为什么我要洗碗?”

    “为什么我今晚不能晚点睡?”

    “为什么不让我和朋友发短信?”

    “为什么”是大多数孩子经常用的词。有时,你会被孩子不断的“为什么”搞得

    头昏脑胀、大为光火,你会觉得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性受到了质疑,或者孩子

    就是想把你逼疯!但是对所有人,特别是孩子来说,问“为什么”是很正常的。孩

    子并不是想把你逼疯,他只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想。给孩子讲讲道理,可以在

    你们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减少你和孩子间的争论。

    先从你的角度来举个例子。比方说,假如你的上司为了某个项目要你加班,却不告诉你原因。你可能会很恼火,甚至会觉得他是在处罚你。但是,如果你的

    上司向你解释说,这个项目的完成日期提前了,要明天早上上班前就得完成,那

    么你会更理解他的要求,也不会有任何抱怨。对孩子来说也同样如此。因此,为

    了减少自己和孩子的困扰,你要提前对孩子讲清道理,这样就可以避免他问“为什

    么”。

    什么是道理?

    道理就是一些话,它有助于人们理解自身的行为与因此而引起的后果之间的

    关系。讲道理是一项育儿技巧,具体方法会在后文讲到。在要对孩子说明为什么

    要这样做的时候,都可以“讲道理”。

    “普通的道理”和你要给孩子讲的道理,即“孩子的道理”,是不一样的。“孩子

    的道理”主要为了适应孩子的想法或理解能力。例如,要一个大人打扫房间的道理

    可能是,“把房间打扫干净,就会给客人一种整洁的印象。”而一个给孩子讲的道

    理可能会是,“如果你保持房间干净,我会允许你邀请朋友来家里玩。”

    为什么要讲“孩子的道理”?

    告诉孩子一些道理,有助于让孩子将自己的行为与后果(积极后果和消极后

    果)联系起来。这些道理可以帮孩子理解一点,即只用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他

    就可以控制事情的发生。如果孩子知道一个好行为会对自己或他人带来哪些好

    处,那么他今后会更愿意那样做。同样,如果孩子知道一个不当行为会给自己带

    来麻烦,那他今后也不会再那样做。

    讲“孩子的道理”有以下好处:

    如果你给孩子讲道理,他会觉得你很公平,特别是在你教育

    他的时候。讲道理可以让孩子知道,你教给他的东西会对他

    有直接影响,会让他了解到某些行为是怎样帮助或伤害到自

    己的。

    给孩子讲道理,有助于孩子的德育发展。当你告诉他他的行

    为是怎样影响到别人时,你同时也是在教他学会思考,而且

    也是在培养他为别人着想的能力。

    当你花时间对孩子讲道理时,你也是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会觉得你有耐心、很关心他,是真心想帮助他。

    给孩子讲的道理有哪几种?

    给孩子讲的道理可以分为3种,但具体讲哪种道理取决于孩子的心智发育水

    平,以及你对孩子的期望。

    1.讲对孩子的好处。

    这种道理会让孩子知道某种行为会直接带给自己什么好处,如:“如果你把送

    报赚来的钱存起来,就可以买辆新自行车”,或者“如果你帮我清理桌子,你就可

    以在晚饭后和朋友出去玩。”你可以经常用这种方法对年幼的孩子讲道理,因为在

    这个阶段,他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思考的。

    2.讲对孩子的坏处。

    这种道理给孩子指出了其行为会带来的不好的结果,如:“如果你和朋友打

    架,那他可能以后再也不想和你一起玩了。”有些时候,告诉孩子会出现的不好结

    果是有必要的。当你必须指出后果的严重性(比如安全问题)时,告诉孩子这些

    不好的结果会非常有用,(“如果在购物中心和我走散了,你可能会迷路。”)但

    是,作为一般性的指导,不要过度强调不好的结果,你应该尽可能用积极的方式

    对孩子说明不好的结果,例如,你可以说,“如果晚上早点睡觉,明天早上起来就

    会更有精神。”

    3.讲对他人的影响。

    当你给孩子讲这种道理时,你同时也是在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是让孩子学

    着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从而引导孩子去思考:如果别人对自己做了同样的

    事,自己会有什么感受呢?如:“你给贾马尔取外号,他会很难受的。”这种讲道

    理的方式对培养孩子的道德感和价值观很有好处,但对年幼的孩子可能不太有

    用,因为他们的心智发育还不太健全,不能学会换位思考。不过随着孩子年龄的

    增长,他对他人的同情心也会逐渐树立起来。

    例子:怎样让孩子听你讲道理?

    如何在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方式讲道理?下面这些例子会让你更加明了。

    讲对孩子的好处:

    1.“做得太好了,桑迪。你接受了我的批评,去换了条裙子。你愿意接受批

    评,说明你长大了,可以承担更多责任了。”

    2.“戴恩,你没按我第一次要求的那样做,所以你要少看1小时的电视。如果

    你按要求做了,很快就能重新得到看电视的时间。”

    3.“卡洛斯,下次生气时,做几次深呼吸。这样就可以避免把事情弄得更

    糟。”

    讲对孩子的坏处:

    1.“做得太好了,桑迪,你接受了我的批评,去换了条裙子。如果你不肯接受

    批评,往往就会有更多的批评。”

    2.“戴恩,你没按我第一次要求的那样做,所以你要少看1小时的电视。当你

    不按要求做事的时候,你就少了一次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3.“卡洛斯,下次生气时,做几次深呼吸。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你会遇

    到更多的麻烦。”

    讲对他人的影响:

    1.“做得太好了,桑迪,你接受了我的批评,去换了条裙子。你能接受我的批

    评,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2.“戴恩,你没按我第一次要求的那样做,所以你要少看1小时的电视。能按

    照要求做事,说明你遵守我们的家庭规则。”

    3.“卡洛斯,下次生气时,做几次深呼吸。这样,你就不会乱发脾气,也不会

    伤害到别人了。”

    给孩子讲道理的时间最好挑在两个人都很冷静、心态很好的时候,你可以边

    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边给他讲道理,这时,孩子最愿意听你说话。当孩子做错

    事时,如果你们双方都能很平静地一起讨论为什么有些行为可以接受而为什么有

    些又不行,孩子可能会更听你的话。

    7个小贴士,讲孩子听得进去的道理

    如果你对孩子说:“你要把房间收拾好,因为我跟你这样说过!”你可能以为

    这已经是讲道理了。但是,这个道理并不能对孩子今后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有

    效的道理有以下7个特性:

    1.说说孩子看重的事。

    道理要有用,就必须要讲在孩子看来很有意义的事。如果你的孩子喜欢运

    动,你就可以讲与运动相关的道理,如:“如果你这样做,你的足球教练就会注意

    到这点,也就会给你更多练球的机会。”如果十几岁的女儿想在周末找份兼职,你

    可以对她说明掌握一个特殊技能会对找工作有很大帮助,如:“知道怎样做自我介

    绍,会让你未来的老板对你有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这些道理不仅让孩子明白某件

    事对自己的好处,还可以激励孩子。

    2.简明扼要,一个道理就足够。

    如果道理太长,孩子会觉得你是在说教,于是就会不理睬你。同样,也不要

    摆出一堆道理,一个就足够。如果你说:“如果你按照要求做事,别人就会认为你

    很可靠,老师也会觉得你适合做领导,同时你也可以早点完成任务,有更多的自

    由时间。”你说这么多,孩子可能一个也记不住。

    3.说点更实际的,别扯太远了。

    对一些孩子来说,你讲的道理得是他们希望发生的事情。不要说“和大家一起

    分享,每个人都会喜欢你的”,你可以说点更实际的,比如“如果你和朋友们一起

    玩你的玩具,他们也会和你一起玩他们的玩具的。”为了让你讲的道理更有说服

    力,你需要考虑到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下面这个道理可能让年幼的孩子很难理

    解:“如果你按我的要求做,那么你长大后就能找到一份工资很高的工作。”相

    反,如果你说:“如果你按我的要求做,那么你就能多玩一会儿。”孩子会更明白

    你的意思。

    4.讲点自然后果:不睡觉就会没精神!

    孩子需要了解某些行为会有哪些自然的、父母无法影响的后果,如“按时睡

    觉,第二天早上就能按时起床,也会更有精神。”要确保这些自然而又合乎逻辑的

    后果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同时要记住,孩子也需要一些能激励他的道理,而不

    仅仅是些自然后果。

    5.多用第三人称:让孩子知道他可以影响父母之外的人!

    孩子需要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怎样影响家人以外的人的。(“你礼貌地向别人打

    招呼,人们会认为你是个听话的孩子。”)可以的话,尽量不要使用第一人

    称“我”,而改用“老师们”、“朋友们”、“人们”,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将一种行为应

    用到更多场合。你可以说:“如果你承担自己的责任,按要求做事,老师和朋友就

    会觉得你值得信赖,他们也就会信任你。”而不要说:“如果你承担自己的责任,按要求做事,我就会信任你。”

    6.道理要经常讲!

    在孩子学会某件事情(比如饭桌礼仪、叠被子等)之前,他需要不断练习。

    讲道理也同样如此。你可能需要在相似的情况下一次次耐心地对孩子讲道理,之

    后孩子可能才开始理解为什么他要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

    7.多讲讲“好处”,别说太多“坏处”!

    孩子的不当行为的确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但是我们不希望孩子是因为害

    怕才改变行为的,我们更希望孩子是受到激励而做出改变的。因此,家长一定要

    限制自己讲负面道理的次数,而要多讲一些“好道理”,让孩子明白这样做会给自

    己或他人带来哪些好处,如,“如果你立刻完成作业,你就有时间多玩会儿电脑

    了。”

    本节小结

    每天都有很多机会可以给孩子讲道理。当你给孩子讲道理时,你同时也是在

    让孩子了解你的想法,让他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能那样做。同时,讲道理也

    可以帮助孩子将自己的行为与行为的后果联系起来。因此,充分的道理+合适的

    后果=改变孩子行为的最佳方法。

    要点回顾

    1.什么是“孩子的道理”?

    “孩子的道理”是与孩子的看法和理解能力紧密相关的道理。

    2.为什么讲“孩子的道理”很重要?

    它是孩子可以理解的道理,这样,孩子更可能听父母的话。

    3.道理的种类有哪些?

    有3种:讲对孩子的好处;讲对孩子的坏处;讲对他人的影响。

    半小时行动方案

    1.认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节中,你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

    学习了这些之后,你有什么新计划?

    2.下次全家一起吃饭的时候,以谈话的方式:

    让孩子讲一讲:他从制作和使用“任务罐”的过程中收获了

    什么?

    与孩子一起讨论:他为什么要做家务和作业?

    与孩子一起讨论:家人为什么需要相互倾听、相互帮助?

    如果孩子愿意加入到谈话中,你要记得表扬并鼓励他,同时向他解释为什么

    要在全家人一起吃饭时说这些话题。

    常见问题解答:“怎么对孩子讲道理”

    我真忙!不管要孩子做什么,我都需要花时间讲大道理吗?

    不用。如果每次要孩子做什么事时都对他讲道理,那他渐渐会不理睬你的。

    当你想让孩子做那些平时不常做的事情时,你要经常对他讲道理,这样做,一开

    始是为了让孩子学习一项新行为。当孩子学会后,你就不需要对他讲道理了。

    给孩子讲道理,不是在给他机会和大人顶嘴吗?

    给孩子讲道理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你已经提前回答了孩子的“为什

    么”。同时,记住不要讲太复杂、太多的道理,只用讲一个“孩子的道理”就够了。

    我们是家长,所以要孩子做什么时,他就得去做,这有什么不对呢?

    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不对。只不过,对孩子讲道理会比威胁和警告更有效,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孩子也更愿意听你的话。

    对孩子讲道理真的可以帮他改善行为吗?

    研究表明,对孩子讲道理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这能改进孩子的行为,从

    而减少冲突的发生。

    我家孩子才6岁,他哪里听得懂我说什么呀!这种情况还需要讲道理吗?

    需要!但是对他们讲道理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你要使用他们能理解的

    词语。他们可能现在不能完全理解你说的话,但是时间久了,就会慢慢明白的。

    第二章

    掌握表扬的技巧,花的时间更少,孩子进步更大

    身为家长的你每天都很忙,忙到只能和孩子说几句话,但是,只要

    懂得说话的方法,你就能促进孩子进步,让孩子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

    该做。简单的话语,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你

    的鼓励和支持,要想让你的鼓励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就必须掌握表扬

    的技巧。高超的表扬,往往就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哟。

    本章导言

    经常恰当地表扬孩子,是父母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巧,这是对孩子表达爱

    的最佳方法。它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认可和欣赏,而这又能促进孩子的

    成长,也能让孩子更乐意配合父母。

    然而,家长们往往忽视了这项重要的育儿技巧。要一些家长表扬孩子,他们

    总感觉扭扭捏捏、浑身不自在。而有些人只是将表扬看做是口头称赞,而并没有

    一种系统的方法。孩子如果叛逆惯了,家长会认为,要找到孩子的好行为也实在

    不容易。因此,这些家长往往更关注孩子的不当行为,或者所谓的“大”成就。

    本章第1节会教你如何使用“有效表扬”:怎样找出孩子的好行为?怎样给予孩

    子表扬、支持、认可和鼓励?怎样发现孩子行为上的每一点进步?

    要改善孩子的行为,孩子需要知道正确的做法。这一点会在第2节中介绍

    到,即你可以通过“预防式教育”来提高孩子应对问题的能力。“预防式教育”是一

    种育儿方法,它可以帮助孩子掌握新的技能,并将这些技能用到实际生活中,更

    快解决问题。而由于事先对孩子进行了教育,所以在问题真正发生时,家长们所

    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就大大减少了。

    另一个鼓励方法就是与年幼的孩子“签个约”,第3节会教你用孩子最喜欢的方

    式(图表和书面协议)来为孩子制定目标。

    学习本章时,一定要记住:表扬、教导和练习的过程与“水滴石穿”的道理是

    一样的——日复一日,孩子的行为最终是会改变的。只要掌握正确的育儿技巧,你就能轻松促进孩子进步。

    1. 边讲道理边表扬,几分钟就能让孩子更懂事

    表扬可以鼓励孩子以更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它不仅能增强孩

    子的自信心,还可以有效改善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真诚、热情的表扬就好比美

    味、健康的食物,它可以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关注孩子的优点,处处都是表扬契机

    “表扬”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人却不经常表扬别人。为

    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习惯了只看到事物消极的一面,毕竟,“找

    错”对多数人来说都是件很容易的事。事实上,许多注重客户服务的公司相信“3:

    11”原则,它的意思是:假如一位客户在某个公司享受到了好的服务,那么他会把

    这个经历告诉3个人;而假如一位客户受到了不好的服务,他可能会把这个经历

    告诉11个人!这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家长也总是关注孩子不好的行为。你会发现自己很容易就注意到孩子的错误

    和缺点,就如一位家长对我们说的那样:“在我成长的过程当中,我做对的时候,父母啥都不说。但是只要我做错了,他们就会指责我!”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你

    有多少次是踮起脚尖从孩子身边走过的?你害怕一旦打扰他,他的好行为就会终

    止吗?

    其实,有效表扬并不会“打扰”孩子。如果你坚持观察孩子好的表现,并及时

    表扬他,他就会经常这样做,时间长了,那些不好的行为就渐渐消失了,而且孩

    子的自我感觉就会好很多,也会更亲近你,因为关注孩子的好行为并给予表扬,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得到了家长的关心和爱护。而且,我们发现了一条“真理”——

    表扬也可以让父母发现孩子更多的优点。

    怎样表扬孩子?

    鼓励别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他们说“真棒”、“太好了”或者“做得很好,继续

    保持”等。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普通表扬。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轻易地让你将注意

    力放在孩子做得对的事情上,还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爱和支持,鼓励孩子继续

    有好的表现。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虽然很少,但是效果却很好!

    不过,你可以让这些普通表扬更有效。只需再加两个步骤,你就可以发现孩

    子更多的好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将普通表扬和我们所说的“有效表扬”区分

    开来。有效表扬是对孩子某些具体的好行为的表扬。

    什么时候表扬孩子?

    看看下面这些可以表扬孩子的机会吧:

    孩子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你希望他继续这样做)

    孩子的行为有所改善

    孩子积极尝试新技能

    作为家长,你可能经常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如果孩子突然开始关注你为他所

    做的一切,而此前他却把这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时,你会有什么感受

    呢?你不仅会很高兴,还会愿意今后为他付出更多。同样,表扬孩子已经做得很

    好的事情就像是买保险,可以让孩子今后做得更好。

    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铺床,虽然毯子没有完全叠

    好;打扫地板,虽然没有完全打扫干净。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每一点努力都被你

    看到时,他会努力做得更好。

    最后,在掌握新技能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要经过不断的练习,期间一定会

    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而如果你对他每一次的尝试和努力都给予表扬,那么他会

    更乐意继续尝试。例如,当孩子把自己第一幅绘画作品从幼儿园带回家的时候,你就应该开始表扬孩子了,孩子以后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也都应该得到表扬——

    从第一次胡乱的涂鸦到给作品上色,直到在学校绘画比赛中获奖。第一次尝试的

    结果可能不够完美,但是你对孩子的表扬和关注会鼓励孩子不断尝试,直到掌握

    这项技能。只要孩子在努力,你就要表扬。

    有效表扬4步骤,一两句话就“有效”

    下面是有效表扬的几个步骤及示例:

    1.表示肯定。

    2.指出优点。

    3.讲出道理。

    4.给予积极后果。(选做)

    埃里克完成了作业,问妈妈他可不可以出去玩。妈妈是这样表扬他的:

    1.表示肯定:“去玩吧!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2.指出优点:“你坚持做完了作业,而不是一心想着去玩。”

    3.讲出道理:“提前完成作业的话,你就有更多时间玩了。”

    下面我们看看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第1步 表示肯定。

    孩子喜欢听你的赞扬——谁不喜欢呢?如果你真诚、热情地对孩子的行为表

    示肯定,孩子会更高兴。要是能把动作(语调变化、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与语

    言结合起来,表扬就会超有效。常见的肢体动作有:拥抱、亲吻、眨眼、微笑、竖起大拇指、击掌、拍拍肩膀、拨弄头发、鼓掌、点头。这可以让孩子知道你由

    衷地感到开心,从而受到鼓舞,也会更愿意和你在一起。

    许多词语都可以传递出你对孩子的满意,比如:“太出色了!棒极了!哇!你

    说得非常正确!我爱你!真厉害!太好了!太让人惊讶了!好极了!真是不可思

    议!非常好!”这样说时,你自身的感觉也会好很多。一定不要用讽刺、挖苦的语

    气进行表扬:“嗯,是啊,你的确打扫得一尘不染,谁都没你做得好!”

    第2步 指出优点。

    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肯定后,你还需要明确指出孩子在哪里做对了,这样孩子

    才能知道自己好在哪儿,才能继续保持自己的好行为。你要清楚地对孩子说明你

    的所见所闻,例如,你可以这样说:“萨拉,谢谢你帮我洗碗,收拾好剩菜”,或

    者“瑞恩,很高兴你上完厕所后洗手。”记住,一定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词语,并且

    要简明扼要,直指重点。

    第3步 讲出道理。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某种行为会对自己或他人有益,这对孩子很有好处。在第

    1章第1节(P3)中我们说过,讲道理可以帮孩子了解他的行为和行为所产生的后

    果之间的联系。例如,如果年幼的孩子在客人来之前(或走之后),自愿打扫客

    厅,你可以对他说明为什么这种行为很好:“帮忙打扫客厅真的可以为我们节省时

    间,现在只用等客人来了。”如果孩子有十几岁,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给他讲道

    理:“帮助他人是非常好的行为。如果在工作中帮助他人,老板可能会因此给你升

    职或加薪!”或者说:“因为你帮忙干活,那么我有空就教你用电脑。”选择一个对

    孩子影响最大的道理对他讲,效果会更好。

    第4步 给予积极后果(选做)。

    有时,为了让表扬更有效,可以再给孩子一个积极后果。当你因为孩子的某

    个行为或某个进步而感到非常高兴时,你可以奖励给孩子某个特权。后果有大有

    小,这全由你决定,但要保证后果的轻重与孩子的表现相符。

    例子:如何对孩子进行有效表扬

    下面看几个正确进行有效表扬的例子。在第一个例子中,十几岁的儿子在周

    末晚上按时回到家,没有晚归。

    1.表示肯定。

    “埃文,我真为你感到骄傲!”

    (微笑地说出这些话,然后拍拍儿子的背。)

    2.指出优点。

    “你按时回家了。”

    3.讲出道理。

    “你按时回家,这说明你很有责任心。你下次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我就会非

    常放心,相信你会按时回来。”

    在这个例子中,儿子清楚地知道他哪里做得对,以及这样做的重要性。这样

    一来,他下次晚上出去玩的时候,也会按时回来。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女儿没有理会哥哥的嘲笑。

    1.表示肯定。

    “就该这样做,塔米卡!”

    2.指出优点。

    “哥哥嘲笑你穿的裙子时,你并没有理他。”

    3.讲出道理。

    “这说明你知道怎样与人相处,尽管有时会很难。”

    4.给予积极后果。(选做)

    “看看我有什么耳环可以配你这条裙子吧,好吗?”

    在接下来这个例子里,儿子向你提了个要求,并平静地接受了你的拒绝。

    1.表示肯定。

    “埃里克,做得真好!”(向他竖起大拇指)

    2.指出优点。

    “当我不让你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你做了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了下来。”

    3.讲出道理。

    “这说明你学会了怎样像个大人一样处理自己的失望情绪。如果你坚持这么

    做,以后我可能会同意让你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的。”

    别动不动就乱表扬,表扬的前提是“好表现”

    有些家长纳闷:自己也表扬了孩子,但孩子好像没什么改进。这其实是因

    为,这些家长只会关注孩子很明显的改变,从而错过了孩子的许多细微进步。我

    们曾经让一位父亲找出孩子细小的进步来表扬孩子,当他开始这样做时,他发现

    孩子的行为的确有很多改善。此外,他还觉得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好了。

    还有些家长说:自己经常表扬孩子,但这些表扬似乎对孩子一点影响都没

    有。一位母亲说,不论孩子做得好还是不好,她都会表扬孩子,时间久了,孩子

    就不理会她的表扬了,而是直接从她身边走开。她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问

    道:“表扬孩子不是件好事吗?”答案就是:这位母亲太希望用自己“无穷无尽”的

    表扬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了。虽然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孩子是自己的心

    头肉,但表扬要视孩子的表现而定。如果这位母亲希望通过表扬来改善孩子的行

    为,那她必须在孩子有了好的表现之后再表扬。

    有些家长说:“都是孩子该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还要表扬他呢?”那请反问

    自己一句:“如果你某件事做得很好,不管是不是你应该做的,你是不是仍然希望

    得到认可呢?你难道不想听到老板表扬你的工作做得很好吗?”大多数家长都会回

    答:“谁不想呢!”就像老板的表扬会使他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一样,表扬孩子

    可以使家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有效表扬”这一技巧应该经常用,但前提是孩子要有好的表现,这样才能“有

    效”!每当孩子有了一点点好的表现,父母都应该表扬、鼓励。

    本节小结

    每个孩子都会做些让你开心的事情,不论事情是大是小,孩子都值得你去表

    扬。当你看到孩子表现好时,一定要对孩子指出来。

    这种方法对孩子的行为会有长久的影响,与此同时,孩子对父母的看法也会

    越来越好。使用有效表扬,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要点回顾

    1.什么是有效表扬?

    有效表扬是对孩子具体的好行为做出的肯定。

    2.为什么要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知道父母希望自己怎样做。

    3.有效表扬有哪几个步骤?

    第1步,表示肯定。

    第2步,指出优点。

    第3步,讲出道理。

    第4步,给予积极后果。(选做)

    半小时行动方案

    1.认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节中,你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

    学习了这些之后,你有什么新计划?

    2.努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你在本节中学到的知识。

    每周至少有一次让家人在一起吃饭时对坐在自己左边的人说些表扬的话。第

    二周,再让家人对坐在右边的人说些表扬的话,或者让孩子对爸爸妈妈赞美几

    句,然后你们再表扬一下孩子。

    再或者,你可以让孩子说说在这一周中,他自己觉得做得很好的事情。听完

    后,你对他做的事情给予表扬,然后再问问孩子为什么会觉得这些事情做得好。

    常见问题解答:“怎样才能使我的表扬管用”

    孩子一表现好,我就要奖励他?我哪有那么多时间、金钱呢?

    不是。用奖励的方式表扬孩子是为了鼓励孩子做那些他不常做或不想做的事

    情。刚开始,你可能需要经常告诉女儿一个积极后果,让她试着去按你的要求做

    事。一旦女儿经常这样做,你就只用赞扬她,不用再给她奖励了。

    我觉得我们家孩子能不做错事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做好的事啊!表扬都不知

    道从哪里下手。

    没有人做什么都错。试着从孩子做的一些小事、已经成为习惯的事,或他为

    新技巧而做出的每一次尝试开始。例如,你的儿子在厨房拍篮球,你告诉他不能

    这样做。如果他立刻停止了,你可以对他说:“谢谢你立刻停止了。你能听我的

    话,我非常高兴。”总的来说,孩子再小的进步都值得你去表扬,这样可以帮助你

    的儿子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奇了怪了,我越表扬我们家孩子,他越不自在!

    许多人在表扬别人或被人表扬时会觉得不自在。但如果你坚持表扬孩子,时

    间久了,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在你表扬孩子的时候,你会更自然,孩子也会更

    愿意接受你的表扬。事实上,你的孩子会渐渐喜欢上你的表扬!但有些孩子不愿

    意在公共场合(特别是朋友面前)被别人表扬,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在没有

    旁人在场的时候再表扬孩子。

    2. 学会“预防式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你不操心

    现在很多家庭都会采取很多预防措施:在家里安装烟雾报警器,带孩子去医

    院体检,常备家庭所需药品。这些预防措施都是为了防止问题发生,虽然它们不

    可能完全避免问题发生,但却可以降低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使问题更容易解决。

    本节就介绍怎样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孩子的不当行为。

    在孩子需要使用某种技能之前,你就应该花时间教孩子这些重要的技能,其

    中最佳的方法就是“预防式教育”。你可能已经用过这种教育方法了,比如告诉孩

    子怎样安全地过马路,或者让孩子记住一些紧急电话号码,又或者是教十几岁的

    孩子换轮胎。这种情况下,你是在预防孩子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从而在问题(包

    括社交难题)发生时,让孩子成功应对。“预防式教育”就是教孩子掌握一些应对

    方法,并且提前做好充足的练习。这不仅能帮助孩子防止不当行为的发生,还可

    以帮孩子避免尴尬、棘手的情况。

    什么时候使用“预防式教育”?

    可以使用“预防式教育”的情况分为两种:

    当孩子面对新环境时;

    当孩子遇到某个问题,且这个问题有可能再次出现时。

    上面任何一种情况中,你都可以对孩子使用“预防式教育”。例如,如果孩子

    想要老师多辅导自己以提高学习成绩,你可以用“预防式教育”:提前告诉孩子应

    该怎样向老师提出请求,老师可能会怎样回答。如果你女儿和同学打起电话来就

    没完没了,你说她,她又不听,这时你也可以在她打电话之前使用“预防式教

    育”,这样,她就可以提前练习如何正确回应你。注意到了吗?这两个例子

    中,“预防式教育”都是在事情发生之前使用的,而且最好是在孩子冷静、注意力

    集中的时候使用“预防式教育”,而不要在孩子刚做出不好的行为或者心烦意乱的

    时候使用。

    当然,使用“预防式教育”时,针对不同的孩子,你教育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但是所有孩子都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新知识,或者学会改进自己的一些不当行为。

    你希望年幼的儿子学会自己吃饭或铺床,或者你希望女儿能多交些人品好的朋友

    或者晚上按时睡觉等。对于一个高中生,他应该学会怎样礼貌地邀请别人或者拒

    绝别人的邀请,还要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或者,当他发脾气或者被人

    欺负时,你希望他怎样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技能。

    “预防式教育”这个概念非常简单,但父母总是很少用它。在下面这些情况

    下,父母可以使用“预防式教育”。在孩子面对某个问题之前,父母要教他:

    玩的时候被父母叫去,要立刻去父母那儿。

    在填工作申请表时,知道怎样用正确的方式向别人寻求帮助。

    被介绍给客人时,要学会向客人问好。

    别人叫自己喝酒时,要学会拒绝。

    学会准备一篇演讲,并在同学面前进行演讲。

    在商店里询问一件商品的陈列位置,但是不买这件商品。

    到睡觉时间时,不与父母争执,没有任何抱怨地说“好”。

    当你仔细想想孩子曾经遇到过的困难时,你会发现,许多困难都是由孩子的

    不当行为引起的。例如,当孩子不断向你抱怨、发牢骚时,不论你是在商店、车

    里,还是在睡觉前,你会发现如果你对孩子说“不”,他通常都会继续吵吵闹闹。

    教孩子学会接受别人的拒绝,就可以预防孩子的许多不当行为。(第4章第1节

    P145会介绍怎样教孩子“学会接受别人的拒绝”等社交技巧,这些都可以融入到“预

    防式教育”中。)

    掌握预防式教育“三板斧”,孩子遇麻烦时心里也有数

    “预防式教育”的步骤分别为:清楚地传达信息、讲孩子听得懂的道理和练

    习。练习可以为孩子提供许多机会,让他在事情发生之前不断练习所学技巧,从

    而在遇到问题时成功处理。在孩子练习新技巧时,你可以观察他的行为,并做出

    评价,从而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下面来看看“预防式教育”的步骤:

    1.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2.给孩子讲清道理;

    3.和孩子一起做练习。

    下面是一个可以使用“预防式教育”的例子。

    卡洛斯将要和爷爷奶奶一起进行第一次露营,而之前去爷爷奶奶家的时候,他总是不听爷爷奶奶的话,特别是在家务方面。下面是卡洛斯的爸爸对儿子的出

    行所做的准备:

    1.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爸爸:“卡洛斯,当爷爷奶奶要你做家务的时候,你要看着他们并说‘好的’,让爷爷奶奶知道你在听他们说话。然后,你要立刻做他们要你做的事。做完后再

    告诉爷爷奶奶说你已经做完了。”

    2.给孩子讲清道理;

    爸爸:“如果你立刻按他们的要求做了,你就可以早点做你喜欢做的事了。”

    3.和孩子一起做练习。

    爸爸:“假如晚饭结束后,奶奶叫你去清理餐桌。你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呢?”

    卡洛斯:“我会说‘好的’,然后收拾好桌子,告诉奶奶说我做完了。”

    爸爸:“太棒了!去玩吧!今晚你和朋友玩的时候,如果我打电话叫你回来,要记住也这样做哦!”

    下面来依次看看“预防式教育”的每个步骤。

    第1步 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要想让孩子听你的话,必须先要让孩子知道你到底希望他怎么做。要清楚、明确地描述你的期望,同时要保证你用的词语能让孩子听懂。假如说,上次你和

    女儿去逛超市时,你们发生了争执,那么在下次去超市之前,你可以教她学会在

    被拒绝时应该怎样回应。你可以说:“桑德拉,晚上我们去买东西时,你如果想让

    我给你买什么,我也许不会同意。这时,你要看着我,并冷静地对我说‘好的’。

    如果你感到很失望,可以深呼吸,或者单独冷静一下。”

    第2步 给孩子讲清道理。

    道理就是对孩子说明新技巧和良好行为的重要性,以及不当行为的有害性。

    如果道理是只讲给孩子听的,那么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你教的东西。比方说,在去

    超市之前,你可以对女儿说:“如果你提高嗓门说话让我生气,我们就没办法好好

    买东西!”或者说:“当我说‘不’的时候,你没有吵也没有闹,那我可能就会给你

    买点其他东西。”有时,在当时的情况下,你可能一时想不出来对孩子很有用的道

    理。如果是这样,那你可以让孩子自己想。比如,你可以说:“如果你在我

    说‘不’时不吵不闹,你认为会有什么好处呢?”

    第3步 和孩子一起做练习。

    知道要做什么和知道要怎样做完全是两码事。任何一个新技能都需要不断练

    习。你可以教儿子骑自行车,但这不能保证他就能正确地上车、下车;同样,你

    也可以教女儿怎样委婉地拒绝别人的邀请,但如果她可以事先练习练习,那么下

    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她能更好地处理。练习可以增加孩子在面对实际情况时成功

    的可能性。

    有时,孩子不愿意练习,特别是刚学习一个新技能时,孩子会觉得很不好意

    思,没有信心,或者认为练习纯粹是在浪费时间。但事实并非如此,练习可以减

    少孩子的窘迫感,还能增强孩子的信心,让他更熟练地使用这项技巧。所以,当

    孩子在练习时,你要鼓励他,要经常表扬他,而且一定要有耐心。

    和年幼的孩子一起练习时,要加入点趣味性,当然也要符合实际。家长们反

    映说,年幼的孩子特别喜欢边玩边练习,比如边玩“过家家”边练习。因此,这既

    是你和孩子一起享受乐趣的好时机,同时也是教孩子新技能的好时机。例如,你

    们可以讨论一起看过的一部电影或电视节目中的角色是如何冷静下来的,然后再

    让孩子学习这些角色的做法,练习怎样在自己生气时冷静下来。

    让年龄较大的孩子练习,可能会难一点。这时,你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口气对

    他们说话,也不要表现得太严肃,否则会让孩子反感。给大孩子制定练习的步骤

    时,你可以说:“让我看看你是怎样解决……”或者“好吧,再发生这种情况时,你

    会怎么说呢?”这样能给大孩子一个展示能力的机会,同时你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看看孩子哪里还需要改进。

    练习后,你要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不要指望练习一

    两次就能看到完美表现,要有耐心才会见成效!

    如果你和孩子要练习一个非常复杂的技能,或者面对一个很麻烦的情况(比

    如怎样面对别人的欺负或是怎样向老师道歉),不要保证某个技巧一定会管用,而要告诉孩子,实际结果不可能与练习结果完全一样。所以,要对各种可能出现

    的情况进行练习,这样才能让孩子更灵活地应对实际情况。

    练习的次数越多,孩子在现实情况下能成功处理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前

    面的例子中,你要教女儿在超市里被父母拒绝时努力保持冷静。在练习的时候,你可以对她说,“好的,桑德拉,如果有人对你说‘不’,你可以使用另外一个技巧

    ——恰当地表达出不同意见。如果我们在商店里,你想买一条裙子,而我没有同

    意,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怎么做呢?”

    使用了几次“预防式教育”后,到孩子可以运用这项技能时,你事先简单提醒

    他一下就行了,而不用再将这三个步骤重复一遍。例如,假设你和女儿已经练习

    过很多次“接受拒绝”这项技巧了,那么,在去商店之前,你可以对她说:“桑德

    拉,如果我对你的某个要求说了‘不’,你要记住保持冷静,要像我们在家里练习

    过的那样接受我的回答。”事先提醒可以让孩子明白到时应该如何应对这种问题。

    例子:如何进行“预防式教育”

    下面是些“预防式教育”的例子。

    只要一到洗澡时间,6岁的儿子就会与妈妈发生争执。又一次到了洗澡时

    间,妈妈用“预防式教育”来教儿子保持冷静的方法。

    1.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妈妈:“迈克尔,当我要你去洗澡的时候,你经常很不情愿,还吵吵闹闹的。

    以后请你不要这样了,希望你能像吹蜡烛一样,深深吐口气。”

    (然后妈妈给他示范,教儿子怎样深深吸口气再吐出来。)

    2.给孩子讲清道理。

    妈妈:“像吹蜡烛一样吐出一口气,我就会知道你现在很失望,但是这种方式

    比大吵大闹好得多。然后,我们可以聊聊你为什么会失望,可以吗?”

    3.和孩子一起做练习。

    妈妈:“现在,假设我告诉你要洗澡了,你觉得很失望。让我看看你要怎

    样‘吹灭蜡烛’吧。”

    (迈克尔深深吸了口气,然后像吹蜡烛一样吹了三次。)

    妈妈:“太棒了!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感到很失望,都可以这样‘吹蜡烛’。

    然后我们可以一起聊聊你为什么感到失望。”

    一个十几岁的男孩第一次与一个女孩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个男孩的爸爸教

    他,怎样在去接女孩时表现得很绅士。

    1.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爸爸:“肖恩,在你和米歇尔去看电影之前,有几件事要跟你说说。第一,你

    要按时到达她家,也就是说你要坐五点二十那趟公交车。第二,我希望你能对她

    的妈妈做自我介绍。与她握握手,然后随便说点什么,比如,‘阿姨好,我是肖

    恩。很高兴见到你。’最后,你应该为米歇尔开门,让她先出门。可以吗?”

    2.给孩子讲清道理。

    爸爸:“好了,如果你能给她妈妈留下一个好印象,她妈妈可能会同意你下次

    和米歇尔一起去看电影。如果你尊重米歇尔,她可能会再次与你去看电影。”

    3.和孩子一起做练习。

    爸爸:“现在,假如我是米歇尔的妈妈。当她走到门前时,你要怎样做自我介

    绍呢?记住,眼睛要看着我,还要和我握手。”

    (肖恩握了握爸爸的手,然后做了自我介绍。)

    爸爸:“好的,现在假设我是米歇尔,当我们准备出发时,你要怎样做。”

    (肖恩为爸爸开门。)

    爸爸:“很好,肖恩。我相信米歇尔的妈妈会对你有个好印象的。祝你们玩得

    愉快。”

    本节小结

    “预防式教育”可以让孩子逐渐改变以前出现过的不当行为,还可以让孩子为

    新情况做好准备。让孩子明白行为都是可以改善的,这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也

    可以让孩子面对问题时不慌不忙,成功处理。最重要的是,“预防式教育”可以让

    你和孩子一起进行练习,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这期间的陪伴,能让孩子感受

    到你的关心,从而改善你们之间的关系。

    你可以列两张表:一个写出孩子需要学习的新技能,另一个写出孩子的不当

    行为。今后在这些情况发生之前,使用“预防式教育”法。之后,仔细观察孩子的

    每一点进步,并适时地表扬孩子。

    要点回顾

    1.什么是“预防式教育”?

    “预防式教育”是家长在问题发生之前,教孩子怎样面对这个问题,并与孩子

    做好练习。

    2.为什么提前练习很重要?

    这样可以让孩子更成功地解决问题,达到父母的期望值。

    3.“预防式教育”有哪几个步骤?

    第1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第2步,给孩子讲清道理。

    第3步,和孩子一起做练习。

    半小时行动方案

    1.认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节中,你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

    学习了这些之后,你有什么新计划?

    2.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预防式教育”,让家人每周学习一项新技

    能。

    例如,假设这个星期要学习的内容是“为别人着想”。那你可以用有趣的方式

    教孩子这个技能,比如在后院进行一次夏令营。在搭帐篷之前,教孩子怎样为邻

    居着想,比如,提前把这件事告诉邻居,在晚上要小声说话,学着分工合作,并

    清理晚上可能被风吹进邻居家的垃圾。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如果你想让孩子掌握正确的餐桌礼仪,你可以让孩子连

    续6天,在晚饭时说出正确的餐桌礼仪。在第7天,你允许他组织一个比萨派对或

    者为他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

    常见问题解答:“如何进行‘预防式教育’”

    我儿子12岁,是大孩子了,他不愿意和我一起练习,怎么办呢?

    一个办法是对他说:“好。”然后,当他想要求些什么时,你可以对他说:“如

    果你愿意和我一起练练前段时间学的那个新技巧,我再回答你的问题。”同时,不

    要经常使用“练习”这个词,否则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厌烦。有时候你可以说“让我们

    试试吧”或者“让我看看你会怎么做”。此外,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告诉儿子

    刚开始练习时他可能会觉得不自然,但是你知道他可以学会这项技巧。这会让你

    在看到他正确解决问题时,感到更开心。

    如果我使用了“预防式教育”,孩子的行为仍然没有改进,要怎么办呢?

    对一个已成习惯的不当行为,你可以使用“纠正式教育”(详见第3章第2节

    P111)。大多数孩子不可能练习一次就掌握新技能,因此,这个教育过程需要时

    间和大量练习,同时要结合有效表扬、“后果”的技巧。此外,也要反省你是否需

    要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以及能否用其他的道理来激励孩子。

    我可以用“预防式教育”教孩子远离毒品吗?

    当然可以!“预防式教育”是讨论这类问题的好方法,它可以让你和孩子一起

    思考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教孩子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针对你说的这个问题,你可以教孩子在面临选择时,如何恰当地回应。虽然最后的决定权在孩子自己手

    上,但是如果他已经明白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很可能会对毒品

    说“不”。

    去外面吃饭之前,我就用“预防式教育”教过孩子了,但他的表现还是很糟。

    真让人头疼!我该怎么办呢?

    要练习、练习、练习,再练习!不要幻想孩子只练了一次就会表现得很完

    美!继续教孩子正确的做法吧,同时要告诉他可能出现的结果,而且要表扬孩子

    的每一点进步,直到孩子完全掌握这项技巧。“预防式教育”并不是绝对的保障,不过有了它,孩子更有可能会表现好。

    3. 想让孩子自己管好自己,不如和孩子“签个约”

    大忙人家长没时间督促孩子,而长时间的监督,反而会容易让孩子丧失独立

    性。和孩子“签约”,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也能让孩子更明白你的期

    望。

    维持家庭生活和谐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用图表和书面协议来督促每个家

    庭成员尽到应尽的责任。许多家庭已经使用过一些督促家庭成员进步的方法,例

    如,妈妈每天写饮食日记来监督大家的饮食习惯;6岁的丹尼在他衣柜的抽屉里

    放了一个小日历来记录自己尿床的次数;爸爸与家人签“戒烟协议”;詹尼弗有一

    个“手机协议”,即自己付清每个月的短信费。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与孩子“签”了协议,就要提前告诉孩子你对他的期望,并对孩子说清他这样或那样做会有什么好处或坏处,例如,“如果这个星期你能按

    要求做事,不与我顶嘴,并且一放学回家就把房间收拾干净,那么你可以和朋友

    去附近公园玩一个小时。”如果你将这个协议写下来,并和孩子一起签字了,那这

    个书面协议就正式生效了。对小孩子来说,你可以使用图表解释书面协议,一些

    小元素(如标记或星号)就可以让协议更有趣,也更引人注意。对中学生来说,学校交流手册也可以作为图表协议,孩子在校表现好的话,就可以做一些他喜欢

    的事。

    制定图表和书面协议需要注意3个方面:1)清楚明确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

    行为或社交技能;2)说明孩子可能会得到或失去的特权、物品等;3)标明协议

    的有效期。不论是图表还是书面协议,其目的都是通过确定合理的目标并帮助孩

    子实现这些目标,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塑造孩子独特的性格。

    什么时候使用图表和书面协议?

    图表和协议不仅有助于记录孩子的进步,还有助于你不断思考自己的教育方

    式。一份书面协议,可以让你与孩子一起看到他的进步——不论进步是大还是

    小。具体来说,你可以在以下3种情况下使用图表和书面协议:

    1.当你想纠正孩子的某个问题行为时。例如,当你要孩子做点什么事的时候

    他经常抱怨,孩子总是动不动就与兄弟姐妹打架,或者总是上课迟到。

    2.当孩子自己心里有个目标时。你的孩子可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买台电

    脑,想晚点睡觉,或者想找份工作等。

    3.当你希望孩子完成某项任务时。你可能希望孩子养成储蓄的好习惯,希望

    孩子多参加学校活动,或者希望他自己洗衣服等。

    在上面这3种情况中,你都可以使用图表和书面协议来监督、记录孩子的进

    步。通常,你可以将你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自己的目标结合起来,比方说,如果

    女儿想找一份兼职,那你可以将这个目标与你希望她完成的目标联系起来,比如

    叫她按时完成作业等。

    例子:如何制订书面协议

    父母也可以用“协议”来改善孩子的日常习惯,比如鼓励孩子多多参加课外活

    动,让孩子更用心去学习,或者让孩子参加家庭会议等。在下面这个例子中,妈

    妈通过利用朗达对打电话这个特权的渴望,将它作为刺激因素,帮助朗达改变早

    晨的作息习惯。

    朗达的电话协议

    我,朗达,从周一到周五早晨上学前,我的洗澡时间不能超过10分

    钟。每天早上6:30开始使用浴室,如果使用时间超过了10分钟,当天

    就不能打电话,第二天才可以。如果第二天还是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洗完

    澡,我就仍然不能打电话。

    我,妈妈,允许朗达每天打电话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但前提是她

    在规定时间内洗完澡,朗达每天早上进浴室前必须先在我的监督下掐表

    计时,洗完澡后再来登记一次,然后关掉计时器。本协议有效期为两

    周。

    (朗达签名) (日期)

    (妈妈签名) (日期)

    一旦朗达养成习惯之后,该协议就可以取消。

    凯文,13岁,最近没有去幼儿周日培训班帮忙。刚开始的时候,凯文很喜欢

    去帮忙做些事情,他能学到很多东西,也很喜欢里根斯老师和孩子们。但是现在

    班里孩子的数目是原来的3倍,教室里变得乱哄哄的,里根斯先生很头疼,他也

    真的很需要凯文的帮忙,但是有时他太烦躁了,所以会忍不住冲着凯文大喊大

    叫。在与里根斯老师和凯文聊了这件事后,凯文的妈妈和爸爸建议使用协议来让

    凯文继续做这项义务劳动,从而提高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能用正确的方式维

    护自己的利益。

    凯文的周日培训班协议

    我,凯文,同意继续去周日培训班帮忙。如果里根斯老师冲我大喊

    大叫,使我感到不舒服的话,我要礼貌地请他让我一个人静一静,时间

    不能超过5分钟。之后,我再问里根斯老师可不可以跟他谈谈。我会对

    他说:“里根斯老师,我知道有时候事情很麻烦,但是刚才您对我大喊

    大叫,这让我觉得很不舒服,也很害怕。今后,希望您不要这样大声对

    我说话。”

    我,里根斯老师,同意在凯文感到害怕或者不舒服的时候让他休息

    5分钟,冷静下来。凯文用平静的语气跟我谈心时,我也会平静地回答

    他。本协议有效期为两个星期。

    (凯文签名) (日期)

    (里根斯老师签名) (日期)

    从这么简单的一个协议里,凯文可以学到一些社交技巧,比如与人互相尊

    重、作出理性的决定、有责任心等。在这份协议中,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奖励,凯

    文完成协议里的任务所得到的后果都是非常合理的:他可以继续做他喜欢做的事

    情,同时还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像这样的经历本身就是对他最好的奖励。

    例子:如何制订图表协议

    图表是非常直观的工具,可以引导孩子朝特定的目标努力,还可以清楚地看

    出孩子一步步接近目标的过程。完成任务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图表可以很简单,也可以非常详细,这由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8岁以下的孩子可能更适合

    使用详细的图表和N次贴。我们来看看6岁的贝瑟妮和父母一起制作的一个图表。

    贝瑟妮晚上总是不按时睡觉,特别是在周末父母都在家的时候。她的父母希

    望她能学会按规定做事。于是,他们决定使用一个N次贴图表,命名为“贝瑟妮的

    睡觉步骤”。他们打算用这个图表帮贝瑟妮学会按时睡觉。

    贝瑟妮的父母在五张颜色不同的贴纸上描画出孩子的脚印,将脚印剪下来,并标上号码(从1到5)。在脚印的另一面,他们写下希望贝瑟妮做的事情(刷

    牙、洗澡、穿睡衣、道晚安、八点准时上床)。他们将一个灰色的食品纸袋剪

    开,让贝瑟妮按顺序把脚印贴上去,然后在纸上写上“我的目标”。在每个脚印

    上,父母写出一个详细且不用花太多钱的奖励,比如妈妈为她做一份点心或者爸

    爸给她讲个故事。之后,他们共同把图表贴在了贝瑟妮卧室的门上。

    每天晚上(除周末外)从七点半开始,贝瑟妮必须在毫无争议的情况下至少

    做好就寝前的三件事(脚印上写的要求)。每在晚上八点前做好一件事,她就可

    以将对应的彩色脚印贴在图表里。每天晚上,脚印都事先贴在贝瑟妮睡觉前要去

    的几个地方,比如洗手间的镜子上或被窝里。此外,每天晚上只要贝瑟妮可以按

    要求完成这五个步骤,并收集到所有的脚印,她就可以获得一个奖励——周末晚

    上晚睡10分钟。

    再举个非常简单的就寝时间图表的例子。你可以让孩子画张藏宝图,最终指

    向每个月末的一份神秘奖励。每次只要孩子能按时睡觉,就给他一个标签,让他

    贴在藏宝图上,然后给他读一个睡前故事。一个星期内,如果孩子听话的天数越

    多,周末晚上他就越能晚一会儿睡。这样做可以使晚上按时睡觉有了个内在动

    力。每个月末,你要按照孩子获得的标签数目给他相应的奖励。一定要记住两

    点:图表不能太无趣,否则,孩子就不会受到激励,从而也就不会按照图表上的

    要求行动;同时,你的孩子应该在你的监督下自己完成图表上的要求。

    以上两种图表都有助于孩子晚上按时睡觉,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按要求行

    动的好习惯。学习每天按时睡觉,还可以帮助贝瑟妮在其他方面实现目标,比如

    完成作业、早晨按时上学,或者保持房间整洁等。

    在本节末尾,有几个图表的模板(见P94~P97),你可以将它们改成适合你

    孩子的图表。许多父母喜欢为孩子做出有创意的图表,不过也有些创意则出自孩

    子之手,特别是年幼的孩子——他们喜欢拿出蜡笔,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图表。这

    个方法能让孩子参与规则制定,还能给你一个表扬孩子的机会。

    6个小贴士,让孩子不“违约”

    1.少说“不”,孩子表现更努力。

    要说“你完成作业以后,可以看电视”,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作业,就不

    能看电视”。这两个说法虽然含义都一样,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去努力,他

    完成目标的可能性更大。

    2.教孩子举一反三,孩子更能达到你的期望。

    在对孩子说出你的期望时,尽量用上点“小伎俩”,如,“你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之后,就可以看电视”。这就将一个社交技巧(“按照要求做事”)和你对孩子的期

    望(“完成作业”)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孩子把这个技巧应用到其他情况中。

    (详见第4章第1节P145)

    3.每天指出孩子的进步,孩子进步更快。

    每天一定要指出孩子的进步,并鼓励他继续保持。孩子达到目标之后,你一

    定要兑现你的承诺。同时,还要对孩子大加赞扬。

    4.目标要清楚明确,衡量起来才容易。

    “每天晚上按时完成作业”相对“在学校要表现好一点”来说,前者更容易测

    量。同样,看你的孩子有没有“每天为妈妈提供一次帮助”比看他是不是“更有责任

    心”简单得多。说出清楚明确的目标,可以让你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完成了这个目

    标。

    5.目标要合理,孩子才不令你失望。

    当你第一次使用图表或书面协议的时候,制定的目标一定要合理,这是非常

    重要的。

    6.边“玩”边进步,亲子关系更融洽。

    父母使用图表和书面协议来帮助孩子完成目标,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果你和

    孩子都觉得有趣,那么你们会更享受这个过程。要注重每天的一点点小进步,当

    孩子朝着目标努力的时候,要经常表扬孩子。

    本节小结

    图表和书面协议是帮助孩子看到自己成功的重要工具,它们还可以增强父母

    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让你们共同努力,达成目标。制订协议时,首先要明确目

    标,然后再一起计划怎么做。要让双方的意见都达成一致,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你花时间和孩子一起制作图表或书面协议,这本身就是在向孩子表明你很关心

    他,并且愿意帮他成功。

    在孩子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之前,他必须完成他承诺的事。图表和协议非

    常简单、直接,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慢慢进步并完成目标。

    要点回顾

    1.使用图表协议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监督并改变孩子的行为。

    2.什么时候应该用图表和书面协议?

    当你想纠正孩子的某个问题行为时,当孩子自己心里有个目标时,或者当你

    希望孩子完成某项任务时。

    希瑟的家庭作业辅助表

    如果每天能涂满4颗星,我就能从下面选择一项积极后果:

    打45分钟电话

    看45分钟电视

    玩45分钟电脑

    雷吉的篮板球

    每天,如果我完成了喂狗这项任务,我就可以给一个篮球涂色。如果有一个

    篮球上了色,那么当天我就可以和爸爸一起玩15分钟篮球。

    一周结束时的奖励

    在周六,如果这个星期我涂了4个或4个以上的篮球,我就能得到以下积极后

    果:

    4个彩色篮球=周六看电影

    5个彩色篮球=邀请朋友周六来家玩

    6个彩色篮球=周日和爸爸一起骑车

    7个彩色篮球=周六留朋友在家过夜

    芬妮的四星行为表

    ★★★

    如果一天内能画3颗星,当天就能从下面选择一项积极后果:

    1.给朋友打电话。

    2.骑自行车。

    3.和妈妈或爸爸一起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

    如果一天内能画4颗星,当天就能从下面或者3颗星的选项中选择一项积极后

    果:

    1.晚睡15分钟。

    2.玩30分钟电脑。

    3.看30分钟电视。

    贾马尔的家务日历

    ★★★★

    每天我最多可以获得4张贴纸。表格上的贴纸数量决定了我每天可以做的特

    殊事情。

    1张贴纸 = 放学后可以吃点心

    2张贴纸 = 吃点心、骑自行车

    3张贴纸 = 吃点心、骑自行车、玩30分钟电子游戏

    4张贴纸 = 可以做上面列出的所有事情,并可以比平时晚睡15分钟

    半小时行动方案

    1.认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节中,你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

    学习了这些之后,你有什么新计划?

    2.选择你想改进的孩子的某个行为。如果孩子有十几岁,你可以和他一起坐

    下来,写一份书面协议,并保证如果孩子行为有所改善,就给予孩子积极后果。

    在描述你希望看见的进步时,一定要清楚详细。同时,问问孩子,看他希望得到

    什么积极后果,合理的话,就也写进协议里。

    如果孩子还小,你们可以参照文中的例子。制作一个图表,并依据实际情况

    在图表里写下你希望看到的好行为,然后和孩子一起商量,看看孩子想得到什么

    奖励,把孩子的这些“小愿望”写上去,然后贴在一个醒目的地方(冰箱上或卧室

    门上)。每天,让孩子用彩笔或贴纸在图表上做出记号。

    第三章

    别跟孩子斗气,冷静几分钟就能让孩子不发脾气

    生活中,你是不是会因为孩子的某些言行而生气?而小家伙也毫不

    退缩,动不动就跟你顶嘴?如果工作这些天又超级忙,那么你的火气就

    更大了!其实在气头上冷静下来不仅能更快解决问题,让孩子不发脾

    气,还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花半小时时间,掌握这章要教给你的“冷

    静计划”吧。

    本章导言

    对家长来说,孩子的不当行为是最让人头疼的。当孩子的要求没有被满足

    时,他往往会哭闹、争吵、反抗,甚至会乱发脾气。这时,家长一定要记住,孩

    子有这些行为并不能说你不称职。大多数孩子表现出不当行为,是因为他们没有

    受到一定的激励去学习那些好行为,或是因为还不够成熟,不能改正自己的不当

    行为。

    通常情况下,孩子表现出不当行为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对很多孩子而

    言,通过不当行为获得父母的关注比完全被忽视要好得多。也有些孩子一有不满

    情绪,就会变得不理智,从而以不正确的方式发泄情绪。孩子的心理还不够成

    熟,他们还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克制自己的不当行为。所以,孩子表现

    出不当行为时,父母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教育机会。解决孩子不当行为的关键是要

    保持冷静。如果你像孩子一样大喊大叫,那么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当面对孩子的各种不当行为时(不论是在家里跑来跑去,还是乱发脾气),你要怎样保持冷静呢?

    你在本章中要学到的第一个技巧是“纠正式教育”,这个方法对常见的不当行

    为都适用。第二个技巧是“自制力教育”,适用于复杂一点的情况,比如孩子不愿

    对你的“纠正式教育”做出任何回应,或者他的不当行为太严重了或者太难纠正了

    (如,孩子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坚决不愿与父母说话)。

    在任何环境中,不论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都应该保持冷静,务必优

    先保证孩子的安全。作为负责任的家长,你要记住,一定要控制好情绪,保持冷

    静,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教育上。

    1. 孩子的气话别在意,你冷静之后,小家伙会更爱你

    许多家长发现,自己在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时,最难做的就是让自己保持冷

    静。孩子总有让人失望、生气的时候,他可能会挖苦人、没大没小,甚至会对你

    动手。为了正确处理这种情况,你就要做好面对各种情况的准备,并学会让自己

    保持冷静。

    需要明白的是,这并不是说你不能生气。毕竟,不生气是不可能的,憋在心

    里还会有损身体健康,但由于孩子的不当行为而发脾气,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

    糟。我们要向父母指出的是,英文的“生气(anger)”与“危险(danger)”仅差一

    个字母而已。

    你生气时会做什么呢?你可能会大喊大叫、骂骂咧咧或者威胁孩子,而有些

    人则会摔东西来出气。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发脾气会震慑住孩子,会让孩子明白自

    己不是在开玩笑。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种想法也有道理,因为这些行为有时的确

    会让孩子停止那些不当行为。但是,孩子会从父母的这些行为里学到什么呢?他

    也学会了在生气时大喊大叫、乱摔东西。

    听到孩子的气话时,你如果能保持冷静,通常会发现:

    1.孩子不乱发脾气了,或者不当行为更快地停止了。

    2.不当行为没那么严重了。

    3.父母处理起问题来更得心应手了。

    一位父亲告诉我们:“你知道吗?保持冷静真的很有用。我家孩子过去总躲着

    我,因为当他做了点错事后,我就会冲他发火,接着我们就开始争吵,他就会跑

    开。在我学会了怎样保持冷静之后,我们两个都更镇定了,他也不用躲着我了,问题也解决得更快了。”

    当然,保持冷静只是这位父亲做出的有效改变之一。当他学会了保持冷静

    后,他可以将这一招与其他育儿技巧结合使用,以改善他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提前做好计划有利于保持冷静。如果你非要等到剑拔弩张时再去想办法保持

    冷静,你是不可能迅速平复情绪的。所以,不妨制订一份“冷静计划”。制订这份

    计划需要四步骤:

    第1步 找出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你生气。

    知道你为什么生气,这是冷静面对孩子不当行为的第一步。通常,孩子会激

    怒你,比如说些气你的话或做些惹你生气的事。当我们问家长“什么最让你生

    气”时,家长的回答通常都是:“我最气他和我顶嘴!”或者“她总是动不动就发脾

    气,我快要疯了!”这些都是泛泛而谈的话,家长最好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自己因

    为什么而生气。例如,上面两位家长可以这样说:“当我叫儿子把垃圾桶清理干净

    时,他总说,‘急什么?明天还会有垃圾的!’”或者“当我让女儿讲讲她今天在学

    校的情况时,她竟然有点生气,还不理我!”如果提前弄清是哪种行为让自己生

    气,那父母就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了。

    将一张纸用笔划分成四栏。在第一栏的最上方写下“孩子的不当行为”,然后

    在下面列出孩子做出的让你感到烦恼或失望的具体行为。一定要具体地描述孩子

    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用的什么语气。同时还要写出这个行为通常发生的时间和

    地点:是在你对孩子提出一个要求之后呢,还是在你叫孩子帮忙做家务的时候?

    还是说,这个行为总是在一天中的某个固定时段出现呢,比如放学后或者睡觉

    前?你列出得越详细,将来就越可能找到解决办法。

    在其余三栏的最上方分别写下:“烦恼”、“生气”和“气爆了”。然后检查你写

    在第一栏里的行为,并对这些行为做个评价,看看孩子做出这些行为时,你的情

    绪到了哪个程度,然后在相应的感受下做个记号。这可以帮你找出在你制订“冷静

    计划”时最需要注意的情况和行为。

    第2步 找出你生气时的一些征兆(你的感觉、动作)。

    每个人开始生气时,都会伴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和情绪变化,或微妙或明

    显,认清这些“危险信号”可以让我们三思而后行。当我们能提前知道这些“危险信

    号”时,我们会更容易平息怒火、保持冷静。

    什么是“危险信号”呢?你会感到心跳加速、脸红吗?你会咬紧牙齿、握紧拳

    头或者绷紧肌肉吗?你会语速加快、嗓门变大,或者开始指指点点、说些伤人的

    话吗?你会感到急躁、失望,甚至身体不适吗?花点时间想想你开始生气时的征

    兆,然后,在那张写了孩子的不当行为和你生气程度的纸的背面,写下你开始生

    气时的感受。这些是最早的信号,它们说明你需要开始让自己冷静下来。尽早认

    识到什么容易惹你生气,是成功地让自己保持冷静的关键。

    第3步 决定你可以做什么来保持冷静。

    接下来,想两三件可以让你冷静下来的事情。想想那些你不需要其他任何外

    力辅助,可以立刻做到的事或说出的话。例如,你可以深呼吸、数到10,或者去

    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静静地思考一会儿。有些人可能需要离开一会儿,做些可

    以让自己分心的事情来发泄怒气,比如用静音吸尘器打扫卫生、猜字谜、散步、听音乐等。下次你生气时,你也可以试着做下面这些事,来让自己冷静下来:

    我会慢慢数到10,专心地数,不去想我的儿子在嚷嚷些什么。

    我将双手放进上衣口袋里。我喜欢与自己的手对话,特别是

    在生气的时候。在我学会这一招之前,我女儿往往怕我会打

    她,虽然我并没有这么想,但女儿却总有种被威胁的感觉。

    我会坐下来,因为如果我站着,我会发抖。不知道为什么,坐着可以让我更平静。然后我再告诉孩子他哪里做错了,坐

    着说这些话时,我会更冷静。

    我会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吐出来,这样重复几次,就可以控

    制住自己的脾气了,心中的怒气也好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256KB,247页)